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零散收录 >>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114):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一百一十四课(2) 返回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114):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一百一十四课(2)

智诚堪布 菩提如意宝珠 2017-07-08

(接上文)

如何观金刚萨埵

观修金刚萨埵,在佛堂当中或是前面的桌子上,要找一些金刚萨埵的佛像,铜像也可以,现在有些铜像制作很精美,让人见而生喜,能够帮助我们很清楚的观想,我们可以请一尊铜像,也可以用一些唐卡、照片,还有电脑上面的3D照片。尤其是现在的动态图,对于我们观想非常有帮助。以前就是一张相片放在这儿,不动也不说话,我们还需要加上很多内容,通过动态图可以比较直观的观想。反正能够帮助我们观想的东西,有条件都可以去寻找。

观想金刚萨埵的时候,上师讲如果自己有信心,可以观想双运的像;如果自己的信心差一点或者意乐方面喜欢观单身,那就观单身。仪轨当中有些是双身的仪轨,有些是单身的仪轨,都是可以的。

观想金刚萨埵的时候,我们要知道他是智慧的本性。虽然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是一张照片或者一尊铜像,我们要知道他不单单是一张纸、一块铜而已,通过制作加持之后,已经变成了和金刚萨埵无二无别的自性,已经成为真正金刚萨埵本性。最好的是观想一个立体、透明的形象。不要把他观成薄薄的一张纸,也不能觉得佛像里面就是泥巴、铜铁,好像没什么,这些只是帮助我们观想形象的方式,我们观想的时候,应该知道这是智慧的本性,就是真实的金刚萨埵。我们所观想的金刚萨埵和真正的金刚萨埵一模一样。比如我们观在头顶上的金刚萨埵,就是真实的金刚萨埵降临在自己的头顶上。所有金刚萨埵的智慧、悲心、加持,就在我的头顶上安住着,他就是完完全全的金刚萨埵降临,这是很重要的。

因为每个人观修的能力有差别,如果可能的话,就把金刚萨埵的像观得非常清楚,对于飘带、眼睛黑白的颜色等等观得清清楚楚,乃至于每根头发都观想的非常的清楚,同时也要知道他是如梦如幻的,不是一种实有的自性,就是和空性无二的自性。观想空性的时候,不要想这是虚无缥缈的。从明分的侧面来讲,他的功德方面就是真真实实的金刚萨埵。在阿琼堪布的引导文当中说,如果把金刚萨埵观成彩虹、如梦如幻一样,从他的语气上看起来好像有点不赞同。为什么不赞同呢?因为我们在观想如梦如幻、无实有的时候,觉得他是缥缈、不存在的东西,这是不对的,所以一方面来讲,他是无实有的,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他就是智慧尊,实打实加持的来源。

当凡夫人一修如梦如幻,就觉得这是空的,没有力量的,抓不住的一个东西,必须要观成实实在在存在的。这是两种过失,一方面来讲我们要知道是如梦如幻,一方面来讲他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智慧的本性,也不是一个世间的彩虹一样的,我们有时候一观如梦如幻彩虹一样的,因为知道彩虹是假的,所以感觉这也是假的。他的如来藏本性完全现前,这是真真实实的,他加持我们清除罪障的能力也是真真实实的。在我们观修的过程当中,随着自己对于大的论典或者甚深智慧的深入了知,对这些问题就会越来越清楚。

金刚萨埵其实是一个综合性、很深的修法,如果有了很深的见解,比如你有了等净见、密宗的见解、空性见、如来藏的见解。这样的修行人所观的金刚萨埵的修法和一个刚刚学习前行的人,所修的金刚萨埵肯定不一样。刚刚学习金刚萨埵修法的人也谈不上质量,为什么谈不了质量?因为真正要谈质量,必须要对于等净见、无二见、密宗见解、空性、如来藏等等很多有关的内容都要了解,这时候观一座、念一句就会不一样了。如果你什么都不知道,就是知道观想他的样子、念咒语,单单知道这一点,而且金刚萨埵的法本里面所讲到的观如梦如幻,也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时候只有认认真真的念,念完就不错了,肯定会有效果。如果去想我的质量好不好,可能是言之过早了。认认真真的把数量完成,能够做到以信心去祈祷,通过厌患对治力等等把罪业清净到一定程度,就已经不错了。

