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愿文大疏释》71课 * 阅读参考
1
着重修持有缘法门的同时不舍他法
①修持自己有缘之法定会受益。
佛陀所讲的八万四千法门不一定都和自己的心相续适应,因为这八万四千法门是针对不同根性众生宣讲的解脱道,每一条道都可以达到涅槃的彼岸,众生不一定要把所有的道都修一遍,只要选择自己感兴趣、和自己有缘的法专心修持,最后肯定有所收获。
②对其余所有法尽力结缘。
A.我们主要修持净土法门的同时,对于其他宗派的法不能排斥舍弃,要怀着极大的恭敬心来平等对待,这样就不会造下舍法谤法的罪过。
B.“法”有给我们指向解脱、指向涅槃的含义,我们不需要对这些解脱道的法生起那么大的恐惧心。有些人对世间宣讲贪嗔痴的文字都没有这么紧张,但对其他派系的教言却生起很大的恐惧心,认为其他法门不合理或者不能接触,甚至认为会对修学净土造成障碍,这种想法不合理也没必要。
C.和其余所有法尽力结上缘包括两方面:一是知见上不排斥佛教内道其他宗派的法义;二是可以接一个传承、得到一个法的加持,以此增长福报。
D.珠巴根拉大师曾说:“我遇各种胜法理,每一窍诀皆结缘。”值遇各种各样的殊胜法理时,对每一种窍诀都要恭恭敬敬地与它结缘。修行时肯定是专修一门,但是与法结缘或者从闻思的角度广闻博学、广结善缘是没有问题的。就闻思而言,年龄比较大的净土修行人,已经没有精力和能力闻思,只要对净土法门范围中的教言、教义闻思清楚就足够了;对于年轻人来讲,有必要再去涉猎中观、五论等法门,年轻人精力旺盛,也是智慧最敏锐的阶段,如果没有在佛法的大海中尽情遨游,也有一点可惜。
③即使做不到尽力结缘,也不能妄加褒贬。
A.从见解的角度讲,“法”确实有了义和不了义区分;但从能够度化众生、令众生解脱的角度来讲,法法都殊胜。如果妄加褒贬会沾染舍法谤法罪,如果对这些道理不是很懂,自己不能作简别,保持沉默不语,对所有法都平等恭敬对待,则不会有任何罪过。
B.《经庄严论》中云:“意过自性恶,于色不应嗔,况于怀疑法,故中立无过。” “意”指相续中的分别念, “意过”放在这一段主要是指对法的嗔恨——由于自己的见解不正确,或者因愚痴而对某一种或很多正法生嗔恨心,这种行为的自性就是恶法,对无情的色法都不应生嗔恨心,对正法产生怀疑的过失不言而喻。“故中立无过”,安住在中立状态中,没有过失。不是任何时候都要住在中立,作为佛教徒,对法生起信心是有必要的,中立是避免对法生起嗔恨心的暂时过度,对法生起平等恭敬的信心是最好的,在不了解法义内涵的前提下,保持不赞不谤的中立心态比较保险,不会沾染舍法过失。
2
所有法门都是不可思议的解脱之道
①众生的根机、种性不可思议,大慈大悲的佛陀宣说不可思议的种种法门接引不同根性的众生,让他们逐渐趋入解脱道。所有法门从不同侧面来讲都是真实不虚的,没有好坏之分,从直接或间接角度无一不是让众生获得解脱。
②不管是藏传还是汉传,能够造作论典的高僧大德都具有殊胜的成就相,造论的依据是佛经,并且这些高僧大德讲的道理都和解脱挂钩,完全无误的阐释出佛经的究竟密意,而且他们在注疏时都带有利他心,所以这些论典都能起到引导解脱的作用。因此,不能视为有好有坏,而要认识到这是不可思议的。凡是论典、经典都应该恭恭敬敬受持,即便主修净土,对其他派系的经论都应该用平等恭敬心去顶受,不要随便评判论典好与不好。
③经中教证说:对于佛陀宣讲的甚深法义,即便没有生起信心,也不能诋毁。心里要有忆念正法的心态:虽然我不了解这个法讲的是什么,但这是佛陀亲口宣说的正法,是能够让有缘众生获得解脱的法,我要恭敬对待、顶礼。道友在学习的当下可以这样观想并发殊胜的愿:佛陀宣讲了八万四千法门,我现在主修净土,除净土之外还有很多甚深的显密法义,我都不是很了解,但是我知道正法不可思议,愿我在未来能够通达佛陀所宣讲的甚深法义,并且弘扬正法,成为荷担如来家业的人。这样发愿可以遣除、减轻自相续中无始劫以来因为无明愚痴所造作的舍法罪、谤法罪。
3
切勿妄加评论法
①愚者更不应妄加评论甚至说法。
A.一无所知的愚者一句话不说对佛法损害不大,说出来反而有很大过失。《胜出天神赞》中例子:愚者赞叹天尊反而成为诽谤天尊之因,造成负面效果。教戒我们不要做愚者,通过闻思修行做真正的智者,有理有据地赞叹佛法、弘扬佛法。
B.有一些没有成就功德的人,由于自相续中猛烈烦恼的促使,假装圣者,跟一些愚笨的弟子说“我是某某的转世”、“我是什么样的成就者”,说出来的教言并不是正法,很多都是带有邪见的非法,变成了末法时期颠倒的相状,以盲引盲误导一大批人。品质恶劣的人,他的相续已被邪见损毁,当生起粗暴的嗔恨心时,最好不要乱讲话,一言不发反而能得到安乐,否则说出来的话都是邪见或者带有嗔恨心,会成为堕落的因。愚笨的人在宣讲佛法时没有正见,都是用自己想当然的分别心乱讲佛法,这样摧毁了诸多善根,这种人即便摄受再多众生,也将会在地狱中受炖煮等种种苦报。
