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 第六章 出家的前前后后|《影尘回忆录》/ 连载010 返回

第六章 出家的前前后后|《影尘回忆录》/ 连载010

大光法师 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2016-11-25


倓虚大师的传奇一生



No.010





 1.第一次出家的失败

我自幼就知道,自己是个出家的命,不过始终没遇到出家的机会。“生死在眼前”,“诸法无常”,这种滋味,我已经都体会到了。尤其在营口开药铺的当儿,每天看《楞严经》,看的非常有意思,觉得世间上所说的理,都是假的,都不究竟;惟有佛说的这个理,为最究竟,为最好!虽然那时候我对《楞严经》研究的不知道它的宗旨落在何处,可是它里边的大义,我已经都明白得差不多,知道《楞严经》的义理,对世道人心,确实有益。那时候我曾这样想:现在人心不古,世风浇漓,已经坏到这样,其所以坏的原因在那里?还不是因为他不明白真理吗?如果各个人,都能明白像佛经里所说的抛去小我、完成大我的道理,世间哪致于坏到这种地步?所以当时我的意思,就想把这《楞严经》流通世界,使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都得到安乐!不然的话,人们的痛苦,就没有边际了!

  

  话虽这样说,我对《楞严经》的研究,仍然不知道它的宗旨落在何处。我想出去参访,又没有钱,不去参访,又没地方去领教。这怎么办呢?

  

  一九一四年,听说北京西北怀柔县有一个红螺山,上有资福寺,宝一老和尚每年夏天在那里讲《楞严经》《法华经》等。因此,在那一年的夏天,我就到红螺山去听经。

  

  我去的时候,红螺山当知客的是现在的清池和尚。我在红螺山住了些日子,我们很熟悉,宝一老和尚在那里当后堂,讲《法华经》。当时我预备跟他出家,但因有人从旁把我出家的动机说破,发生了阻碍,所以第一次出家是失败了。

  

  过了三年之后,清池和尚,转到天津清修院(李嗣乡善人之家庙)当住持。正赶那年他见成显和尚到关外去化缘,清池和尚托他带给我一个名片,意思是因为我们很熟悉,带一个名片问候问候,或者对于化缘也能帮帮忙。后来成显和尚到关外时,果然到营口,找到我们的柜上——东济生。




 2.第二次出家的感想

 一九一七年,我四十三岁,在营口开药铺,每天除看经外,还附带着出诊。如遇有钱人,看病吃药全要钱,遇穷人则施医施药不要钱。对地方上谋幸福的事,均量力而为之。

  

  一天,从街上回柜,看见柜台里边放着一个名片,上边一行字是:

  

  “天津东南城角清修院住持——清池。”

  

  我见到这张名片,心里很欢喜!就问柜上的人:

  

  “谁留的片子?人上那里去咧?”

  

  据柜上的伙计说:

  

  “刚才来一个化缘的和尚,大高个,因为你不在家,他又走了,说待一会再来。”

  

  当时我想:片子虽然是清池和尚,但来的本人,绝不是他。因为我在红螺山认识他,是一个小矮个,所以知道不是清池和尚本人。

  

  下午,那位和尚又来了,果然不是清池和尚,是那位成显和尚。他因为在营口有一位居士,找那位居士去化缘,附带着给我捎来个片子。我暗暗的把那个片子搁在褂兜里,谁也不知道。在照应他吃饭的时候,就探听清修院的住址,应当怎样去法。这时我出家的心,完全触动,自己以为是因缘成熟了!

  

  隔了没几天,我带了这张片子,佯言回家修理坟地,抛去万缘,放下一切,就离开营口到天津去了。

  

  不过这一次走,和平素出门,心里确实两样滋味!觉得百端交集,万感杂投,有些酸楚凄凉的情绪,自念:先前因为父母在堂,自己没有三兄二弟,舍不得去出家。后来又为妻子受累,熏染了一些世俗习气,熏得挺厉害,仍然不得出家,所以心里很难过。又想:假如我现在死了,不也就能成了吗?这一次就算我得了个急症死去,借此机会去出家参学,然后再回来,度脱妻子,这有什么放不下呢?所以我在路上走着的时候,虽然很难过,而心里却作死想,以为是自己死后的灵魂在前行。

  

  继续地想:现在我下面已有一个姑娘已出门了,五个男孩,大的才十四岁,小的刚会走,又没人教养他们。三四十年来东跑西奔,没有一点积蓄,全靠这个小药铺吃饭。我走了之后,药铺无人照管必定歇业,将来全家挨饿,流离失所,这怎么办呢?然而又一想:天下流离失所的人太多了,许别人的眷属流离失所,就不许我的眷属流离失所吗?

  

  又想:假如我出了家之后,到各地去参访,在路上遇见了我的孩子正在讨饭,这时我管他不管呢?唉!天下讨饭的孩子太多了,许别人的孩子讨饭,就不许我的孩子讨饭吗?这件事也不足深虑!

  

  可是,我的女人,在我不言语一声去了之后,她领着五个孩子,生活上一定很为难。如果她要嫁给别人,这不是于我很难看吗?以后我听说或者在一个村里遇见她,将作如何感想?唉!又一寻思,天下的女人改嫁的太多了,这是我出家,如果我早已死去,谁能保险她不改嫁呢?况且许别人的女人改嫁,就不许我的女人改嫁吗?她今生是我的女人,前生是谁的女人?来生又要变成谁的女人呢?这事也不足挂在心上。如果真的为了妻子的事情,而连累了自己的一生,其实何止一生,恐怕生生世世的,永远沉沦下去了!这样,不但不能度脱妻子,同时也无法度脱自己。如果我现在能够毅然决然地出了家,潜心佛典,得到真实的修行,将来遇见她们,也劝他们念佛修行,了生脱死,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吗?

  

还有……

 

唉!放下吧——放下吧!

 

  虽然是心里千头万绪,想这样想那样,这都是感情作用,也是熏染的一些世俗习气太深的缘故。架不住我在路上一边走,一边用理智来抑制它,结果也都放下了,觉得一无牵挂,万缘皆空。

  

  因此才决然走到了天津的清修院!




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楞严经》




- 未完待续 -






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

开放|包容|求真|利他


官方网站

http://www.wybuddhist.com 

•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u/3573842014

• 脸书账号

www.facebook.com/wybs2011

• 联系我们

wybuddhis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