真正来讲金刚萨埵可以说是一个很深的修法,也可以说是一个很浅的修法。浅的就是,你大概观好了之后,通过祈祷的方式去念金刚萨埵;深的就是,自己的本性也是金刚萨埵,直接相应于本性的修法。也有只是通过四对治力的方式去祈祷的方式,法王如意宝造的《金刚萨埵修法如意宝珠》,基本上就是通过祈祷的方式,不像很深的生圆次第那样,就是观在虚空当中,然后通过祈祷的方式去念诵,以这样的方式来清净自己的罪业。

不管怎么样,能够观想清楚就观想清楚,实在是观想不清楚怎么办?如果实在观想不清楚,可以把佛像放在自己的跟前盯着这个佛像去看。看完之后,闭着眼睛观想到头顶上,然后模糊了睁眼睛再看,然后再闭着眼睛观想。这样反复地去训练。有些大德说如果还是不行,就想反正真实智慧身的金刚萨埵就在我的头顶上,真实的给我做加持,那样就可以了,至于他是模糊的还是清晰的,也不那么重要了。如果观想不清楚,就要非常相信金刚萨埵在头顶正在给我清净罪业。他完全有清净我罪业的能力,这样观想就可以。如果观想的很清楚,没有信心或者有信心观不清楚,在二者之间选择的话,就要选择有信心观不清楚。具有信心是更重要的,虽然有些人观想能力很强,但是信心可能不是很强。既有信心又观想的很清楚,就是很标准的一个密乘行者。如果实在是观想的模模糊糊,可以通过信心去观想,反正一片白茫茫的金刚萨埵佛在我的头顶上,他就是智慧身,已经降临了,这样也可以。

如何念百字明

把这些观好之后,按照要求在心间观想咒轮,百字明一圈一圈的咒轮通过旋转放光清净罪业、获得悉地。上师说,如果没有生起次第的基础,观想之后去念诵百字明就可以了。实在观想不清咒轮旋绕的话,不观想也可以。主要是我们要通过信心去祈祷,从现在开始除了您之外,我没有其他的信任之处,通过很深的信心完全的相信金刚萨埵,一切一切都依靠您,除了您之外,再也不依靠别的皈依境。这样发起皈依心之后,再发起菩提心。就是说我现在念诵百字明,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而是为了所有的众生去念诵。包括我现在显现上讨厌的众生、不认识的众生,我现在是为所有的众生修行,为他们念诵百字明。

皈依发心之后,一边念诵百字明,一边开始发露,想我相续当中的罪业,杀生,偷盗,邪淫等身三语四、意三的罪业,还有自己皈依之后,违犯皈依戒,已经破了斋戒、居士戒、出家戒、菩萨戒、密乘戒等等,对于违背戒律的很多过失一边念诵百字明,一边忏悔。

这里讲追悔自己的罪业,最好能够发自内心的忏悔,乃至于痛哭流涕、泪流满面。这方面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有些人很容易流眼泪。稍微想一下眼泪就下来了,这是不是标准的呢?也不一定。如果发自内心的恐怖,真正觉得自己错了,具有这样的验相去忏悔的话,力量是很大的。为什么一定要流泪呢?有时候流泪代表的是很真诚的意思,触动了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如果笑嘻嘻的念诵百字明,除了境界很高的人之外,从他的外表看起来,可能就是没有很认真对待忏悔的事情。非常随便、嬉皮笑脸的念,很欢喜,从外表可以推知他不是很认真,大概就是这样的意思。

应该按照自己的见解高低,很认真的去念诵百字明。一般来讲百字明需要念诵十万遍,如果再加上一万遍来补缺,念诵十一万遍百字明可以清净无始以来到现在所造的一切罪业。我们的罪业太多了,尤其在五浊恶世的末法时代修行也不容易,外面的因缘和内在的因素都会障碍我们修行,通过百字明忏悔非常有必要。

净除罪障,修行才有感应

为什么要修百字明呢?前面也讲了必要性,第一个必要性,主要我们不仅是无始以来,即便今生当中造了很多的自性罪和佛制罪。如果不清净罪业成熟之后,就会导致恶趣的痛苦,为了让我们不堕恶趣就要忏悔。在忏悔的时候也要注意。修行百字明的道友们也应该注意,有些时候我们在忏悔的时候是比较专门为了害怕自己堕入恶趣去忏悔的。他的思想是什么呢?只是想到了如果我不忏悔,这个罪业是会要堕入恶趣的。他的思想纯粹只是为了避免自己堕入恶趣去忏悔,这样行不行呢?虽然可以,但是根本不够。在忏悔的过程当中,还有很多的目的和必要都遗漏了。除了我们说的很多佛制罪和自性罪不忏悔会堕入恶趣,会让自己感受痛苦之外,其实我们前面也讲了在忏悔的过程当中,我们还可以通过修法得到感应。罪业本身就是障道因缘,而不是顺缘。真正修道的顺缘是福德,善业和善根才是助道的。

