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脚印 >> 求法也有一个多月了,为什么还没有证悟? 返回

求法也有一个多月了,为什么还没有证悟?

智悲脚印 2020-07-07



有些人认为学习佛法三五年就够了。

事实上,

他充其量只触及了佛法的皮毛。

如果是世俗的知识,

要连续九年才能达到初中毕业的基础水平,

那么诠释深广实相的佛法智慧,

更不可能短短几年就完全掌握。

假如你真的想品尝佛法美味,

方法只有一个

——活到老,学到老。

——大德

2020年7月5日





/ 烦恼深重,需长期修行 /


有些人想得很简单:“我已得了甚深灌顶, 求法也有一个多月了,为什么还没有证悟?为什么还会产生烦恼?”“我已经剃度三年了,怎么还有贪心啊?上师,我是不是修得有毛病?” 


并不是这样。我们的烦恼根深蒂固,在轮回中串习了无数时日,修法的时间与串习烦恼的时间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就像卧床多年的患者,他去医院打一个针、吃一个去痛片,能不能马上治好呢?肯定不行。我有时候身体不好,医生说:“不行不行,打一次针肯定不行。上午打一次,中午打一次,下午打一次,还要给您输液,可不可以啊?”我也相信他们的说法,毕竟药多多地进入身体,身体的病就会好。 


同样,佛法的妙药多多地进入心田,你的心理疾病才有康复的机会。否则,现在有些人把佛法当作万灵药,听一两堂课就想烦恼全部解决,或者在上师面前得个灌顶,用书函加持加持,就想马上开悟,进上师屋子时是凡夫人,出门就是一地菩萨了,想得特别美,这是不可能的。 


若没有长期饮用佛教甘露,不一定很快就能解脱,所以自己得到的法要经常修行,华智仁波切说过:“如果没有修行,临死时法本有什么用?”


/ 不离群体,长期闻思 /


因此,长期闻思是非常重要的。前段时间, 我遇到学院的一位法师。他说十几年来每天辩论,手掌上的伤疤从未愈合。我听了以后,十分赞叹。


相比之下,我们讲考班的有些道友, 还是缺乏这种精神。有些内容讲起来费劲,实在跟不上,就退了;但有些是心力不够:“我身体不好,心力不行,您就让我退下来吧。”


退, 倒也可以,但闻思上要有成效,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做到的,就算是十年八年也不够,这时候离开特别遗憾。


在闻思的过程中,有些人刚开始兴致勃勃, 中间是没有感觉,最后就疲厌了。这从他们的眼神也看得出来,行为上也是偶尔来、偶尔不来,渐渐地,人就不见了。


包括去年得“学士证”的某些人,本来答应得很不错,但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却不见踪影了。 


其实,你们不应该离开闻思的群体,因为独立修行是很难的。说个难听的比喻:藏地有 一种野牛(往炉霍去的路上就有),喜欢独自活动, 连牛的主人也管不了。


当它离开牛群以后,暂时是有一点自由,但能活得久的很少很少,最 后都被狼吃掉了。同样,离开了僧团以后,尽管你自认为很有修行,但不一定会有所成就。  


居士团体也是一样,最可怜的就是中间“掉队”的人。大家到XH听法,是为了求解脱, 但有些人好像是来学气功的,先看有没有感觉:如果肚子里面暖暖的、热热的,就继续学;如果还要吃饭、喝水,“那就算了”,找个借口就退了。其实这是很可怜的。 


对我而言,学习的只有一个人,也可以;一百个人,也可以,去留都无所谓。但对你们自己而言,离开了佛法的甘露,可能人生很难有真实意义。


或许是我对佛法太执著了,但我始终觉得,为了佛法,有一些坚持和努力是值得的。有些人总说发心太累,其实也没有那么累,大家都发过心,累什么呀!不管因为什么, 也不管是谁,离开闻思或发心的群体,我都觉得可惜。 



随学大德


也许你会得到一些自由,但这种自由又能换来什么呢?现在的世界讲自由、平等,所以很多人喜欢平等:“我现在跟某某法师平等了, 平起平坐,他管不了我,我也管不了他。”但这种心态好不好?你们想一想。 


从五部大论开讲以来,有些道友一直参加笔考、讲考和讨论,闻思的兴趣始终未减,这一点我很欣慰。但也有些人,心不稳定,这是现在修行人的最大毛病。


心不稳定的人,不论发心、闻思还是修行,都很难持久。如果修个五十万加行都没有耐心,那如何修行三大阿僧祇劫呢? 


