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今日当精进 >> 《极乐愿文大疏释》01 * 甘露丸 返回

《极乐愿文大疏释》01 * 甘露丸


往生极乐的殊胜善根  


法王如意宝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将所有与之结缘的众生都引往极乐世界。很多人学习《极乐愿文大疏》、《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和《般若摄颂》。作为我本人来讲,我深表随喜,因为净土法门与密宗法或空性法结合起来修持,其加持和功德不可思议,故大家一定要珍惜这样殊胜的学习机缘。

此次传讲《极乐愿文大疏》,我本人非常欢喜,因为自他众生皆可依此善缘而种下往生极乐的殊胜善根

《极乐愿文大疏》的内容又异常丰富,再加上,通过《大疏》的学习,能使大家生起往生极乐世界的强烈信念,以及对藏汉佛教为主的世间一切佛法互不相违生起不可夺的定解,鉴于此,我也不得不再次宣讲此疏。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此次学习机缘,我也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大疏》作详细宣讲。如今我将此法的传承供养给诸位道友,希望大家都能善始善终,也就是说一定要圆满传承

在藏传佛教中,《极乐愿文》及其《大疏》一直为历代高僧大德和广大信众所重视,不管是在卫藏还是在康区,或者说安多,它们都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弘扬,至今仍延绵不断。对于藏族同胞来讲,不会背《极乐愿文》的人可谓少之又少,很多在家善男信女每天至少都要念诵或背诵一遍,在各地举办的极乐法会也都要念诵此愿文,而法会的举办也要按《大疏》的要求来进行。可见,我们有缘听受这部论典,确实是千百万劫积累资粮的善果

相比诸佛刹土,极乐世界往生易而成就高,所以藏汉佛教各寺院皆普遍弘扬净土法门,可以说无论哪个传承都没有不学净土法的。但一些对佛教并不了解的孤陋寡闻者却说,藏地只学密法,汉地只学禅宗、净土,其实这只是个人的偏见,并非实际情况。因此,大家一定要了解阿弥陀佛是浊世众生的最胜依怙,其愿力、功德和加持不可思议

乔美仁波切以无比广大的愿力所造的《极乐愿文》,就像如意宝一样,它能赐予无量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的最胜利益。自《极乐愿文》传世以来,它便在藏地家喻户晓,可以说没有一个人不知道,甚至很多文盲每天都要背诵《极乐愿文》,其普及率之高罕有能比肩者。正因为此论能利益千秋万代的众生,无数众生依此皆能顺利往生极乐世界,故作者高度赞叹它的功德,可以说它跟《金刚经》、《般若摄颂》等佛陀亲宣的金刚语没有任何差别。如果大家能在平时或法会中认真念诵,其功德利益不可思议。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希望今后在各地都有念诵《极乐愿文》的习惯,这样的话,无量众生依此皆能结下往生极乐世界的殊胜因缘




通过光盘等能得到佛法传承吗? 


通过光盘或Mp3能不能得传承或补传承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我认为,通过广播的现场听受与通过光盘来接受佛法,在很多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差别;如果前者能获得传承,那后者也应该可以。当然,依靠光盘传授佛法完全可以延续法脉,这也非我所能肯定,因为很多因果的道理非常深细,以肉眼或分别念根本无法衡量。但一般来讲,若你有获得某法传承的强烈意乐,而其他因缘又不具足,此时如果自己具有清净的信心,那通过光盘或Mp3来获得传承也应该可以,其理由我以前也讲过。




顶礼或忆念佛陀至关重要


《普贤行愿品》亦云:“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所以,我们亦应随学作者及普贤行愿,经常在十方三世一切人师子前恭敬顶礼。其实,这样顶礼的功德无量无边,佛经中云:与佛在世时在佛前顶礼相比,佛不在世时在佛像前顶礼或以观想的方式于佛前顶礼,此二功德正等无异。作为佛教徒,在吃饭、睡觉乃至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应首先顶礼或忆念佛陀,这至关重要。当然,随顺世间先做放鞭炮等仪式,或先说“各位来宾、各位领导”之类的礼貌之词,这也未尝不可,但最重要的就是要顶礼或忆念佛陀。




学修净土不能祈祷莲花生大士?

学密宗不能往生极乐世界?


这三位尊者对希求往生净土者非常重要。就像要亲近国王,就必须与大臣搞好关系一样;同样,我们想往生极乐世界,也应祈祷三大尊者。虽然阿弥陀佛与三大尊者,并不能以国王与大臣的关系来看待,但在显现上也有比较类似的缘起。藏传佛教各大教派普遍认为,想往生极乐世界的人都应好好祈祷这三位尊者。《极乐愿文》亦云:阿弥陀佛右手放光化现无数的观世音菩萨,左手放光化现无数的度母(也有说是大势至菩萨),心间放光化现无数的莲花生大士

另外,一些伏藏品和论典中都说,莲花生大士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认为:莲花生大士是藏传佛教的祖师,阿弥陀佛才是净土宗的上师,故修学净土者不能祈祷莲花生大士。现在有个别人说,学密宗的人不能往生极乐世界,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任何教理根据




不能杂修,一心念佛才能往生?


