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益西彭措堪布 >> 哪些情况容易违犯三昧耶戒? 返回

哪些情况容易违犯三昧耶戒?


21.没有如理受持之过患

译  |  益西彭措 堪布

出自  | 无言义忏续 讲记


阅读须知

此《无言义忏续》是甚深的金刚密续,金刚道友们应以殷重心认真理解与修持,并应严格保密,不能转赠给非佛教徒、未得灌顶者、或者破根本誓言者,切记!


此书尚未定稿

仅为方便大众念修

请勿私自翻印流通


资料下载


打开网址或识别下方二维码下载完整视频和文本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WYp_vlgtPhz_67yOhGnIRg

提取码:9tuh





建议在wifi环境下点击播放





无言义忏续讲记(21)


乙三、没有如理受持之过患


不具正知放逸力所转

于修不勤疏于近修等

于身语意根本三昧耶

觉未觉察无明增上力

违犯导师圣教及誓言



1

没有正知正念

导致非常容易违犯誓言戒


不具正知放逸力所转


不具足以正知来观察自己的身口意三门状态,而导致喝酒、睡觉等的放逸力所转的行为,这样就变得糊里糊涂。


又受魔障的干扰没有用正念,不用因果的正见去善加观察,而胡乱胆大地蛮干,就做出来颠三倒四的事情,这样就导致非常容易违犯誓言戒


2

对于修习菩提心、生圆次第等法不精进

导致失坏誓言戒


于修不勤疏于近修等


“于修不勤”


莲花生大士是这样解释:平时该修的天尊根本法不去修,该念的密咒也不去念,每年闭关实修等该做的也不去做,每年春夏秋冬四季中都应该进行的供养都没有进行


智悲光尊者是这样解释:对于修习菩提心、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圆满等法不精进


“疏于近修等”中的“近修”指金刚密乘所讲的

  • 亲近分、

  • 进近分、

  • 实修分、

  • 大修分


如《秘密藏续》云:“亲近及进近,实修及大修。”


这四者中涵盖了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圆满的修行道


此处简单来讲:总之,不论修任何殊胜成就,都是以此近修四支而修行的


也就是修行可分为正行修行及正行修行前的修行,并且这两种修行又可以各自分为因与果两种,总共有四支。


这四支——亲近分、进近分、实修分、大修分之间,有前前为方便、后后为方便生的关系



比如修生起次

  • 首先得受灌顶、受持誓言戒、学习修法的教授等这些为亲近分

  • 其次,一心修习圣者天尊为进近分。

  • 复次,其修习状态得到坚固时为实修分

  • 再次,其实修分达到究竟阶段为大修分


又比如修圆满次第中自身方便时

  • 首先,得到了修习此法的教授等为亲近分

  • 其次,于其数数串习为近分

  • 复次,其修习状态得到坚固时为实修分

  • 再次,其实修分达到究竟阶段为大修分


再譬如,修无相光明大圆满时,此窍诀法门,是以金刚上师的口授窍诀,把自心的明空双融、离戏实相之明性自然智慧,按照直接指示而引导般,无破立、无改造地而安住修的。


那么,

  • 首先得闻金刚上师所直指的口授窍诀为亲近分

  • 其次,由自己了悟其义为进近分

  • 复次,如由自己了悟那般一次又一次地修习,由此对于自住的大智慧产生经验时为实修分

  • 再次,其修习坚固后,息灭一切道之功用加行、下八乘宗派之希求的执着,而于大圆满之义,证得甚深的彻底觉悟,此为大修分



在这里说“疏于近修等”:就是对于如是近修四支的修行疏忽而很懒散。


3

由不知、明知或无明增上

导致失坏誓言戒


于身语意根本三昧耶


在金刚密续中,为了与天尊佛或者根本上师的身语意完全相应制定很多共同的身语意根本三昧耶戒以及不共同的身语意根本三昧耶戒。


这些在此处就不广讲了。



觉未觉察无明增上力


明明知道某件事有违根本誓言戒,但还是做了,结果就失坏了根本的誓言戒。


或者,对于有些支分的誓言戒心里并不明了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也已经失坏了


因为不知、未通达、愚昧而无知的无明增上力,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会导致失坏根本及支分的誓言戒



违犯导师圣教及誓言


我们按照莲花生大士的注释,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一、“违犯导师圣教”是指违犯导师真实圆满的正等觉出有坏金刚萨埵佛之密法的圣教


“违犯誓言”是金刚上师在秘密的曼荼罗坛城中灌顶时所受持的誓言戒,对这些誓言戒已经违犯了;


二、“违犯导师圣教”是指和显教的佛经所宣说的戒定慧三学的学处相违。


“违犯誓言金刚阿阇黎所传授的誓言戒相违,也就是没有如法地守持


智悲光尊者是这样解释的:


“违犯导师圣教及誓言”是违犯了金刚密咒乘十四条根本戒中的第二条。


总之,如上所述般,没有如理如法受持的所有过患,必须要发露并忏悔



推荐阅读
如何明观而忏悔?(未得灌顶者,不得听闻)
 
什么样的人更能得到佛菩萨的护佑?(未得灌顶者,不得听闻)
 
注意!这是修行人的怨敌(未得灌顶者,不得听闻)
      

↓↓↓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忏悔》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