现在所造的善业的作用之一,可以获得善趣的安乐或者你即便堕入恶趣,也会有一些恶趣当中的安乐。善业的第一个果是得安乐,第二个果对修行来讲就是助道的因缘。帮助你修道很快成就的顺缘是什么呢?就是善业。我们修法的时候,第一个要清净违缘,就是要把障道的因缘去掉。第二个是助道的因缘,对于善业、善根必须要强劲的积累,违缘没有了,助道的因缘具备了,修行就会很快。

对我们修道来讲,罪业会成为一种障碍。如果罪业存在,我们相续当中就没有办法生起很多应有的境界,比如说菩提心、生圆次第的境界,还有共同和不共同的悉地、成就,这些都会因为罪业的缘故无法显现。金刚萨埵修法刚开始就讲了,我们的心像镜子一样,如果镜子上面有很多的灰尘,在蒙着灰尘的镜面上面显现不出很清晰的影像的。你用这样的镜子去照什么东西,镜面上都显现不出来。如果你把灰尘擦拭掉,再用明镜去照耀就可以清清楚楚的显现。我们的心上面显不出大乘和密乘的功德主要是我们的心识上面有很厚的污垢,这些污垢叫做罪障。

很多人想要一生成佛,或者说生起什么觉受。虽然希望是这样,但是让你显现功德的心上面蒙了太多垢染,怎么能够显现呢?显现不了。如果你想要在心上去显现功德和道相,就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这就是要忏悔。必须要把心上的违缘罪障通过忏悔的方式去掉,逐渐忏悔清净之后,这些功德就会慢慢的浮现。

四种对治力就像布一样,如果我们精勤地去擦拭,把相当于镜面上灰尘的烦恼障所知障去掉之后,生圆次第显现的感应道相逐渐就会显现出来。现在我们修行不得力、咒力显现不出来、修本尊也不现前、菩提心修不出来等等,都是属于障垢比较深厚的显现,还有烦恼深重,经常性的生起贪欲嗔恨,这些都是内心当中的障碍很重。如果通过精进的忏悔之后,罪障清净的体现就是一方面功德逐渐生起来。一方面烦恼也会越来越少,不好的东西在我们相续当中会越来越弱。这方面是很重要的事情。

可能让我们操心是不要堕入恶趣,除了不堕入恶趣之外,其实忏悔还可以帮助我们清净修道的很多违品。既能让我们不堕入恶趣,生起暂时道的功德,还可以让我们现前佛性、如来藏。只不过在念金刚萨埵时,你要达到什么目标?如果你想要通过修金刚萨埵来现前佛性,那在金刚萨缍的修法当中,就一定要具备让你的佛性现前的因缘。什么因缘?必须要知道罪性本空,金刚萨埵修法必须相应于实相,这是高标准的。修金刚萨埵的时候,比如说你修10万遍金刚萨埵,10万遍金刚萨埵既可以帮助你压制住粗大的罪业,也可以帮你清净掉堕入恶趣的因缘,还可以帮助你生起道功德,帮助你证悟空性。至于你自己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关键是看你在修金刚萨埵的时候,你动用了多少因素,如果你动用的是空性和等净无二的见解,你知道自己本性是佛,罪业本性是空性的,有这些条件,金刚萨埵的修法就可以让你的如来藏现前。

如果你在修的时候没有动用这些因素,没有和道相应的出离心、菩提心,你只是害怕堕入恶趣,这样有没有功德、有没有作用呢?一定有。在这样的状态当中修金刚萨埵,肯定可以帮助你把这些很深重的、让你堕入恶趣的因缘断掉,但是仅此而已。仅仅是不让你堕入恶趣,别的没有了,因为你所念的金刚萨埵的咒语当中没有别的因素,只有让你的罪业不现前的因素,或者让你清净掉堕入恶趣的罪业的因素,其他的就没有办法。

如果你修的时候有大乘的菩提心,那么这个金刚萨埵修法就会变成成就大乘佛果的因。如果你有现前如来藏的空性或者等净无二见,金刚萨埵修法就会变成成佛的因,直接去掉客尘,现前光明的佛性。