对个别人来讲这确实很好,但所有的人都一概而论恐怕也不行。而且,净土经典并没有强调不能学其他的法,也没有所谓的不能杂修、杂学的说法。藏地有很多从印度翻译过来的经典,汉传佛教的净土经典在藏传佛教基本都有,这些经典我都反复看过,但里面并没有这方面的教证。如果没有教证作为依据,那往生净土这种甚深的道理,我们就不能以自己的想象来解释。我想,某些人肯定不知道别人的根机,只不过听过一些上师的讲法,然后就以自己的理解到处宣扬。当然,你自己这样专修也未尝不可,但中断别人的善根,甚至对莲花生大士的密法传承也加以毁谤、舍弃的话,那就非常可怕

藏传密法非常殊胜,但我们也不会说,你只能学这个法,其他任何法都不能学。虽然这样说后,自己的弟子可能会更“忠诚”;但在不知道他人根机的情况下,任何人都没有资格这样随便发言。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广闻博学,并真正了解往生净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因缘,当然这一定要有经典的依据,并不是哪一个人说了就算。




为什么在上师传法前,我们应打扫经堂并陈设供品?


因为上师传法极为殊胜,并非领导讲话所能比拟。领导讲话尚且需要布置会场,对今生来世有重大意义的上师传法,又怎能不首先清扫环境呢?所以,我们应义无反顾地加入到如此殊胜的因缘中去。

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云:“决定行持善法者,胜师广积二资时,彼中皆能结上缘,役使信使清扫等,极劳具果胜资道。”发心决定要做善事的弟子,看到殊胜上师在积累福慧二种资粮时,(比如,上师传讲佛法是智慧资粮,因为讲经说法能遣除众生相续中的无明、增长智慧;上师放生、布施则为福德资粮。)就应力所能及地跟上师结上缘。




上师积累资粮时如何去结缘?


比如,在上师做善事时,如果自己有财富,那就应取出一部分来作供养;上师传法时,自己要么组织大家学法、要么打扫卫生,等等。或者,上师亲自派你去别的地方,或让你做某件事情,甚至让你打扫上师的屋子、佛堂,或打扫大众的经堂,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并不是徒劳无益,相反这样的劳作具有极大的功德,它将成为解脱道的殊胜资粮。

上师如意宝曾经这样讲过,真正利益众生的上师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时,弟子都不能放过,不管是以人力还是财力,都应跟上师结上缘。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之后,在大海没有干涸之前它就不会灭尽一样;如果在上师的任何一个善根中,我们能够与之结上缘,那自己的发心水滴已经融入到上师广大无边的功德海当中,这样的话,我们的善根永远也不会穷尽。可见,这样的功德远远超过以自我为中心而造作的善根




在扫地中积累功德


《撰集百缘经》也宣讲了,清扫经堂或佛堂所具有的五种功德:一、自除心垢,即能遣除自相续的垢染;二、亦除他垢,意为能除与之结缘众生相续中所具有的垢染;三、除去骄慢,骄傲的人高高在上,他不可能扫地,只有有恭敬心的人才会去扫地;四、调伏其心,即通过扫地很容易调伏自己的心;五、增长功德,意为扫地能增长很多福慧功德。

有些人认为,扫地是下等人做的事情。但据慈济功德会的人士介绍,在他们那里,最好的学生才有资格扫厕所。他们解释说,并不是低劣的人应该打扫卫生,而是高尚的人才有福报做这样的功德。其实,没有慢心真诚为人服务,才是最伟大的行为。可见,只要把观念转过来,我们就会拥有更多积累福报和功德的机会。

为了生生世世都成为无傲慢的聪明者,我们应尽量打扫公共卫生,这不但有许多功德,而且还是忏悔内心垢染的最佳助缘。《六祖坛经》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我们的身体是菩提树,心则如明镜台,如不时时清扫,身心就会粘满尘埃。所以,我们对一切人都应生恭敬心,还应经常打扫佛堂和道场,以这样的因缘,生生世世都能感得智慧与悲心




你知道闻法的规矩吗?


有些人在听法时,还一直戴着帽子、穿着鞋子,我们就应劝这些人将鞋脱下、将帽摘掉。为了表示恭敬,也不能携带武器与佩戴装饰品。当然,平时佩戴的耳环、戒指可以不算,但当天为了闻法特意打扮却不合理,因为到这里并非其他目的,而是为了听闻佛法,所以有些居士应该注意。另外,为了能专心致志地听闻,念珠与转经轮都应放下。既然如此,那在听法时吃吃喝喝、上厕所、打电话、发信息、说话等,就更不如法了。有些人边听法边打电话、甚至来来去去,这都是不懂闻法规矩的表现。

另外,在听法的过程中,三门一定要寂静调柔,最好能以清净心和恭敬心来听闻佛法。因为,佛陀在《毗奈耶经》中说过:“不敬勿说法。”《本生传》亦云:“以喜眼视师,如饮语甘露,当专心闻法……”

因为佛法非常深奥,心非常专注尚且不一定能听懂,更何况一边做其他事、一边听受佛法。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如理如法地听闻,否则花一两个小时来听法的意义就不是很大。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