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96课-重点&难点&脉络
本课重点
一
应以何种态度对待鬼魔作祟——米拉日巴遇到岩罗刹女的公案
(一)公案启示:认识心的本性,将违缘转为道用
1、认识了心的本性,违缘可以转为道用
(1)《岩罗刹女道歌》:“本习气魔由心生,倘若不知心本性,你虽劝逐我不去,若未证悟自心空,似我之魔不可数。若已认识自心性,一切违缘现助伴,我罗刹女亦为仆。”
一切魔众均为心生,如果不知道心的本性为清净、光明,你怎么劝我,我也不会离开。倘若没有证悟自心本空,那像我这样的魔众会层出不穷、不可胜数。一旦认识了心的本性,障碍违缘都会成为修行的助伴,我罗刹女也愿意给你当奴仆。
(2)金旺堪布引用的教证:“现有知本尊,鬼神自然听。”
2、如何行持
(1)心之本性
本来觉性的本体一无所有,但也不是空空荡荡,而是有种不可言说的明清,这种境界就称为现空双运。
(2)如何行持
观其本体:当遇到违缘、不顺时,理应把这些全部融入本来觉性中,观其本体一无所有。
将违缘融入心性光明(法王如意宝):若遇到令人烦躁的事情,或者出现许多不平等现象,心应该安住于本性中,将波浪般此起彼伏的违缘,全部融入自性光明的无边大海。
(3)何时行持
随时:一切行为、一切处所、一切时分,都可以成为修行的机会。
初学者在遇到烦恼时:这时候若能想起金刚上师对你直指的本性,并安住其中,那不管是外魔怨敌怎么显现,起心动念产生什么烦恼,也会像空中降下的雨水,纷纷落入水池一样,与本来的觉性融为一体。
3、总结降魔之法
(1)应断之法
用嗔恨心来以牙还牙:不但降伏不了鬼魔,反而会使它们越来越猖狂。
(2)应取之法
大悲心修自他交换、断法;
用般若空性来摄持;
以“鬼魔是自心显现”定解摄持,安住于更高的密法境界。
二
血肉供养的过失
(一)失毁戒律
1、失毁皈依戒
(1)现象
杀生供养:施主们宰杀羊只做血肉供养;上师们喜笑颜开享用。
血肉祭祀:用新宰杀的荤腥血肉装点食子和供品,满怀贪嗔之心气势汹汹、杀气腾腾地举行佛事。
(2)过失:失毁皈依戒
与皈依戒相悖:《涅槃经》:“归依于法者,则离于杀害。”
小乘行人也仅食用三净肉:《毗奈耶颂》:“若有见闻疑,此则不应餐,为愍众生故。”
已趋于苯波教等外道行为:黑苯波教和外道大自在派,每次逢年过节,便杀一些生命供养神尊。
2、失毁菩萨戒
(1)理
发了菩提心的大乘行者本应是一切众生的皈依处,尤其是本该救护的那些恶业有情,但却喜气洋洋地吃众生的血肉,实不应理。
(2)教
《佛报恩经》:“菩萨乃至自丧身命,终不能枉夺他命。”
《君规教言论》:“怙主害人谁能救,水中燃火谁能灭?”