所以我们在修金刚萨埵的时候,有些道友的上升空间还很大,有些道友可能逐渐地相应自己学过的见解,比如《中论》和《入中论》当中所提到的空性、三轮体空,罪性本空等。有些道友学过密乘的《大幻化网》之后,回头再用幻化网的见解修一遍加行,再修百字明的时候,他就会把这些全部都用上,他的武器就越来越多了。就好像像买了很多装备,回来的时候他的军队就很强大,什么样的武器都有。那个时候不单单是把堕恶趣的罪业清净掉,不仅仅这样,他完全可以更深入地把它的种子、习气全部灭掉。

忏悔的原理打个比喻来讲,我们罪业的种子,相当于被开水煮过,或者说被火烧掉了,表面上看还是种子,但它没有力量了,再种下去生根发芽的力量没有了。我们忏悔就是让罪业的种子不再成熟,它没有成熟的功能了,但是种子的习气还在。有些时候你忏悔的力量只是损伤了它一点点的功能,只是把罪业成熟的功能损伤了一点,或者说延迟它成熟了,它该成熟照样还成熟,只是它的功能减少了,不会那么圆满地成熟了。这些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看你自己忏悔的时候,到底动用了多少清净的见解。

我们看《百业经》《贤愚经》里面,有很多人诽谤阿罗汉,之后他们也很努力地忏悔,但是还是堕恶趣了。这就类似于这种情况,他忏悔的时候,忏悔的因素当中缺少了很多很多大乘菩萨忏悔的要素,他忏悔就没有力量。本来他要堕地狱的,忏悔完之后堕入旁生,五百世转旁生,就是这样的方式。他忏悔有没有力量呢?有,他本来应该堕地狱的,忏悔完之后,没有堕入地狱,但仍然五百世转旁生,然后又五百世在人间当中感受等流果报。

如果换一个大乘修行人来忏悔,他忏悔的时候就可以动用很多的因素,比如说菩提心,空性,金刚萨埵等,他可以把罪业完全清净掉,一点都不用受报。不但不用受,而且在今生当中还有成就的希望。这就看我们在修金刚萨埵的时候,你相续当中能有多少见解,你在闻思的过程当中提炼了多少对修金刚萨埵有用的东西,这个时候都可以用得上。如果你没有学,那就用不上了,对你来讲,这些重要的武器你就没有办法拥有,你的钱不够,你买不起装备。如果有了这些装备你就可以用,就可以很迅速地达到你的目的。

如果你对这些闻思很多,而且闻思的时候很认真地提炼出见解,这些见解在你修行的时候全部都可以用上,而且让你修行加速的很多因素就在这里面。因此说忏悔本身不单单是让我们不堕恶趣,让我们不再感受痛苦,还完全可以让我们的佛性现前。如果你懂了金刚萨埵修法,完全可以让你成佛。如果你不懂,没有这些该有的东西,这个修法就是让你的罪业要不然延迟成熟,要不然损伤一点,要不然把罪业的种子烧毁或者煮了之后让它没有力量,但是种子还在这儿。

但是很深的修法,不单单是让罪业的功能没有了。比如说我现在相续当中有很多很多罪业的种子,但是如果我通过等净无二见密宗生圆次第的见解摄持来念金刚萨埵百字明,念的时候,我这个咒力一下去之后,因为我的见解很深的缘故,第一个罪业感果的功能当下就没有了,不会再感果了(有时它的形象还完整的在这儿,只不过是没有感果的力量而已);第二个,除了不感果之外,更深的是把整个种子的形象也摧毁掉,完全找不到一点痕迹。这样修行修下去,不单单恶业感果的功能没有了,而且就连它的种子、习气也全部清净掉了,直接达到实相。咒力、观想能力不是只达到罪业的表面,只是把罪业感果的功能消亡,不是这样的,是直接达到实相。所以如果你的咒力能够直接达到实相,你观想能够直达实相,那就是成佛的因了,就不仅仅是让罪业不成熟或者延迟成熟了。

所以我们自己作为修行人来讲,野心要大一点,不要仅满足于不堕入恶趣、能消掉罪业就行了,应该更有出息一点,野心要大一些。既然我修了,听说修金刚萨埵可以让我的佛性现前,那这是怎么回事儿呢?我们应该去了解,学习完之后就应该要用上。不单单满足于不让罪业感果的功能成熟,让这个功能丧失,而且要让它彻底地消亡,直达本性。在修金刚萨埵的同时也修空性,也修无我的佛性,在这个过程当中罪业完全找不到了。不单单罪业找不到,而且变成让自己成佛、佛性现前的因。密宗的见解,幻化网很多的见解,后面我们学习完之后,就可以用这些见解摄持来修法,不单单修金刚萨埵,还可以修曼扎,修发心等等,其他修法都可以用。

