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零散收录 >> 总有一款适合你:五种“有相的寂止修法” 返回

总有一款适合你:五种“有相的寂止修法”

HDZGGW 正觉海 2023-08-25





作为普通人,在加行修完之后,一般有一年到三年左右的时间专门修寂止修法。寂止修法修好以后,上师才会给具格的弟子传讲大圆满。传讲的方式也有点像禅宗,不是在法本的字面上讲,而是以心印心、不可名状的传法方式,但因为基础打得牢,所以证悟也是吹糠见米,功到自然成的事情。

修寂止有了明显进步的时候,修大圆满也会比较容易证悟。所谓进步是指:第一,能够比较轻松地进入寂止状态;第二,不但能轻松进入,而且在寂止境界中保持的时间也比较久。


什么是“有相的寂止修法”


在密宗修法当中,有一些简单易行且效果明显的寂止修法。总的来说,有两种:有相的寂止修法和无相的寂止修法。有相的修法是指,在修法的时候,要借助于一些外在的物体;无相的修法,则是心里没有任何作意,不想任何事情,所有的念头都放下来,并保持这种状态。接下来将介绍五种有相寂止的修法。


入坐


首先皈依、发菩提心,之后让心静下来,并按照“加行的修法”之“入坐与出坐”(见《慧灯之光》肆)中的入坐修法去做(这是每次打坐的时候都需要的)。身的要点,是毗卢七法;语的要点,是排除污气;意的要点,是观想并祈祷金刚上师,祈祷完毕以后,观想上师化光融入自心。全部完成以后,就开始正式修法。


修法一:锁定一个小目标


首先把一支笔、一粒米或其他任何一个小东西作为目标。目标物(或所缘境)什么都可以,不一定非得是佛像、经书或白色的藏文阿字等。

就像观想本尊种子字的时候,要尽量观想得很小很细,其目的是为了注意力更加集中一样。此处的目标物也不能太大,而是越小越好,因为那样我们的注意力也比较容易集中。

将目标物放在自己的眼睛自然往下垂视能够看到的地方,然后两只眼睛和注意力都锁定在这个目标上。不能闭着眼睛,眼睛要看这个物体,心里不要去分析、思维这是一粒米或一支笔,这支笔的颜色是什么等,也不要去追究过去的任何事情,同时也不要去迎接任何未来的念头,把一切都放下来,内心要完全放松,不要紧张,也不要作意、分析、思维,这样当下的心也就平静下来了。

这个修法很简单,其中没有复杂的内容,也不分文化层次的高低、佛教知识的多寡,只要懂得这个方法就可以修。


划重点:

重要的是,一定要在感觉比较好的时候停下来,而不要让好的感觉一直持续,直到消失为止。

停下来以后,要尽力杜绝其他杂念,马上重新进入这个状态,间断的时间不能长,更不要停下来休息、散乱、活动,而是立即去寻找刚才的感受,这样反反复复地修。

也许有人会问:比较好的感觉不是持续时间越长越好吗?为什么要去打破它呢?

这是一种技巧,刚刚开始修行的时候,进入平静状态的次数要多,时间不能长。如果强迫让时间延长,再过几秒钟以后,即使我们不去主动打断它,心自己也会散乱的。而在比较清静的状态当中结束观修,再进入的时候,因为前面的修法已经证明自己能够修这个法,所以就会对这个修法充满信心且兴趣盎然,这对修行有帮助。


修法二专注金刚萨埵像


这个修法显宗也有,就是专注于佛像。

出入坐的程序与第一个修法相同,之后观想一尊一卡大小的金刚萨埵,如果观想不清楚,就找一尊比较标准的、开过光的金刚萨埵像或一幅唐卡放在前面。注意不要放在眼睛往下垂视的地方,而是要放在前面。这个修法的眼睛不是往下看,而是平视金刚萨埵。观看佛像的时候,要把佛像看作如幻如梦、通彻透明、现而无实有,并将注意力集中在金刚萨埵的心间,然后让心静下来。

具体方法与前面讲的完全相同:第一是不能有杂念,把所有的念头都放下;第二是心要完全放松,既不能太紧张、太用力,也不能听之任之,随其散乱。


划重点:

另外还要有侧面的监督,这在“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里面讲过。也就是让心去监督心,看它有没有散乱,如果它已经离开了目标物,就要及时修正。否则,后面的修法就不会有效果。但也不能直接去观察它,如果直接观察,就会扰乱禅定境界,本来心还没有离开目标,自己一起观察的念头,反而让心离开目标,起了矫枉过正的副作用。侧面的意思,就是要随时警惕、小心关照、不直接观察。

这种修法同时有两种功效:一方面,观想佛像本身就是菩萨真正的禅定,所以可以积累很大的资粮;另一方面,还能帮助我们的心静下来。


修法三以释迦牟尼佛像为对境


具体修法同前,只是对境由金刚萨埵换成了释迦牟尼佛。


修法四观想四臂观音和种子咒


与前两个修法差不多,不一样的是:

第一,对境换成了藏传佛教的四臂观音;

第二,还要在观音菩萨的心口观想观音菩萨的种子咒,一个白色的藏文舍字。

        舍字要观想得越小越好,并将眼睛与心都专注在舍字上面,其他过程与前两个修法完全一样。


修法五放大招啦


当前面的修法都修了,效果却不明显,心里的杂念还是源源不断产生时,就用最后一个修法。

让心里的杂念随心所欲地生起来,当冒出一个念头的时候,就去看这个念头。这不是用肉眼看,而是让心自己去看,让心自己去面对自己。

一般而言,不太强烈的细微念头在没有被发现的时候,它会继续保留,一旦被发现,它自己会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像乌云在空中消散一样来无踪、去无影。

譬如说,当我们看到一朵红花的时候,心里立即产生了这是一朵红花的念头。此时如果我们能立即发现这个念头的产生,它就会自己主动停下来,这也叫做念头的自解脱,念头的自生自灭。


划重点:

找到念头消失的感觉后,立即停在这个境界中。

这样停顿几秒钟,乃至一分钟、两分钟,然后在第二个杂念还没有产生,感觉比较好的时候主动打断它,之后又从头开始修。当第二个念头出来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清楚地观照它的诞生过程,并能意识到它自己会消失。在它消失以后,也要知道它消失了,但此时不能去分析。譬如去想,刚才我产生了这样一个念头,然后我去看它,看了以后,它就消失了……不能这样分析、思维,因为思维本身就是一个念头。我们需要的是它消失之后的境界。其后又以同样的方法去观察第三、第四个念头,就这样轮番不断地修,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修法,这种修法有点类似于大手印的一种修法。

当然,这个方法对强烈的念头是不管用的,比如,当猛厉的嗔恨心生起的时候,即使我们发现到并去专注它,它也不会停下来,因为它发展得已经很强大、很有力了。中等以下的念头,就可以采取这种办法。

如果一天修四座,坚持一个星期左右,就会有效果,念头一定会减少。但如果在效果出来以后,就停滞不前,再也不修了,那就没有用,过一段时间以后,一切又会恢复如初。 


出坐


出坐的方法,也参照“加行的修法”之“入坐与出坐”中的出坐修法去做。


素材来源:本文根据慈诚罗珠堪布相关开示编辑整理。

推荐文章:禅修的六大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