看看前辈的大德,他们闻思用了多少年?修行又用了多少年?所以,长期闻思是很重要的。就我个人而言,也不是自夸,直到上师如意宝圆寂之前,我一天的课也没落。


刚来学院时因为熬夜很凶,上课时偶尔有点困,但除此以外,从依止上师那天起,我都是到经堂听课。 


后来上师如意宝生病了,也开许在家里听,但我想值遇上师和佛法不易,同时也是因为恭敬, 所以还是到经堂听,而且总坐到能看见上师的地方,没在家里听过一天。 


当然,我不是让你们要对我怎么样,我不能跟上师如意宝比,真正的大成就者,在他身边,十到二十年,乃至一生追随也是正常的。 


但我要说的是:恒心很重要!心不稳定的人,不会有任何作为。不管在城市里,还是在山上,总是变来变去的人,闻思修是不可能成功的。


终生不离佛法


学佛的人要重视教理,这是我一直强调的。如果你把心思放在教理上,长期听闻佛法,这样就一定会有收获。不关心教理,反而关注世间法,这对一个修行人来讲,是不恰当的。


搞世间法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已经学佛了,佛法本身又有着极为广阔的思想,这个时候,你不把它当如意宝一样地学习、研究和修持,反而在世间学问上花时间,值得吗?


政治、经济、文化,这些思想就算是有利益,也只是暂时的、偶尔的、范围狭小的,在这些狭隘的思想上投入精力,有什么意义?  因此,我个人总是认为,佛教思想才是精髓,才值得毕生努力。


我也常常发愿:有生之年不离佛法。不仅是自己不离佛法,而且也希望能发挥些作用,讲讲课,交流一些佛法。当然,作为凡夫人,可能有时候不想讲课,但这个我会克服。


你们也是一样,有时候不想听课、 不想学法,这个我理解。烦恼、习气来了,也很难免。但这个时候一定要对治!要知道,闻思修行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是长期的事情。 


前段时间,一个汉族和尚来到我的家里。一见之下,感觉上要比我大十岁。说了些话以后,我问他:“你在这里呆多久了?”他说:“十年了,一个传承都没断。”我听了很高兴。


但后来问起年龄,他竟然比我小五岁。不过,我还是很随喜,除了一两次发心以外,他在十年当中,一直默默无闻地听受佛法。我想不仅是他,XH中的有些道友也是如此,虽然平时很忙碌,但一直都在认真如法地闻思, 这的确需要一种心力。


有了这种心力,长期在佛教的氛围中熏习,渐渐地,相续在潜移默化 中就会成长,并实现转变。这种转变,一般而言,短时间内是很难实现的。


听说有这样的培训班,第一天培训初级课程,第二天是中级,第三天是高级,三天完成。但如果只是表示一下,创造一种缘起,也是可以的。


否则,甚深的佛教道理,要三天内讲完听完,是不可能的。当然,要让法融入相续,就更不现实了。


因此,长期闻思修是很重要的。想想我们的烦恼习气,想想那些业,不说别的,就是你学佛前造的杀生的业,要念多少世的百字明? 


一顿饭所杀的众生——活生生地掏出来吃,这一餐桌上的罪业,可能几百年都忏不完吧!带着这么多罪业,再不努力行善,后世就只有堕落了。


我们都知道人生短暂,就像秋天的白云,一瞬间便了无踪影了。既然只有一瞬间,那为什么还不提起正念学修佛法呢?



回     向   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智悲脚印 一个自利利他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