四座观修

在修金刚萨埵的时候,如果有时间闭关,就可以修四,六座,这些都行。因为我们在修法的时候,越能够专注地集中精力地观修,它的力量就越强大。如果我们修的时间短,或者间隔时间长,在这个过程当中修法的力量没有办法积聚,时间长之后就会散失掉。就像把军队集结起来打了一个胜仗,之后就解散了,第二次又要重新集结,这样就很费时间贻误战机。但是如果打完之后短暂休整,没有分散,马上开始攻克第二个城池就很容易节节胜利。所以闭关修行的好处就是这样的,为什么每天要修四座,六座?修一座两个小时,修完之后短暂地休息,你不休息也不行,一般欲界人的精力心力跟不上,完全不休息是不行的,中间要作短暂的休息。短暂地休息中间也没有完全丢失见解、修行,休息一段时间例如一个小时,之后马上重新上座又开始。这就相当于部队没有遣散,稍微休整马上就重新开始修行,这样修行自己的罪业很快就消亡了。

如果间隔的时间很长,比如说我今天早上修了一座,第二座到第二天了,如果是这样的,中间有太多太多的因素可能影响你这一座修行的效果。第二天重新集结,重新集结就慢了,肯定是会这样的,毫无疑问。所以如果有条件,很多的修行者他就会去专修,就每天四座六座的去修,这样集中精力就很容易突破。如果没有条件,比如城市里的人没有条件,那每天至少要保证一段时间修行,比如说修一座也可以,以比较专注的方式修,不管怎么样,这一座2个小时我就不动,电话也不接,什么事情也不做,就专专心心地修。如果还不行那也只有散念,一边做事一边散念。当然这样效果肯定会打折扣。

如果以后有时间最好是做一个短期的闭关,不管怎么样,进行七天或者一个月的闭关。闭关的时候,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尽量减少外缘,专门去突击修行金刚萨埵,这样也是很有必要性的。即便是每天一座或者是散念,也可以让我们获得清净的功德。比如说我们加行的十万遍修完了,其实修一遍还是不够的,还要修第二遍、第三遍加行。如果没有办法再修第二遍加行,修完了十万遍百字明之后,每天保持念诵一百零八遍百字明,放在功课里面,无论如何每天持续性的念诵一百零八遍。早晨念诵的二十一遍不算,这是加持堕罪的。因为罪业是要增长的,前面我们学习业因果的时候,讲过未作不遇、已作不失,还有业性增长广大。不管是善业,还是恶业,业的本性就是增长广大,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为了让罪业不要增长,能够保持原样,我们就要在每天早晨起床之后,没有说话之前念二十一遍百字明来加持堕罪,让堕罪不增长也是有必要的。然后每天再一次性念诵一百零八遍百字明,慢慢地这些罪业都可以清净。

我们每天都会不知不觉地造很多的罪业,这个时候就可以忏悔了,当天忏悔很容易清净。为什么我们每天要坚持念诵百字明忏悔呢?每天念诵一百零八遍百字明的原因,就是当天的罪业可以清净,以前的罪业也逐渐能够清净了。

还有一些道友担心,如果某某道友以前得过灌顶,后面毁坏了密乘戒律,自己不知道接触了,这样怎么办?也可以忏悔,在一百零八遍当中也可以把这些不知道的染污性的罪业清净掉。这时候我们就不是坐以待毙了,还是有很多的防范措施,这方面也是一个防范措施,对我们而言很有必要。

如果有时间精力修一遍五加行肯定是不够,第二遍、第三遍是肯定要修的;如果不行每天念诵一百零八遍还是要保证的。这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我们每天造了这么多的罪业。如果能够不造罪业,都很清净,也可以,实际上根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造罪。每天一次性念诵一百零八遍百字明可以筹补酬补一切的所失之戒,不会堕入三恶趣,上师老人家是这样讲的,《前行》当中也是这样说的。

