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求学足迹 >> 智慧之旅76 | 如何面对灾难 返回

智慧之旅76 | 如何面对灾难

求学足迹 求学足迹 2023-08-13



2015年06月09日,受澳门大学学生会佛教学会与何鸿燊东亚书院的邀请,老师应邀到该校进行主题为《佛教如何面对灾难》的演讲。


澳门大学(Universidade de Macau / University of Macau),简称“澳大(UM)”,是一所位于中国澳门的公立国际化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中欧商校联盟、“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粤港澳高校联盟、粤港澳大湾区西岸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合作联盟创始成员和亚太高校书院联盟成员,澳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获AACSB、AMBA和EQUIS认证  。

澳门大学前身为1981年3月28日成立的东亚大学;1991年由私立转为公立并更名为澳门大学;2014年8月正式迁入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横琴岛的新校区。

 

澳大是亚洲第一所全面实行“书院制”的大学,就像剑桥、牛津、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大学等世界名校一样。这里有十所“住宿式书院”,分别是郑裕彤书院、曹光彪书院、满珍纪念书院、吕志和书院、何鸿燊东亚书院、霍英东珍禧书院、绍邦书院、蔡继友书院、张崑仑书院以及马万祺罗柏心书院。



当你快乐地生活在一个舒适的环境里,又怎么能想到,某天会有一场天大的灾难,毫无预兆地降临在自己头顶?但这正是人类的一种愚痴。在人们想象中,灾难总是来得突然,却很少有人意识到,这其实很自然。
2015年6月1日国际儿童节,原本是孩子们非常欢喜的节日,但在那一天,重庆船难让442人葬身长江,只有12人幸存。这场事故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的关注,因为四百多条生命的消失,仅仅只在一瞬间,其中有八十来岁的老人,也有七八岁的孩童。
这是天灾,此外还有人祸。像2001年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整座大楼倒塌只用了几秒钟时间,四千多个生命就此离开人间(也有统计说是三千多)。
我看过一个幸存者的讲述,当时他所在的楼层有三百多人被困,全靠他的同伴和另外两人一起,用血肉之躯奋力撞开变形的金属门,才带着大家在坍塌前三分钟跑出大楼,成为最后获救的一批。再晚三分钟,这三百多人都不可能逃脱。
死亡就是这么来势汹汹,往往几秒钟、几分钟、几个小时,就已经夺去无数生命。
包括马航的失踪、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日本海啸、东南亚海啸……当这些灾难发生时,人们一方面会恐惧,“哇,今天死了那么多人!”一方面也庆幸自己不在其中。但如果你去观察,会发现生活原本就充满无常,在平时的每一天,遭受灾祸的人其实更多。
曾经有个思想叫“人定胜天”,它来自宋朝文人的 诗句“人定兮胜天”。这位文人认为,人心如果安定,就能幸运地存活于自然中。后来的人们却理解成:依靠 人类的智慧、勇敢和奋斗,一定能战胜自然。于是拼命开发宝藏、攫取资源,尤其当人心的贪婪日益膨胀时,更是不择手段地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利是动乱祸害的根源,人人言利,天下危矣。如果人们一味地谈钱、谈利、谈经济,这就是社会动乱的根源。世界将变得危险,成为斗争的世界、报怨的世界、恐惧的世界,充满烦恼和痛苦。
反观我们周围,反观自己的心,今天的各类群体中,大家都在谈论什么?可能更多的还是金钱、利益、地位、感情。
很多人不知道,天灾人祸的发生其实有一种因缘。 在佛教的《楼炭经》中说:“行十恶事故,天雨不时节。” 意思就是,如果过分行持十不善业,这世界不会风调雨顺,人们也不会平安快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灾难。
比如战争,每一次的死亡数字都触目惊心: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了七千多万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了两千多万人,当然具体数字也有不同说法。相比之下,东南亚海啸的死亡人数是五十万,日本海啸是两万,汶川地震则是七万左右,远远不及。
在此之前,还有很多的战争,比如蒙古西征,历史上记载死了三千万到六千万人;太平天国时期死的人也特别多;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死了两千多万人,整个日本侵华的历史,后人回忆起来,都觉得非常可怕。
还有更可怕的战争被我们忽略了——人类对动物的征伐,日日夜夜都在进行。动物惨败,人类胜利,在这个过程中,每天有无数众生被杀害。屠宰场里,牛、羊、猪、鸡、鸭、鱼……各种肉堆积成山。它们被装进火车、卡车,源源不断地送往世界各地,肉挂在架子上,像森林;血流淌在地上,像洪水。
我去过一些屠宰场、卖场,亲眼见过这种景象。其实动物都有灵性,它们爱自己的生命,有苦乐的感受。可人类习惯性地、理所当然地觉得它们该杀、该吃。民间也有这种说法:“杀杀吃吃,不杀不吃。”尤其在沿海地区,对不杀动物更是难以接受,“不杀,我吃什么呢?”风俗习惯如此,我也理解,因为从来到人间开始,很多人的生长环境就是这样。但这种行为是否合理,很有必要问问别人,问问自己。
遵照生命平等的价值观,难道我们来到地球,因为拥有武器、会说话、各方面能力强大,就可以掠夺其他生命的生存空间吗?这样做到底应不应该、值不值得?


