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 一法归零(6) 梦者迷、醒者悟的“零”世界 返回

一法归零(6) 梦者迷、醒者悟的“零”世界

慈诚罗珠堪布平台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2016-10-03


06

梦者迷 醒者悟 的”世界

这时候,看到芸芸众生,我们就会产生慈悲心,因为很多人都这么辛苦、痛苦。其实,不需要这么痛苦,也不需要这么辛苦。但是,因为无知和愚昧,他们自己创造了一个世界,然后意识又强化了这个世界的真实性。他们去追求很多东西,欲望越来越增长,永远都不满足。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们就特别地痛苦。在追求和痛苦当中,他们度完了短短的人生,最终什么也没得到,一无所有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发现这个情况的时候,我们会对这些众生产生特别强大的悲悯,也就是佛教讲的慈悲心。这个时候,不仅仅是有慈悲心,而且就特别地去想帮助他们,想让他们明白现在这么痛苦的原因,不是因为外面的世界,而是我们内在的错觉导致的,只是自己并不知道。这时候,我们很想让身边的人明白这个道理,想让每一个人从痛苦当中摆脱出来,这种特有的想法,叫作菩提心。


比如说,十个人在一个房间中睡着了。睡着以后,大家都做了一个非常恐怖的噩梦,在梦里都特别痛苦地挣扎。然后,有一个人从梦里面醒过来,另外的九个人还没有醒、还在挣扎。已经醒过来的这个人知道另外九个人为什么痛苦,明白他们现在是什么状态。所以,他特别着急,他想告诉他们不要做梦,原来我们都错了,大家赶紧醒过来,真实的世界里没有这些恐怖的东西。然后,他特别积极、主动地希望让他们都能够醒过来,这个叫作菩提心。


佛教徒现在的的工作是什么呢?首先,我们要“一法归零”。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去归零呢?首先,我们要去寻找“零”在哪里,找到以后,让我们的意识在“零”里融化。比如说,我们想把一碗盐融到水里面,那我们先要找一杯水,然后把盐倒进水里就融化了。


同样,我们首先要去找“零”,找到“零”以后,我们其他的精神、意识就会在零里融化。那 “零”在哪里呢?“零“就在我们非常浮躁的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我们现在的精神世界非常浮躁,有各种各样的杂念,它不让我们进入,不让我们发现它的本来面目。


就像“旋火轮”高速运动以后,我们一直看不见它的真相。看再长的时间,我们都没有办法看到它的真相。因为它的速度,我们一直看到是一个环形的东西。同样,现在就是因为各种各样的杂念,我们就看不到它的真相。


比如说一桶浑浊的水,浑浊的时候,我们看不到它下面的底。这时候,有什么方法呢?不要去动它,让它里面所有的东西沉淀,然后它慢慢地变成透明,我们就会看到它的底是什么样子。


同样,我们现在的方法是什么呢?现在,我们要打坐、要静下来,我们需要禅定。所以,我们修四加行、五加行、出离心和菩提心,确定我们学佛的目标和方向。四加行五加行修完以后,我们需要用一、两年的时间来修禅定,让自己静下来。但是,光是静是没有用的。比如说,我们非常地平静,二、三个小时都没有杂念,有用吗?如果仅仅是这一点,还是没有用。


很多外道,像早期印度教的修行人、行者当中,有很多非常了不起的瑜伽者,他们修禅定修得非常不错,其他的外道里面也有。还有,一些动物先天就有这样的功能,定下来就很长时间一动不动。但是,没有用,他们没有悟到什么,只是不动而已,虽然心已经停下来了,但是还没有看到它的真相,所以也是没有用的,还是要更进一步地去修。


更进一步的意思是说,我们修了禅定,心平静下来了以后,然后我们再去看我们心的本性到底是什么样。精神世界,比如说各种各样的杂念、烦恼,暂时离开、平静下来了以后,我们就可以看到它的真相。就像旋火轮,它转动的速度慢慢地降下来了以后,我们就开始看到它的真相,当它完全停止下来以后,我们就很清楚地看到它的真相。同样,杂念全部抛开了以后,我们就非常容易看到它的真相。这一生中,如果我们稍微努力,每一个人都有机会看到我们心的本性,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不排斥烧香拜佛、参加各种各样的灌顶、法会。但是,这些都不是核心,核心就是要发现自己的真相。发现了自己心的本性以后,我为什么这么迷茫?这么烦恼?这么痛苦?我们不想衰老也会老,不想死也会死,不想痛苦也会痛苦等等,这些是因为什么?在这当中,我们就自己找到了所有的答案。用禅宗的话来讲,这叫作明心见性,也就是证悟了。


这一生中,大家一定要证悟,我们学佛的目标就是证悟。当然,我们学佛的最终目标是成佛,实际上,我们大乘佛教学佛的终极目标是度众生、利益众生,唤醒所有迷茫、还在噩梦当中挣扎的人。但是,唤醒他们前提是我们自己要有一定的境界。如果我们没有这个境界,也跟他们一样的挣扎、一样地做噩梦,大家都一样,那谁来唤醒谁呢?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成佛。


未完待续


慈诚罗珠堪布指定官方法宝流通网店


平台导读

一法归零(5) 你所执著的万物 真的有“零”

一法归零(4) 凡夫如何自知自明?

一法归零(3) 受了刺激的“五味杂陈”是哪般?

慈诚罗珠堪布官方法宝平台法宝请购指南

“慧灯育苗“ 赠书长期开放(点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