《入楞伽经》:“食肉之人,断大慈种。”
(3)教诫
戒杀食素
放生
遣除对藏传佛教的误解:大乘佛教并没有开许食肉的惯例,只不过有些众生自己做不到,就借着佛教的名义满足私欲,但这并非佛教的过失,而是个人的问题。
3、失毁三昧耶戒
(1)供养血肉当依教
不依教供养当忏悔
“血肉供养不依教,违背桑哈查门意,祈境空行予宽恕。”
血肉供养当依教
发心:不是为了食用而宰杀;不是用来满足口腹之欲;而是作为供品摆放的。
供养物:无罪五肉。
(2)血肉供养失毁两种三昧耶
视净为秽:“所受五种三昧耶,视净为秽行放逸”
被净秽分别所束缚,认为人肉、狗肉等是肮脏的东西,或者低劣之物,对这些肉食不愿意享用,而只想食用刚刚杀的、香香肥肥的肉,认为这些是干净的。
所受誓言行放逸
对无必要、无能力者不开许:没有将饮食变成甘露的能力,或者在寂静处特殊修持的必要,只是贪著肉的美味而到村落里肆无忌惮去吃,这就称为“所受誓言行放逸”,完全违背了三昧耶戒。
对具起死回生能力者开许
原因:有了这样的成就,肉食和蔬菜对你没有差别。
公案:
仙得乐巴:他得到无上大手印的成就之后,离开森林而前往城市,在各大城市里杀害飞禽,并示现吃肉。很多人纷纷对他诽谤,仙得乐巴用手向虚空一指,被他杀害的鸟类竟全部复活,又飞回空中去了。
钦则益西多吉:将国王的鹿杀了之后用于会供,享用完毕后,尊者将吃剩的骨头包在鹿皮里,然后用鞭子抽打,鹿子又如先前一般活蹦乱跳了。
(二)令怙主生厌
1、何为清净肉类
因为自己的业力衰老、命终或者因病而死亡的肉。
2、杀生供养令怙主生厌
理说:菩萨对众生,恒时都是饶益的。
《大乘庄严经论》:“菩萨念众生,爱之彻骨髓,恒时欲利益,犹如一子故。”
《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三界一切,悉是我子。”
教说
无等塔波仁波切:将刚杀的温热血肉摆放在坛城中,那么一切智慧尊者都会昏厥过去......迎请智慧尊者以后,用刚宰杀的血肉作供养,就如同在母亲面前杀了她儿子一样。
寂天菩萨:“遍身着火者,与欲乐不生,若伤诸有情,云何悦诸佛?”
例说
《三摩竭经》:佛陀和众弟子去难国应供时,宾头卢尊者在施展神足通赶往应供场所时,因其衣服上的线还连在地上的缝衣针上,所以大山也跟着其从远处飞来,此举吓得一位孕妇流产,佛陀知道后,以不允许日后宾头卢尊者随其一起应供和不允许其涅槃作为惩罚。
《泥洹经》:王舍城曾有个人杀生供佛陀及僧众,乞求佛陀摄受自己。佛陀没有接受这些肉食,反而告诉他:“恕己可为譬,勿杀勿行杖。”即应设身处地换位想想,千万不能打杀众生。
3、教诫
供养自己能接受的物品:供养的时候,应当用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如果对肉食非常厌恶,但一边忍着恶心,一边把肉食放在供桌上供养圣尊,这是不合理的。
换为思考:我们的生命这么宝贵,别的生命也是如此;我们受别人攻击会很痛苦,别的众生莫不如是。
(三)令黑法鬼神欢喜
1、血肉供养令智慧尊者不近前
智慧天尊,护持佛教的护法神全部是菩萨勇士,所以他们不仅不会享用这些犹如摆在屠夫面前一样的血肉,而且也不会近前一步。
2、供者堕落鬼神喜
(1)最初:供者与黑业、黑法结缘
喜爱温热血肉、恒时精勤于损害众生之恶业黑法方面的大力鬼神却会聚集在那里享受他们血肉供品。
(2)中:供者唯造恶业
唯做血肉供养
黑法鬼神令供养者突然生病、着魔等,此时供者为黑法鬼神供养血肉,黑法鬼神提供暂时性的帮助,如此供者与黑法鬼神互帮互助,形影不离。
失去正法光明
因为鬼使神差,以往的出离心、厌离心、清净心、信心以及正法的光明被一并遮蔽。
(3)后:堕落
今生:心生傲慢。
死后:立即堕入地狱,或以恶业转生为凶狠鬼神的眷属,肆意弑杀众生,或投生为鹞鹰、豺狼等旁生。
佛经所云:“杀生无善报,短命多诸疾,来世生恶道,具受种种苦。”
参考资料:《前行广释生西法师辅导》、《素食的意义》、《黑蛇总义》、智悲研讨论坛等。
编写师兄:定解B01
审核师兄:定解B01
【档案编号B04096-定解B01-009】
本课难点
一
关于吃肉佛教的宗旨
(一)佛教是否开许吃肉?