修行人要重视百字明修法

如果是世间人的话,比如我们的亲属朋友,让他长期修行根本不愿意,如果你跟他说他的罪业很重,他愿意念诵十万遍百字明或者金刚萨埵心咒也是挺好的。我们作为修行者,一定要重视百字明的修法。百字明的修法,第一个,修得深一点是可以直接成佛的法;第二个,它可以让我们每天有意无意造的罪业清净的法;第三个,它是能够让以前所造的罪业逐渐消亡的法。百字明是忏罪之王,在所有忏悔罪业的修法当中,金刚萨埵百字明就是最殊胜的忏悔方式。我们应该多看百字明的功德,然后多去修行、串习,这方面对我们的修行非常有好处。

我们首先要完成数量,完成数量也可以找到修行的感觉,有些修法本身通过完成数量也会更熟悉这个修法,这样会清净我们一部分的罪业。在修行过程当中,没有谁能够一下子达标,都是逐渐达到的。在佛菩萨的眼里,我们修行百字明的时候,就像刚刚学习技术的人,手忙脚乱的很笨拙。每个人的修行都有起步的时候,小孩子在学走路之前,也是慢慢地先在地上爬,然后站起来走两步,开始扶着墙走,后来才可以跑。我们刚开始先把数量完成,尽量按照这里的标准,保质保量去做。后面我们学习了很多教法之后,可以逐渐注重质量的观修。我们修行百字明不是一年两年,而是长期的修行,它对保证我们的修行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十万遍的百字明是基本的,很多上师们都说,得到一个暇满的人身不修五加行很不好,实在是一种浪费。得到了暇满的人身,无论如何都要修一次五加行,这样暇满人身也算是有了意义。百字明念十万遍是保底的,我们不要认为十万遍就很不得了了。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讲,如果修行的话十万遍就是一个保底的数字。在前行当中讲,华智仁波切的师兄弟很随便都念诵了几百万,念诵一两千万的特别的多。我们无始以来积累的罪业太多了,而且每天还在不断的积累。唯一的后悔药就是金刚萨埵百字明。我们犯了错误,以前没有后悔药可吃,现在有了不吃,肯定是不对的。既然有的话我们每天都应该服用后悔药,否则自己的罪业就会越来越增上。我们在一生当中应该经常性忏悔,观修百字明。

我们的修行要获得验相,也要修百字明。慈诚罗珠堪布在《慧灯之光》里面经常讲,我们的修法是正确的,比如菩提心、空性的修法,哪一个环节都是标准的,就是修不动、突破不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上师讲了这就是罪业重的缘故。虽然你的修法很正确,没有什么错误,但是修了很长时间之后,还在原地踏步。这时候就必须要忏悔,前面有阻碍的东西,让你没有办法前进,即便你的路是正确的,也走不过去。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有阻碍。这时要做的就是扫清障碍,应该集中精力修行百字明去忏悔,还要修曼扎积累资粮。通过集资净障,就会有所突破,这也是一个窍诀。

如果没有这些窍诀,修一段时间之后修不动,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其他突破的措施,有可能就会退失,想找另外一条路,另外一条路其实也是一样的,还是有障碍,走不动。在这个过程当中,生命就到了尽头。如果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儿,我的修法是正确的,修不动就是有障碍。这个时候怎么做呢?你就需要通过修行百字明去忏悔或者积累资粮、供曼扎。如果做了之后,有所突破,再往前走,走了一段时间,又有障碍了,还是需要这样修,这也是上师们的窍诀,对我们来讲是特别的重要。

上师也说密宗忏悔以百字明为主,也有推存三十五佛忏悔文的。显宗对于三十五佛忏悔文修的也比较多,汉地还有八十八佛忏悔文或者大忏悔文,在我们修行的过程当中,这些都是经常要念的,属于特别重要的修法。如果我们想要解脱一定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千万不要自以为是,觉得我不用修或者自己发明了一个修法,我们的分别念是根本靠不住的。

按仪轨观修百字明

用什么仪轨来修呢?修百字明的仪轨特别多,无垢光尊者的三休息当中,还有很多伏藏、三解脱也有很多这些修法,而且各个教派当中也有很多仪轨。我们现在主要使用的是《前行引导文》当中的仪轨,这是一个完整的仪轨,还有全知麦彭仁波切所造的《开显解脱道》仪轨,这些都非常好。上师老人家比较提倡修《开显解脱道》,《开显解脱道》是比较简单的修法。如果有些道友喜欢《前行引导文》里面的仪轨也可以。

