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人生】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应该注重聪明,还是智慧?
问答堪布/ KHENPO SODARGYE
Q
&
A
01
问:
我所面对的都是一些比较特别的学生,有些可能是智力有问题,有些可能是情绪有问题,这些都是因果业力所导致的。对于这些本身就有障碍的小朋友,他们应该怎样看待自己的现况?
答:
对于有情绪问题,或者有障碍的同学,我们应该要让他们学会坚强。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特别痛苦的孩子,他们的案例可以运用到教学当中,让大家坚强起来。其实,我们学佛也要有坚强的力量,如果没有,不要说学佛,连做世间的事情也不会成功。
同样,这些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痛苦、烦恼等。作为老师,一方面要制止他的毛病;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让大家相信,无论自己生理上、心理上有什么问题,这些都可以战胜。人遇到黑暗只是暂时的,黑暗的背后也会出现光明。在面对黑暗的时候,不能倒下去,一定要坚强,勇敢地去面对。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可能会迷茫、失落,但要寻找解决它的方法。人生并不是只有一条路,恰恰相反,人生四通八达,应该会有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老师应该向这些孩子传达积极向上的理念。
02
问: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可能更看重的是“聪明”,比如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我们会夸这个孩子很聪明,却很少夸他智慧。智慧和聪明到底有怎样的关联和差异?
答:
大多数家长的确比较关注孩子是否聪明,不仅在亚洲国家是这样,西方的很多国家也是如此。但我们也知道,聪明跟智慧是有一定差别的,聪明的人不一定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也不一定显得很聪明。相对聪明而言,智慧需要长时间的积淀,更为厚重。
一个智慧的人,不一定能马上展现出他的优势。比如考大学的时候,那些考得最好的学生,凭着自己的聪明和运气,进入顶尖大学,但随着他们毕业,开始工作、创业,在各方面不一定还能保持这样的辉煌;相反,有些虽然没考上名牌,但之前积累的学识,让他们在后来的整个人生中,慢慢显现出亮色,达到很高的造诣。
今天我们的价值观,普遍看重孩子的聪明,却很少关注他是否具备另外一些品质,比如听话、有爱心、乐意帮助人、坚强、勇敢、有耐心等等,但这些才是人生中更重要的功德。如果我们把孩子将来是否有前途,全部用聪明的标尺来衡量,做父母的只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分数排名,在某些层面上,可能会是个错误。
因此在孩子的教育上,我觉得父母一方面要培养他的聪明和技能,但更重要的是,应该教他如何为人处世,让他有一颗善良的心。从小灌输一种理性和慈悲的教育,对他的成长很有意义。否则,老师和父母关心的都是他的成绩好不好,其他方面再差劲也不管,即便将来也许能考上一个好学校,找到一份好工作,暂时比较顺利,但越往后走,可能会适应不了,会一败涂地。
这是很有可能的,我们都需要关注。
此福已得一切智
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