皈依三宝后必须断除损害众生的行为。不管是什么理由,哪怕是危及一个生命,也完全违背了皈依戒。但有些居士由于工作、家庭、习气的关系,不能完全断肉。
小乘只允许吃三净肉,即不见、不闻、不疑为己杀,除此外一概不许。
大乘佛教无论显密都不开许吃肉,发了菩提心后宁可付出自己的宝贵生命,也绝对不允许杀害众生。
(二)三净肉
1、什么是三净肉?
第一、没有亲眼看到为我而杀;第二、没有听到我信任的人说这是专门为我而杀的;第三、自己没有怀疑这是专门为我而杀的。比如,自然死亡,不是为肉食被杀死的牛羊等;市场上的肉是为了提供给吃肉之人,不是专门为我杀的,是三净肉。又如到藏族人家里作客,他们会杀绵羊款待客人;汉族人就专门爱为客人杀鸡、鱼、兔等,这些都不是三净肉。
在小乘里就是这样要求:三清净的肉可以吃,非三清净的不可以吃。
2、三净肉只是暂时的方便
佛转小乘法轮时开许吃三净肉,在涅槃时制定了另外一条戒律,无论大、小乘一律不能吃肉。除非生病,不吃就有可能死亡,而会对众生和佛法有很大的损失,如无人转法轮、无人引导众生等,这种情况下可以开许,把肉作为药用。
《涅槃经》里佛说:戒律像楼梯,是一层层向上的。当时有些人有善根和机会进入佛门,如果那时要求他们不吃肉,他们便作不到,这样会成为他们修法的障碍。所以佛慈悲开许他们吃三净肉,然后通过慢慢地引导,最后是所有的肉都不能吃。
(三)西藏修行者可以吃肉?
西藏高原大多数地方不适合生长蔬菜和大米,产量也少。加以交通不方便,和外界的接触相当少,没有太多选择。很多牧区只有吃肉,这是环境决定的。
有些修行者会吃三净肉,但这不代表密宗,不代表藏传佛教,也不能代表西藏的僧团。
大乘经典和密乘《续部》中都没讲可以吃肉。
(四)吃肉的过患
世间角度:所有的众生从无始以来彼此都做过父母,吃他们的肉,就等于是吃自己父母或子女的肉。
利他角度:动物的器官比人类的敏感,看见吃肉的人时,会感到非常恐惧。自称是菩萨、受菩萨戒、修慈悲心的人不应该吃肉。
自利利他:吃肉的人转世时,由于对肉食喜爱的习气非常重,如果堕于旁生道就绝对会作食肉动物,因不知取舍也只会杀生。如果转生为大型旁生如鲸,一顿就吃掉无数生命,一生造恶业却不会起一个善念。如果我们为人尚且不知取舍,就是从光明走向黑暗,后世只会非常悲惨!
二
告诉你密宗对于吃肉的真相
(一)学密不是吃肉的善巧方便!
密宗会供中,确实有一些誓言物,但必须遵照密宗续部中所说而实行。不是用来满足口腹之欲的,念个仪轨就开始吃肉喝酒,那不是会供!
1、会供:会供是密宗里积累资粮的方法。普通人想做非常难,不是买一堆食品念仪轨后分给大家吃就可以。要求有比较好的生起次第基础,才可以起作用,在此之前意义不是很大。
目前我们最重要的修行是出离心、菩提心。
2、誓言物:誓言物有两种,一种是受用誓言物,有时指的是在某些相关场合需要受用的物品,如法享用可以断除分别念,提升修行的境界等等。一种是使用的誓言物,包括一些密宗相关法器。
3、所用肉:会供中若要供养肉类,也要是清净的肉类。即因疾病、火灾、地震、雷击等自然原因死亡的肉才是清净的,根本不能用市场上杀生得来的肉。
佛陀时代的无罪五肉:人、马、狗、大象、孔雀等五肉。
我们平时所供:如果没有特殊要求,供养一般都用水果,或特别清净的食物,自己最喜欢的东西。
4、发心:为了贪着肉的美味以烦恼心故意杀生而供养不开许。 密宗会供时作为供品摆放无罪五肉,以殊胜的见解和善巧方便摄持的清净行为开许。
(二)什么人可以接受五肉?
