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钱财等身外之物,一定要看淡,如果不执著财物,兄弟之间的怨恨争斗就不会产生。……
现在人若也教育子女不贪财,那孩子将来不管在社会上做事还是学佛,都会有一定的前途。否则,对一点蝇头小利都死执不放,冲突定会在他身上频频发生。就像汉地的很多地方,子女为争夺父母的家产,打官司会持续好多年。有一个老人,他很有钱,平时生病子女都不来,后来他病得非常严重,子女一个个都赶来了。老人十分聪明,清楚他们的来意是为了遗产,但不愿把钱留给这些不孝子,就故意全部捐给政府了。
如果一个人德行非常好,即便是诸天也会经常护佑。以前有个姓田的老人,他死之后,三个儿子决定分家。他们将家产分为三等份,别的财产都已分妥,唯剩一株紫荆树不好处理。他们商量了半夜,议定次日将树截为三段,每人分一段。但这树好像有灵性,第二天去截时,它已经枯死了。三兄弟十分震惊,认为是天地鬼神的暗示,逆天而行会招致不详,于是决定不再分树,紫荆树立刻复活了。他们大受感动,把已分开的财产又合起来,从此不再提分家之事。
话说回来,兄弟之间为了名声地位而手足相残,这是非常不合理的。以前在三国时期,曹丕得了王位后,因妒忌弟弟曹植的才华,就故意刁难他:让他七步成诗,题目是“兄弟”,但不能出现“兄弟”二字,作不出来就要砍头。所幸的是,曹植才华横溢、出口成章,很快就作了一首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中用了一个比喻:豆子被放在锅里煮,而用来煮豆的是豆秆,所以豆子在锅里哭泣:“我们本为同根所生,何必要急于相残?”以此来影射曹丕的狠心。曹丕听后,心感惭愧,就不杀曹植了。
我们每个人都要生存在这个世间,而若想活得快乐,唯一的方法就是要懂做人的原则。假如你不懂,那就不可能做好,做不好也就得不到你想要的生活。所以这个规律,大家一定要牢记。
文字:索达吉堪布
来源:《弟子规另解》第五课
说明:本文带颜色的……,表示对文章有删减。若想阅读完整文字,请阅读原文内容。
推荐阅读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