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届净土学习笔记丨《藏传净土法》第96课
本课科判
颂词:
庚二:愿断除疑障
因疑不往生,于五百年中,虽具乐受用,听闻佛语声,然花不绽放,延误见佛颜,愿我无此过,往生花即开。
愿见无量光,以福力神变,手掌中放出,不可思供云,愿供佛眷属。
庚三:愿得记闻佛法
尔时愿如来,展右手摸顶,得菩提授记。闻深广法已,愿熟解自续。愿佛二长子,观音大势至,加持并摄受。每日中十方,无量佛菩萨,供养无量光,莅观彼刹时,愿承侍彼等,获得法甘露。
本课重点
要通过闻思修来遣除怀疑和邪见,树立信心和正见。
本课难点
诚信佛语。
本课脉络
发愿往生后断除疑障面见并供养佛陀。
发愿往生后得授记听闻佛法。
上师教诫精勤修持净土法门。
脉络展开
一.发愿往生后断除疑障面见并供养佛陀
1.怀疑的过失。
①对于修学净土法门者,怀疑是一种严重的障碍。如有了怀疑,即使往生到极乐世界并具足资具受用,也将于500年中住在莲花苞中(珍宝牢狱)不得见佛颜。
②延误面见诸佛菩萨,延误听闻浩瀚无边妙法,无法修持广大善行。
2.分析两种怀疑。
● 合理怀疑:因为有了怀疑,就会为了断除怀疑而寻求真理。最终真理战胜了疑虑,以后再也不会产生此类怀疑(这种怀疑不会障碍修行)。
● 不应理怀疑:对净土法或密法的见修行果产生非理的怀疑,从本质上说纯属邪见,对今生来世都是不利的。
3.怀疑的原因:智慧浅薄,喜爱寻思。
● 由于智慧不足而对佛陀的金刚语没有信心。
● 没有通达佛陀的教言。
4.断除怀疑之方法。
①对自己怀疑的法门进行了解和修行。
②产生怀疑要及时解决,首先听闻佛法,然后认真思考,如是遣除怀疑和邪见,最后进行实地修持。
③了解一些往生的事迹,可翻阅印度、藏地、汉地的往生公案。
④学习佛陀和祖师大德的教言,从各方面了解净土法门,生起坚定的信心。
⑤诚信佛语:佛陀绝不会说虚妄不实的语言。
A.了知佛陀是量士夫:《释量论·成量品》法称论师以严密、可靠的推理,证成了释迦牟尼佛为量士夫。
B.断除分别寻思:对净土法门不能妄加分别了义和不了义,这种寻思只会障碍自己获得成就。颂云:“分别观察寻思者,彼将远离诸悉地。”
C.凡夫、声闻、缘觉都不能如实了知佛陀智慧所洞悉之义,我们要以佛陀的智慧为依据,遣除犹豫不决的心态,一心一意修持往生四因。
【公案】
《旧杂譬喻经》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连都比不上佛陀的一分功德。
【教证】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云:“日月尚可使坠地,风无形相亦可系,须弥山可吹如尘,唯佛世尊无妄说。”
▪《月灯三昧经》亦云:“假使三千界散坏,大海一念尽枯涸,日月可令坠落地,世雄终无不实语。”
▪《大庄严论经》云:“佛语至天道,及以解脱道,此语决定至,中间终无错。”
▪《妙法莲华经》中也说:“若人信归佛,如来不欺诳。”
▪《中观四百论》云:“佛知作不作,应说不应说。”
⑥法义融入自心,深入细致实修,生起真正的胜解信。
5.愿面见并供养佛陀。
①见佛所获功德:以修持往生四因而出生的福德力、阿弥陀佛发愿的加持力而获得神变,自己手中涌现不可思议的供云并以之供养阿弥陀佛及其眷属。
②供养佛陀的功德:微小供养今生来世都可获得极大功德。
●今生:要尽己所能地做供养,哪怕供养一朵花也可以。忆念佛陀后向空中抛一朵花作供养,这个功德也是无法估量的,唯有佛陀才知道其边际。
●果地:往生后只要我们一作意,手中就会出现各种供品,依靠这样的神变和福德可以供养阿弥陀佛及其眷属、前往其他刹土供养诸佛菩萨,继续积累资粮。
二.发愿往生后得授记听闻佛法
1.愿得授记:获得八地果位时,如来给自己摸顶并授记。
2.愿立即成熟、解脱自相续。
3.愿得菩萨加持摄受。
4.愿能供养承侍十方的佛菩萨,在他们面前获得正法甘霖。
三.上师教诫精勤修持净土法门
只要对阿弥陀佛有信心,任何人都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如果没有信心,即使再有智慧也难以往生。
如同白居易说的那样:“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纵然忙似箭,不废阿弥陀。”
【公案】
▪《染香集》:清朝姓王的人念佛三年即往生。
▪《染香集》作者悟灵法师精进念佛往生。
总结:遣除怀疑,具足信心,现在精进念佛,将来自在往生净土。
编辑:定解D17
审核:定解D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