甚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海洋、陆地到天空,很多没有实用价值的物种也被一一灭绝。而到了这种时候,人类仍然缺少真正的反思。
印度文学家、诗人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他曾在一篇诗歌中写道:“当人是兽时,他比兽还坏。”
我们是人,我们都认为那些动物是畜生、禽兽,它们又坏又愚笨。但它们只是在享受自己的生活,除了豹子、老虎等肉食动物外,大部分动物都不会大肆残害其他生命。而我们呢?表面看比动物高级很多,是万物灵长,在地球上最有智慧、最有发言权,可很多人的行为,如果客观公正地衡量,可以说在短短一生中,已经夺走了身边无数生命的生存权、生活权、资源享用权。在夺走生命的同时,也把它们的生存环境毁坏殆尽。而正是这种行为,导致世间出现地震、海啸、瘟疫、疾病……
也许有人觉得不是这样,“动物就该被杀,人类就该生存,这是上帝、老天、祖先赐予我们的”,但在几十年的人生中,假如有那么一刻,你能站在动物的角度想一想“我成了它会怎样?”恐怕心中就有不同的答案。
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今天世界的各种灾难,也许跟人类集体的贪欲、恶行有密切关系;今生自己的身体疾病、家庭变故等灾难,也许跟前世或者今生早期的行 为有密切关系。信与不信,选择权在你。
面对灾难,你需要“求生秘技”
(一)南传佛教:念“南无佛
南传佛教中是念“南无佛”,称念释迦牟尼等佛陀 的名号。有关经典里讲,如果以至诚心念诵佛号,灾难会化为乌有。因为佛陀的加持力非常大,不可思议。
(二)汉传佛教:念“南无观世音菩萨”
汉传佛教中,遇到灾难通常念“南无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这非常灵验。印光大师曾说,无论遇到地水火风的自然灾害、自身四大不调的疾病,或者家庭暴力等痛苦,如果一心祈祷观世音菩萨,就能感应道交,有各种奇妙的力量帮你从中解脱。
(三)藏传佛教:念“喇嘛钦”
而藏传佛教会祈祷莲花生大士、宗喀巴大师等传承上师。 我自己从小有这种习惯,皈依、祈祷佛法僧三宝, 经常念“喇嘛钦”——这是请上师三宝护念的意思,就像念“南无佛”一样。
这世上的很多宗教,是从古老年代延续至今的。包括儒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它们植根于人类的血液、骨髓、脑海中,一代代传承下来。这些价值观对我们的生存肯定有利益。先人们并不愚笨,如果经过一段时期,发现某个宗教让身心感觉不妙、对健康没有帮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早已将它淘汰。
事实上,宗教的无形力量超出我们的想象,它不仅仅作用于肉体,更是一种精神的药,有些在生病时能用上,有些在危难时能用上。
(四)藏传佛教:刹那往生法
藏传佛教有一个“刹那往生法”,遇到突发、可怕的事件,连念经都来不及的时候,马上观想阿弥陀佛、 释迦牟尼佛或其他佛在你的头顶上方,“我要把心融入他”,一刹那的忆念就能帮你解脱。
不管自己的信仰如何,对别人最好都有接纳的能力,比如我信仰佛教,但对其他宗教徒或没有信仰的人也同等尊重,因为任何选择都有其合理性,就现阶段来讲,都是适合对方、能令其欢喜的生活方式,我们不应妄加否定。
真诚、公正、尊重事实,是人的基本法相之一,尤其在科研、教学等领域,更不能仅凭想象添枝加叶、妄加评论。我看过一篇文章,作者对很多宗教不满,于是 罗列了大量与他的研究范畴完全无关的宗教现象,以 所谓“科学立场”进行批判。在我们的人生中,要谨防这种行为。应该尽量“真实”。活在这个世间,你很难十全十美,总有违背道德、良心的时候,所以要经常反思、忏悔,如果不方便公开道歉,也要心存惭愧,向诸佛菩萨、相关众生乞求宽恕,这很有必要。
还要有一种责任感。人活一世,很难说是多久,但在有生之年,每个人都有自己应该履行的职责。有些是对家庭的责任,有些是身为老师对学生的责任,有些是 身为企业家对员工、产品的责任,哪怕是清洁工,也有对这个城市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在各自的人生里,不一定能做特别伟大的事,但应该做到力所能及的一分。
此时,很需要借助一些机缘来提升人格、净化心灵,需要责任感、愿力和意志。这些对每个人来说,都不可或缺。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只教知识恐怕是不行的。
现在的人并不缺少知识,打开手机、iPad、电脑……全球资讯可以瞬间来到眼前。和古人相比,我们似乎“广闻博学”,什么都懂,但这些知识是否都对生命有益?我们周围充满了碎片文化,它们短小也短暂,比懂得这些更重要的是什么?是学会做一个善良的人,是在人格上能过关。
比如在家里,就不要为了一点小事闹矛盾;对老人不恭敬、不孝顺;对孩子没耐心,动辄家暴、殴打。
其实来到世间,每个人都有美好的愿望和梦想,而与此同时,就像在漆黑的夜晚摸索一般,也会常常感觉 迷茫、困惑、痴昧。所以需要精神的指路明灯——翻开历史,你可以在古老的传统、宗教、文化中找到它,借此照亮心灵之路。
希望大家面对个人或集体的灾难时,能用上这些妙药。依靠外在的精神力量,人们会迎来富含价值、辉煌灿烂的前程。这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注:相关景点介绍,引自“百度百科”词条和网页,图片来自“花瓣网”侵权即删。






 旅游打卡:

1、阅读后留言写出自己的心灵感受或者智慧分享,连续打卡10个地方以上,同时被选中精选留言者,送出一份精美礼物;
2、根据老师的智慧雨露,分享一篇文章,经采用,送出一份珍贵礼物,可以发到邮箱:qiuxuezuji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