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求学足迹 >> 智慧之旅70 | 有些愿,一定要发;有些事,偏要坚持 返回

智慧之旅70 | 有些愿,一定要发;有些事,偏要坚持

求学足迹 2023-07-02

2014年6月27日,河北医科大学举办了“医者之心”主题演讲。演讲者与听众分享了我们应给与医者理解与信任、何为医者心等话题,希望新一代的医者能守好底线,治身病,疗心病。


河北医科大学是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初名北洋医学堂,1894年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于天津创办,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西医院校。

辛亥革命后,1912年1月19日北洋医学堂改为北洋医学校。1913年9月北洋医学校更名为直隶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并开始招收本科生。1915年学校迁至保定,抗战期间停办,1946年1月复校招生。1949年4月更名为河北医学院。1958年学校由保定迁至石家庄。1995年,原河北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为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河北中医学院恢复独立建制。



作为医者,不妨这样发愿


作为医务工作者,一视同仁的平等心也是非常需要的,就像佛教的法师传法时要对所有人同等对待一样。

在座的应该都知道唐代药王孙思邈,他不仅精通医术,对儒、道、佛等学说也谙熟于心。他撰写的《大医精诚》中倡导“苍生大医”的理念:“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勿避险恶,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按照这种标准,医务工作者在工作中可以这样行持:

每天上班前先把私心全部摈除,在心中想“我要真心帮助所有病人”,之后的工作过程中保持一颗平等心——对于病人,不论高贵抑或低贱,富有抑或贫穷,年轻抑或年老,漂亮抑或丑陋,是怨敌还是善友,聪慧还是愚笨,来自国内还是国外……抛开所有这些表象,一律把他们当作亲人,一心想要解除他们的痛苦,由此不顾一切寒热饥渴,全力以赴地投入救治中。

如果能做到这样,就是名副其实的“苍生大医”。关于这方面,希望大家有时间时再查阅资料了解一下。



有些事情,偏要坚持


我年轻时有段时间也对从医有一种纯洁、清净的渴望心,“我将来要做一名白衣天使,帮助很多很多的可怜人”。我想在座很多人之所以选择学医,最初都是怀着一颗纯善的心。不过你们的初心,会不断遭受各种冲击——大学时的学业压力,工作时的各种诱惑,乃至污浊环境的侵蚀……各种恶浪不断袭来,能否坚守初心、一如既往?确实很难,就如同要在染缸中保持白莲的洁净一般。所以,有些人慢慢地就随波逐流了。

实际上,尽管环境不容乐观,但是就如特蕾莎修女所说:“人们不讲道理、思想谬误、自我中心,不管怎样,还是爱他们;如果你做善事,人们说你自私自利、别有用心,不管怎样,还是要做善事。”

所以即便整个大地充满恶人,我们自己仍然要保持一颗洁白、清净的心。因为与不良现象同流合污,虽然暂时看来不错,但实际上周围的人都是有智慧的,到了一定时候,内心邪恶的人必定会走投无路,而心地清净的人才会得到认可。



治身与治心


在座的老师和同学对于因果规律,有些非常相信,有些不一定能马上接受。不过大家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确实有不少病,即使最先进的仪器也查不出病因,即使最好的药物也无能为力。为什么会这样?这就不得不提及“业力病”——这种病不是今生中饮食不当、受凉劳累等所致,而主要源于前世的业力。所以,治疗这种病的方法不是调养身体,而是疗愈内心,诸如禅修、忏悔等是对症之“药”。

遗憾的是,很多医生对于这个道理一无所知,只是医治身体,而忽视了内心。其实真正英明的医生,既会治身,更会治心,因为从某个角度而言,心是诸多疾病的始作俑者。

我有时遇到一些病人,也会给他们讲一些调心方法,以此帮助他们缓解心中的压力以及情绪,这对身体康复有很大帮助。

古希腊的柏拉图曾说:“医生所犯的最大错误在于,他们只治疗身体,不医治精神。但精神和肉体是一体的,不可分开处置。”

所以,要成为一名成功的医生,在医治病人身体的同时,也要学会观察他们的内心。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烦恼与执著,如果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安慰与开导,会对他们大有益处,因为病人常把医生看作最大的依靠。

如今有种怪现状:病人需要依靠医生,但又不太信任医生。不过离开了医生,病人也无计可施——不懂医术,也不能一直忍着,那怎么办?还是要求助医生。

所以,每一名医生都应以真诚心对待病人。只要有一颗真诚心,即使不被其他人认可也无妨,自己于心无愧就足够。

我有时想:如今是网络时代、信息时代、微时代,人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放大很多倍,之后曝光在全世界人面前。在这种情形下,希求所有人都对你颔首赞许、对你的职业交口称赞,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关键是自己有一颗利他心,保持清净的行为,如此一来,即使外面流言纷飞,你的内心依然可以坦然、清净、快乐。



禅修,让心宁静


有一位在医学界很有名望的老教授,他有个常年如一日的习惯:每次上班都提前一会儿到,把办公室的门关上,在里面禅修十分钟左右。这种做法可以抛开情绪,让内心宁静下来,之后再投入工作就可以做得很好。所以,我建议医务人员学一学这种方法。

现在有些医务人员把个人情绪一股脑撒在病人身上,给病人造成了很大痛苦。我就曾经得到个别护士的这种“待遇”,那个护士在感情上受了打击,非常苦闷,给我打针时就很粗猛,“来,过来!”然后啪地扎下去。我当时特别痛,但也没办法。这件事我在一本书里也写过。

当然,作为人,有情绪在所难免,但医务人员是在跟生命打交道,而且病人也付出了金钱,有时一天的治疗费都非常昂贵,所以还是应当控制情绪。而如果能借助禅修化解烦恼,保持平和,就能更好地投入治病救人的工作。现在西方很多大学也强调禅修调心的方法。

其实禅修对很多人非常有必要,因为心一旦宁静下来,不论做什么事都会很高效,容易成功



注:相关景点介绍,引自“百度百科”词条和网页,图片来自“花瓣网”侵权即删。






 旅游打卡:

1、阅读后留言写出自己的心灵感受或者智慧分享,连续打卡10个地方以上,同时被选中精选留言者,送出一份精美礼物;
2、根据老师的智慧雨露,分享一篇文章,经采用,送出一份珍贵礼物,可以发到邮箱:qiuxuezuji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