C.自己要努力生起佛法正见。
古人说:“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错路。” “错路”指的是邪见,千年不悟都没有关系,但是正见必须具足。如果一个人正见具足,他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得到解脱。
正见通过闻思可以产生。有些学净土的道友有时候观念比较守旧,觉得“净土只要念佛就可以了,其他的都可以不缘”。也不是要完全否认这句话,依靠单纯的念佛就可以获得成就的众生,需要有相应的根基。这么多学净土的人,有一部分需要通过闻思在相续中树立正见,通过发心和其他助缘达到自相续中罪障清净、福报具足的状态,临命终时才能借用一心专注念佛的途径往生。要针对不同人、不同因缘来判断,不是很简单的一句话就能解决所有人的问题。要珍惜当下的因缘,利用佛法平台好好闻思修行,除了净土的经论,年轻人可以学一些中观、戒律等法义,老年人则主要把精力放在培养信心和一心念佛上。同时要通过发心迅速圆满资粮、培积往生极乐的福报。
②造舍法罪果报严重。
A.出家人造舍法罪的根本的原因是知见愚痴、正见不足,自以为自己宣讲的是正法,但因知见错谬,实际上容易诽谤正法。有些出家人在宗派辩论时带着赞自嗔他的心态,排斥、挤压他宗;有些在弘法过程中宣讲法义的见解不正确,以盲引盲毁坏他人相续,以此罪业肯定会堕入地狱,在数劫中感受痛苦。即使转生为人也会感受面目不正、身体残缺、长相丑陋、低贱不庄严等余报。
B.面对身残丑陋、长相不庄严的众生不能妄加揣测因果,由今生果报就断定“对方造过舍法之罪,自己要离远点”的想法很不合理:一方面我们不能确定他舍过法,另一方面“舍法者有晦气要离远”的想法特别自私,一点怜悯心都没有,缺少了大乘修行人最基本的慈悲心。因业缘感召,对方今世变成残疾,或者长相、身相不庄严,这是值得悲悯之处,即便没有接触,我们也应该把自己的功德好好回向于他,发自内心的希望他即生之后永远远离残疾痛苦,生生世世具足安乐。
③尤其不要评论诽谤密法。
A.随意评价无上大圆满、大手印等密法见修的是非,属于智慧浅薄的愚痴邪见,应尽量避免。
B.依靠法才能得到解脱,如若已经把法舍弃,那解脱又从何而来?密法中最胜的秘密法,是指密法中的大圆满等法。任何一个人如果诽谤了胜密之法,则已经舍弃了佛陀最殊胜的一切密意,这种人永离解脱道,没办法从轮回中得到解脱。“永离”的意思是离解脱遥遥无期,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就相当于永离解脱道一样。
在末法时期,众生的烦恼(惑)和痛苦(苦)极其炽盛,有些修行人纵然厌离轮回之法,也步入佛门成为佛弟子,但由于相续中福报不够,受到劣宗(伪佛教、伪宗义)违背佛教宗派教义所染,产生偏袒、执著佛法的心念,只是增上了自相续的邪念而成为争论之因。因为自相续的烦恼和嫉妒,很可能会排斥其他正法的宗派,甚至排斥正法派系的高僧大德,而造下很严重的舍法罪,叫做“以法造舍法”。有些人偏执显宗的经律论三藏,而生起赞自贬他的心态:认为自己所修的才是最清净的,而密法因为有双运、降伏的修法,认为“密宗是带有贪嗔之心的性欲派的法,讲究贪着欲妙,带有极大嗔恨心,有种种过失”,从而以带有我慢的教言纯粹地造作了诽谤具有精华要义密乘法的罪业。
若把一个装满沙的箱子扔进水里,它会完全沉在水底而无法升起。造下这些舍法罪的浊世修行人如同覆口沙箱,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步入佛门成为佛弟子、修行人,还学习了经律论三藏,但因为舍法罪的过失会堕落到金刚地狱或无间地狱等恶道中感受种种痛苦。
④教戒在家人慎护口业。
A.在没有全面了解佛陀三转佛法之前,切莫不加分辨的对某种言论人云亦云,应查明出处,了解其在经教中所宣讲的背景和意义。
B.学习佛法要树立正见、把握主要方面,对于细枝末节、似是而非的说法可不作评论,否则容易造舍法罪,毁坏善根。
4
对于舍法罪业励力忏悔
对今生乃至无始劫以来所造的舍法谤法罪业,在阿弥陀佛及其眷属面前励力忏悔,发自内心真诚忏悔这些罪业,并且立誓不再造作,忏悔清净后临终会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机会。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文字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