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室|1月7日“祈愿才是王道”讲座
· 01 ·
· 02 ·
祈愿才是王道 - 以下内容为讲座节选 -
仁波切说:假如你真的想要听闻大乘经典的话,你要以超越一般思维的方式.....
当我们在读佛经时,很多时候前面的200页都是在讲一些菩萨的名字,他们都是非常伟大菩萨们的名字。我之前读《华严经》时,大概前面180页我都把它跳过去,因为我觉得都是名字而已。一直到最近,我阅读《华严经》的方式才有了改变,因为虽然我是出生在大乘佛教的家庭,但是,我总把一些事情当做太习以为常了。直到最近我才开始注意这部经中的人名列表,我发现他们非常重要,因为在里面我注意到有各式各样的菩萨,以现在的话来说,我们会称他们为外星人吧。
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几年前过世了,之前他是在加州大学教书,他曾经说:阅读《华严经》比看整部《星际大战》还要精彩一百倍。
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华严经》中这些菩萨的名字呢?是在我造访了中国的敦煌石窟之后。他们用绘画的方式来描述了《华严经》里的一切,并把它做得很好。所以,现在当我再次读《华严经》时,感觉它太精彩了!因为这些菩萨(佛陀的弟子)当中,有的菩萨就像一阵烟雾,有的像是一阵微风,有的像是半人半蛇的样貌,还有的是人身马头。
可能大家觉得这些都是神话的表述,但这正是我们应该去注意的部分。因为其实像我身为一个迷惑的人,当我在跟几百个人讲话时,你们虽然不是一阵烟雾,但你们每个人理解和听闻的方式也都不一样。你们会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去理解和听闻我的话语。这如同我之前讲的,我并没有能力让你们所有人能够以我希望你们理解的方式去理解,我只能让你们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但是在《华严经》当中,我们可以读到佛陀,还有他的众多弟子菩萨们,比如文殊菩萨等等,他们有能力可以让所有听闻教法的人,以他们所希望的方式来听闻和理解。
《华严经》非常广大深奥,哪怕是这部经的一部分,就可以是其他整部经的深奥内容了。文殊菩萨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虽然在《华严经》里,大部分的功德归功于导师释迦牟尼佛,但有很多教授过程是在菩萨之间发生的,例如:文殊菩萨与善财童子。《华严经》中有一部分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它就像是《华严经》的树茎,共有五十三品。我要跟大家解释一下这部分,因为我们今天要讲的《普贤行愿品》出自于此。
有一位菩萨非常的精进、慈悲、勇猛.....我在此描述的不够细致,因为每当在经中介绍一位人物出场时,都会用很多笔墨来描绘一位菩萨。
那么,这位菩萨名叫善财童子。他非常富有,在中国受到很多人的尊崇,他有点像财神这样的地位。这部经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讲述他的。
在经中,善财童子遇到了文殊菩萨,文殊菩萨给予他诸多教授。有一天,文殊菩萨跟他说,我该教的都教完了。但是在距离此地五百里之外,有一位非常伟大的老师,你要去见他,跟他学习。
于是,善财童子遵从文殊菩萨的指引,为了寻找这位老师历经艰辛。最终,他见到了这位老师,从他那里学习。然后,这位老师花了很多年教导他,有一天老师跟他说,我已经教完了,你应该去其他地方继续学习......
就这样,善财童子拜访了五十二位老师,这些老师给予善财童子教授后,都让他去不同的地方继续学习。这当中有些老师非常的伟大,譬如说,有时善财童子要站在海边,然后,注视着海洋,老师才会慢慢地从海中出现。
那么,每一位老师给予善财童子的教授都不同,其中一位老师是妓女,要从这位老师那里领受教法的唯一方法就是善财童子必须成为她的顾客。
所以,这就回到我之前讲过的,大乘里面其实有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一般我们讲到老师,都会认为老师应该是祥和的,道德上是正确的,但在这里,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有几位我特别喜欢的老师,其中一位专门卖香水,他的教授重点都在嗅觉上。
有些西方学者把这部经的描述看作是对财富完美的解释。这样说也很好,因为这部经所描绘的财富实在超出我们的想象。比如:几千种不同的钻石、翡翠、玉等等,然后,用不同的玉来建造石阶,用不同的钻石建造栏杆...黄金在这里甚至二等都算不上。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善财童子参拜的第四十八位老师。
在这部经中,当一位老师让善财童子去其他地方时,都会有很详尽的描述,譬如:如何前往,要翻越哪座山,哪个山谷等等。
这第四十八位老师(我之后再确认一下)跟善财童子说,你要去一个沙滩,在那里有一位非常厉害、全知全能、无所不通的伟大老师,你会在一群孩子当中找到他,他自己也是一个八岁的小孩。
因此,善财童子花了很多年的时间去寻找这位老师,最后,他在一个沙滩上找到了这群小孩。然后就有很长一段描述讲述善财童子如何来到小孩的面前,伏在地上向他顶礼,然后握着小孩的脚,跟他说:“我找你找了好久!”
这个小孩所教授的主题非常好,是我最喜欢的,是关于数字,是关于一二三四五六这样的内容。对我们一般人来说,大概到了几亿、几万兆就结束了,但是对于这个小孩来说,他教授的数字有14页之多。到了第10页之后,这些数字大到听起来就像婴儿在说话。此时你才了解到,原来这个菩萨是在取笑数学这件事。这时,你发现所谓的一或是百万、千万等等这些数字,都只不过是一个幻相。
然后到了善财童子参拜的第五十一位菩萨时,这位菩萨最终引导他去到第五十二位菩萨--普贤菩萨那里。
那么这位普贤菩萨跟我们在宁玛派里面的普贤王如来是不一样的,这位是普贤菩萨。当然这些菩萨他们每个都是全知全能的,但是他们个个也都有不同的特质。例如:文殊菩萨是智慧,观世音菩萨是悲心,虚空藏菩萨是关于忏悔,地藏菩萨是关于财富。
但是普贤菩萨厉害之处是关于发愿,这实在太美妙了!因为在《华严经》2000多页之后,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你能够做的最好一件事就是--“发愿”。
在这之前我们讲了许多高深的哲学性主题,像是空性、波罗密多等等,但这一切全部都浓缩在发愿中。
很多菩萨在刚开始行持菩萨道时,都有不同的发心,譬如说:文殊菩萨发愿,在未来任何听闻他名字的人,都能够获得智慧;观音菩萨发愿,所有听闻他名号的人,都能够有悲心;普贤菩萨发愿,所有与他关联的人,他们发的愿都能够圆成。
那么,我们的主人公,这位善财童子,他在经历许多世的参拜老师旅程之后,他终于来到了普贤菩萨这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普贤行愿品》是所有发愿文之王的原因。
对于新生来讲,发愿实在是最没有任何危险,最容易上手的一件事。譬如说:只是在修“止”,我们会把注意力放在呼吸,或是放在觉受上面。但在普贤菩萨这里,他会说:与其去这样做,我们应该发愿一直去做,因为当你一直去做的时候,你真正做到的机率会比较高。
另一个例子是“空性”,不要去想了,对我们来说这不过是个玩笑而已。我们可以谈论它、阅读它等等,但是很多事可能对我们来说都起不了什么作用。但是去渴望它,发愿去能够理解它。因为当你发愿的时候,当中有许多很重要的元素。这其实就承认你并不知道,这就是谦卑,而谦卑是自我最糟糕的一个消息,而自我是让轮回坚固的一个元素。所以发愿就有这样强大的力量。
接下来,我们会讲《普贤行愿品》中的这些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