我们只要以信心去念百字明,它有一百个字,把一百个字先念熟,背下来之后不要增减地去念诵百字明。我们通过信心开始念的时候,业障就在逐渐消亡。因为它本来就有很大的功德,我们照法本里所写的仪轨去做就行了。上师也是说了,自己不需要通过分别心来增加减少,仪轨里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去做。

修行人要长期修行百字明

为什么要长期修呢?原因前面也讲了,我们无始劫造的罪业很重,必须要长期修百字明。药要长期吃才有用,如果病很重,吃了一段药又不吃了,可能就不行。一方面会加重,另一方面对免疫力等方面也会很不利。如果每天都吃药,首先自己的病会减弱的,最后能够恢复健康。

对修行人来讲,无始劫来漂泊轮回的时间那么长,没办法数清楚有多少种罪业存在我们相续当中,做一些短短的忏悔是完全不够的,我们根本没办法衡量相续当中到底有多少罪业。有些人念完了十万百字明,也参加了好几期金刚萨埵四十万的念修。为什么感觉还有很多罪业呢?第一个是我们罪业太深重了,第二个是我们在忏罪的过程当中,可能有很多要素没有具备。自己的福德、智慧没有具备的原因,念的时候没有具备条件,所以还是应该不断去做,无论如何都要长期的去念诵。长期修百字明可以避免很多违缘,还可以逐渐让我们心性显露。

百字明不单单是忏悔法,而且也是积累资粮的一种方法。如果有很深的见解,单单通过修百字明就可以成佛。为什么可以成佛呢?因为我们的本性是佛性,这是圆满的。阻碍佛性现前的就是客尘垢染,只要把垢染清净掉了,佛功德就是现成的。如果你有很深的见解,单单修金刚萨埵修法就可以成佛,原因就是这样的。一方面清净罪业,一方面也积累资粮。前段时间共修金刚萨埵心咒,有些道友念完了,有些道友可能还没念完,不管怎么样,有机会共修的时候一定要共修。因为有很多高僧大德、上师,还有僧众一起念诵,共修的力量特别大,这个机会也很难得,如果让你一个人发心找一个时间念四十万遍,不一定发的起来。听说有共修的法会,大家都很愿意参加。应该多参加这些法会,通过共修的力量清净自己的罪业是特别好的。

修行人要一辈子修行百字明,作为修行人来讲,应该有一个长期和稳定性的修法,百字明修法对我们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应该长期的修行。有些修法恒常做,长期去做容易有效果,短期做不一定有这么大的效果。有些修法越往后修越成熟,越成熟效果和力量越容易发挥出来,长期修行的原因也是这样。前面修了五六年,什么动静也没有,继续修下去慢慢就开始有动静了,有了感觉,也开始逐渐相应了,长期修行的必要性也是这样的。

我们知道一个法很重要就应该一直修,上师他老人家也说有些法,他从小修行到现在一直在修。为什么?就是发现了它的必要性,一定要修下去。

修行是最重要的

这个小标题下面是什么意思呢?针对于世间的饮食、睡眠来讲,修行是最重要的。虽然现在城市里面的人,觉得家庭、生活或者工作最重要,修行暂时没有排到重要的位置。在学修的过程中,慢慢就会发现世间当中这些只是暂时的因缘,我们在轮回当中流转,靠什么让我们解脱,获得巨大的利益呢?只有修行。不管今生当中对于现在暂时的工作、生活怎么样努力,得到的利益也是有限的。如果没有通过修行的思想去摄持还有很多副作用,得到之后,下一世还要重新再来,这一世所有的努力归零了。比如好不容易爬到副科长的位置,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了,下一世能不能当上,还得看你努力的情况,不像修行一样可以累积的。你不能说上一世我是副科长,这一世应该从副科长的位置上继续往前走,那不算,已经归零了。而修行不是,你前一世修到什么程度,下一世还可以从那个高度重新来,这是完全不一样的地方。修行完全是清净罪业、增长善根、相应实相,没有任何副作用,而且对自他有利的就是修行。我们应该逐渐的认识到修行应该放在首位,然后别的应该放在次要的位置上。

以前我们分析过,修行放在首位意思主要是在你内心修行是首位,而在现实的生活当中,在家里你可以假装修行不存在,把修行排在后面的位置,就是说在你的家人眼中,你的把工作、家庭放在首位。因为他们并不了解修行是怎么回事。你自己知道一切事情当中,修行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事情只不过现在我必须要做而已,因为其他人不了解修行的重要性,所以在他们的眼中我还要显得把工作生活放在首位,好像修行可有可无,甚至于都可以在你的家庭当中,根本找不着修行的位置。虽然表面上根本没有修行的位置,但是你的心中这是不可替代的。

