【智悲】“燃指供佛”到底可不可以?
愿以吾身心,恒献佛佛子,
恳请哀纳受,我愿为尊仆。
〖在胜伏四魔的佛陀及其一切佛子前,我愿恒时供养自己的身体,诚恳祈请诸位圣尊菩萨能完全接纳。〗我们应将身体供养十方诸佛菩萨,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都有我执,这种我执一定要彻底断除,如果没有断除的话,始终都会依靠“自己”而造业。所以,〖我心甘情愿做忠实的仆人,对您们言听计从,祈愿您能慈悲摄受。〗我们应当这样观想。
佛陀已经远离了一切障碍——烦恼障和所知障,战胜了蕴魔、天魔、死魔等四魔,具有圣者、如来等十种不同名号,在这样的十方诸佛以及菩萨面前,我们供养自己的身体。
是不是诸佛菩萨特别需要这个身体呢?不是这样的。而是向殊胜的对境供养身体,能够减少我们相续中的我执,我执少了,利益众生、发菩提心等做任何一件善事都是很容易的。无始以来,就是因为这个“我”,才让我们在轮回中不能解脱,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所谓的我执,因此,我们要想尽办法断除对自我的身体、受用、善根等的执著,尤其是身体,如果没有对身体的执著,依靠身体而造的业是不会有的。
供养自己的身体,这在很多佛经中都有记载,十方诸佛菩萨对此非常赞叹,古往今来的高僧大德对这样的善举也竭力推崇、励力实践。尤其是作为一个大乘佛教徒,一定要断除对身体的执著,如果实在不能完全断除,最起码也要减轻对它的耽执。但现在的世间人不是这样,许多人每天都在为这个身体打扮装饰,为了它而不停奔波,他们从来不知道所谓的“我”到底是什么样的本体,在这种人面前,我们应当竭力宣扬大乘佛法中供养身体的功德。
供养身体,从象征性的角度来讲,可以指汉传佛教中的“燃指供佛”。《楞严经》第六卷[7]中讲:如果有能力的话,在如来的身相前烧燃身体、燃指、烧戒疤,“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可见,燃指供佛、供养身体的这种人,佛陀说,无始以来他所欠下的一切罪业,在一个时间内果报全部感受完毕。
汉传佛教中有一位淳金长老,他为了利益众生、消除干旱等,在普寿寺、阿育王寺等寺院的佛像前燃指供佛,最后只剩下六个指头,被人们称为“六指长老”。还有四川的真义法师,也在佛前燃指,同时为了断除相续中胡思乱想的分别念,在胸前燃了一百零八个戒疤,在穴脉上燃了九个戒疤。这种燃身供佛的行为,一方面可表示自己对诸佛菩萨的诚心,另一方面也表示了自己对身体不太执著。藏传佛教中,根据历史记载,有很多虔诚的弟子在乔美仁波切、麦彭仁波切面前也燃指供养。由此可见,这种舍弃对身体执著的燃指供佛,大有必要!
蒋贡康楚仁波切在《问答录》中曾说:“显宗的燃指供佛是为了断除自相续中的贪执,而在密宗,身体本来就是诸佛菩萨的清净坛城,在这种情况下,不用燃指也可以。”当然,这一点我们应根据相续中的烦恼与执著来区分,如果自相续确实与如来的坛城无二无别,或者对身体没有执著而观为清净坛城的话,即使你是显宗的修行人,不用燃指供佛也可以;如果对自己的身体特别贪执,认为身体很不清净,就算你是密宗的修行人,燃指供佛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燃指供佛”是一个例子而已,实际上,供养身体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说,在诸佛菩萨或者上师面前,诚心诚意将身口意全部供养,这种做法也有很大的功德。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世间中,我们对身体的执著最大,别人稍微说“你长得不好看”、“你太矮了”、“你太胖了”,自己马上就特别生气,这说明我们对身体相当执著。如果将身体供养给上师、供养给佛教,这样一来,身体就不属于自己了,以后再也没有理由去执著它了。
当然,供养身体的发心一定要清净。以前有些道友燃指供佛,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相当痛,于是生起了后悔心,这样的话,有没有功德也很难说。凡夫真正遇到身体上的痛苦,不生起后悔心是相当困难的,以前阿底峡尊者的上师达玛吉达虽然是个凡夫,在布施身肉时也感受了巨大痛苦,但由于他的大悲心相当强烈,所以没有生起后悔心。然而,一般来讲,真正以火燃烧自己的指头,可能都会有后悔心,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自己事先一定要考虑清楚。
在上师面前供养三门一定要谨慎。有些新来的人或刚学佛的人,开始时有非常强烈的信心,在很多上师面前都供养身口意。以前上师如意宝说过:“那些新来的人说身口意全部供养,但过了一段时间,身口意全部都不见了,身体已经跑回去了。按道理来讲,这个身体不是他自己的,应该是属于我的,如果再带回去的话,会不会犯盗戒?(众笑)”
为了利益众生,我们可以将身体作供养,但如果你没有很明显地这样供养,在心中发愿“我依靠这个不净躯体,从今以后乃至生生世世,都为佛教做事情”,这样的话,我认为将身体供养佛教和供养上师没什么差别。当然,作为欲界凡夫,一定的饮食和睡眠是需要的,除此以外,我们若发愿在有生之年尽心尽力地为佛教服务、为佛教做事情,这也是在诸佛菩萨面前供养身体。
所以,倘若要生起菩提心,首先必须对诸佛菩萨供养自己最珍贵、最难得、最可爱的身体,以此舍弃对它的执著。否则,如果对身体特别贪执,想在相续中生起忘我利他的菩提心,恐怕会有一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