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行持。
对一切都不执着,有将饮食变成甘露、起死回生能力的人可行持。超越了初学者境界,却还没有达到最高境界的中上等修行人。利用这个修法可以快速增进修行的力度。
中上等修行人:比如剧毒,普通人服下会死亡,而修行人依靠修行能力不会受任何影响,轻松地将毒性转化。任何酒、肉、茶对他都是一样的,有这样的能力才开许,一般人绝不允许。
初学密者:禁止!初学者去效仿不但没有进步,而且会有多种负面影响。初学者应老老实实地从人身难得、死亡无常、轮回过患等修起,并严格地守持戒律,这样才可能有进步。
(三)为什么要接受五肉?
为了打破内心的净秽执著。超越不了二取的分别念,证悟不了平等的法性,没办法趋入实相。内密行者证悟后,在他的境界中,一切现象都是清净的,没有什么五肉五甘露;其次,从证悟空性的角度而言,所有一切都是虚幻的,没有一样真实的东西。为了巩固或进一步体会这个观点,他们会直接接受五肉五甘露,从中可以深深地体会到净、脏等一切分别都是人的执著。这样做对修行有更好的推动力,可以起到快速打击分别念的作用。事实上,接受五肉五甘露并不是整个内密的共同修法,只是其中摩诃瑜珈的特点。
佛陀时代的印度视五肉为肮脏下劣之肉,非常厌恶,不会去吃。但现在很多人喜欢吃狗肉,哪怕人肉都敢吃。如果对此有贪心则不能作为会供品。
在大乘佛教里,清净和不清净的分别是:凡是为了人要吃而杀的都是不清净的,因为自然原因死亡的那些动物的肉是清净的,会供时需要的就是这种清净的肉。
(四)如何接受誓言物?
1、可用观想或药物代替的方法接受誓言物。某些密宗的甘露丸里,有一千多种药材,再加入少许五肉五甘露的成分,这样制成的甘露丸,初学者就可以接受。
2、会供时的酒肉若完全拒绝会犯根本戒。可以吃苍蝇腿那么大的一点点肉,其他的还回去。从世俗说这根本不叫吃肉,从密宗讲这不是拒绝誓言物。酒只需用无名指沾一点涂到唇边就可以了。这样密乘戒、菩萨戒、别解脱戒都不犯。绝不允许大口喝酒吃肉。
3、初学者:如果实在觉得厌恶可以不接受,只要内心不排斥,不产生邪见,知道是自己心力不足,境界太低所造成的也就足够了。
(五)断除执著的修行者是否可造十恶业?
当然不可以。密宗强调,虽然在修行人的境界中没有众生、杀生、善恶这样的执著,但是因为其他众生内心还有执著,杀盗淫妄这些行为会导致众生的痛苦,所以,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是不可能这样做的,密宗也是不允许的。
(六)五甘露
大便、小便等,也是大家不吃的。现在我们心中净秽的执著太强,认为是自相上很脏的东西不能将其供在佛堂。
此修法的见解是对等净无二非常确信,为了突破最后的一点障碍这样做,供完后自己要食用的。
(七)从誓言物看密宗的保密性
本来密宗的五肉五甘露,是不能随便公开宣讲的,这些修法非常讲究次第。虽然在这类修行人的境界中,清净不清净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他们完全具备了接受五肉五甘露的能力,但其他人因很难有机会了解其中的意义,故而不一定能接受,多数人还是会不理解,甚至因此而生起邪见。密宗为了保护他人的善根,所以在公众场合或一般情况下,仍然以小乘佛教的戒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若未了解随意驳斥、大肆污蔑,是很容易犯谤法罪。对密法没有兴趣可以不学,但绝不要毁谤,这样造下非常严重的口业,来世也必定会感受苦果。
编写师兄:定解B13
审核师兄:定解B09
【档案编号B04096-定解B03-002】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前行广释》第96课讲记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