我们说排在首位的意思并不是说从今以后,什么事情都不做了,就是打坐、念经、听法、放生,除此之外什么都不做了,不是这个意思。上师老人家经常讲,如果你现在还有工作、家庭的责任,这些还要做,而且要做好。内心应该知道,修行才是重要的。

其实最有必要能够利益自他的就是修行,其他的再怎么努力最后也是一场空。我们在轮回当中努力了这么多世了,今生还是一无所有。以前也当过大富豪、帝释天,现在还是老百姓、烦恼重重。如果以前就修行的话,现在必定不是这个样子了。因为以前没有把修行当做很重要的事情对待,所以我们现在应该从内心当中认为修行是最重要的,一切都是为了修行而服务,即便生活工作也是为了修行而服务。如果有这样的认知,自己的心就和正道的修行逐渐相应了,这方面对我们来讲是特别重要的。上师讲的意思也是让我们逐渐通过闻思修行了解到修行的必要性。

十万遍百字明肯定是要修行的,如果有因缘还要再再修行百字明。其实没有因缘遇不到,遇到了也不相信,不知道有这么好的修法。最好的忏罪方法、让自己不再感到痛苦的殊胜窍诀就是百字明。在伏藏仪轨、续部修法当中都讲了百字明的殊胜性,我们一定要了解。今天我们大概按照大恩上师所讲的主要内容做了一些介绍,具体的修法在后面的正文当中还会有所体现,我们要认真地学习。虽然它的词句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可以带给我们很多提示,还有很多修行成就方面的重要信息,这些在文字当中都是有所体现的。我们在学习文字过程当中,逐渐要对于这些我们修行来讲至关重要的窍诀修法比较重视。平时我们修学的很多理论,其实在修百字明的时候都可以体现出来,然后用到修行当中去,这方面很重要。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个地方。

索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堪布更多文章: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音频 1-115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全部收藏版)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上师瑜伽速赐加持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上师瑜伽速赐加持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一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四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四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五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五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六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六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七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七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八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八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九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九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一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一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二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二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三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三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四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四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五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五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六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六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七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七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八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八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九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九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一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一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二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二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三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三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四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四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五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五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六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六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七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七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八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八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九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九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0):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0):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1):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一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1):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一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2):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二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3):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三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4):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四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5):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五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5):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五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6):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六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6):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六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7):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七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7):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七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8):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八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9):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九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40):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四十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41):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四十一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42):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四十二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42):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四十二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43):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四十三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43):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四十三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44):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四十四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45):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四十五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46):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四十六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47):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四十七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48):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四十八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49):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四十九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50):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五十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51):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五十一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52):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五十二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53):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五十三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54):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五十四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55):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五十五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56):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五十六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57):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五十七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58):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五十八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59):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五十九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60):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六十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61):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六十一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62):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六十二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63):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六十三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64):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六十四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65):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六十五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66):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六十六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67):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六十七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68):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六十八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69):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六十九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70):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七十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71):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七十一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72):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七十二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73):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七十三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74):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七十四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75):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七十五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76):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七十六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77):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七十七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78):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七十八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79):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七十九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80):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八十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81):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八十一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82):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八十二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83):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八十三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83):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八十三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84):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八十四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84):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八十四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85):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八十五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85):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八十五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86):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八十六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87):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八十七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88):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八十八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88):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八十八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89):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八十九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89):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八十九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90):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九十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90):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九十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91):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九十一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91):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九十一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92):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九十二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92):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九十二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93):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九十三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93):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九十三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94):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九十四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94):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九十四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95):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九十五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95):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九十五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96):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九十六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96):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九十六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97):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九十七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97):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九十七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98):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九十八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98):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九十八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99):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九十九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99):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九十九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100):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一百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100):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一百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101):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一百零一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101):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一百零一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102):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一百零二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102):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一百零二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103):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一百零三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103):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一百零三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104):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一百零四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104):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一百零四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105):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一百零五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105):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一百零五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106):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一百零六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106):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一百零六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107):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一百零七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107):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一百零七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108):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一百零八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108):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一百零八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109):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一百零九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109):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一百零九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110):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一百一十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110):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一百一十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111):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一百一十一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111):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一百一十一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112):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一百一十二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112):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一百一十二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113):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一百一十三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113):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一百一十三课(2)

备注: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听闻辅导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