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零散收录 >> 【颂词回顾】《入_行_论》112(第八品) 返回

【颂词回顾】《入_行_论》112(第八品)

知幻园 2023-12-06



517







无亲亦无怨,只身隐山林,

       先若视同死,殁已无人忧。


我在大限来临之前,应及早前往寂静的地方,独自一人精进修持。在那里,没有亲人的挂念,也没有怨敌的危害,亲朋好友认为我早已不在人世,那么纵然真正死亡,也不会有人为我哀伤痛苦。



518






四周既无人,哀伤或为害,

故修随念佛,无人扰令散。


如果死在寂静的山里,四周根本不会有人哭,自己可随念佛陀等一切善法,不会有人干扰而令心散乱。



519






故当独自栖,事少易安乐,

灵秀宜人林,止息众散乱。


总之,我们应当安住在环境清幽、琐事鲜少、极其安宁、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止息一切散乱的森林中。



520


庚二(弃妄念)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辛一、略说:





尽弃俗虑已,吾心当专一,

为令入等至,制惑而精进。



真正修习佛法时,断除一切妄念很重要。当然,作为初学者,一下子将所有的贪嗔痴等分别念全部断除,恐怕也是做不到的,但首先应该依止寂静的地方,心系一缘,不要胡思乱想,否则,人住于静地而心游荡于闹市,这也没有多大意义。佛陀在《郁伽请问经》中说:“修行人住在寂静处,应该反复观察自身,不然就会像林中的猛兽一样,虽然长期住在寂静地方,却不具足任何功德,这样住再久也毫无意义。”


在寂静的地方,我们应斩断对世间的贪恋,一心专注于修持菩提心。如果你有大圆满和禅宗的更高境界,那也可以直接安住,但若没有的话,则应在行住坐卧中,念念不忘世俗菩提心,像禅宗参话头一样,随时想着“我已经发了菩提心,我要利益众生”,勉励自己精进地修持,这样的话,自己的行为也会逐渐变好。


521


辛二(广说)分二:一、于欲妙生起厌烦;二、于静处生起欢喜。


壬一(于欲妙生起厌烦)分三:一、观察果报可怕;二、观察本体不净;三、观察因有害。


癸一、观察果报可怕:




现世及来世,诸欲引灾祸,

       今生砍杀缚,来世入地狱。


贪欲的过患相当可怕,有了贪欲,给今生来世都会带来莫大的灾难:今生会遭受砍杀、捆缚等痛苦,来世则会堕入地狱等处。



敬摘录讲记119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记忆卡

088-091

092-095

096-099


100-103


104-107


108-11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