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 科学与佛学系列之021--梦幻科学梦之舞(05) 返回

科学与佛学系列之021--梦幻科学梦之舞(05)

 

 

 

未来的宗教将是宇宙的宗教,他应当超越个人化的神,避免教条和神学,涵盖自然和精神两方面。

 

                   梦幻科学梦之舞

(连载5)

原哈尔滨工业大学信息专业副教授 释圆冰

 

——贾岛

 

正如外尔所说,我们不知道我们是谁,我们在哪儿,除非我们知道怎样到达此处。佛法不仅告诉我们世界的实相,也告诉我们如何到达实相。世间上任何一门哲学、科学,连这种学说都不存在,更何况是真实达到。古印度有96种修道宗派,但是都没办法获得解脱。除了佛教,任何一门宗教的教义中,都没有“无我”的道理。任何学说都在建立“我”,所以根本不可能得到解脱。

因此佛教徒不用担心,是否有一天佛法全部要用科学来阐释。即使最精妙的科学,可以分析到色法为虚幻,对心法也是所知甚浅;即使有一天,科学可以将心法抉择为虚幻,进一步推论我为虚幻,但也只是进入佛法无我慧的初步。

《圆觉经》说:“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了知无我的这颗觉知之心恰恰就是根本无明,是迷乱之基。真正的般若智慧是远离四边八戏,非思量分别所及之境界,还需进一步努力,通过佛法的实践道路才可现前。

 

——《大日经》

 

当代关心人类命运的智者们纷纷辨析科学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利弊,对科学及其思想带给人类的变化产生极大的忧虑。物质第一的思想模式导致从根本上抛弃了心灵,抛弃了心灵的改造,抛弃了道德的约束,把人类变成了机器。人心也成为机器的功能,我们和机器人没有区别,整个世界变成了机械世界,冷漠无情。但没有了心,我们到哪里寻找幸福?欲望是机器的功能,合理合法。人们不必追求真善美,世界变成了丛林世界。人之与兽,相去几何?

实际上,科学本身没有对人的制约能力,如果人失去了道德价值的约束,人类就会放纵自己的欲望,结果只能是自我毁灭。现代核武器的威胁、大气层破坏、全球变暖、资源问题、能源问题,不断地给人类敲响警钟,我们如果不反省自心,不反省思想,前途何在?

正因为出现了如此众多的问题和弊端,才使得一部分思想家走向科学的反面,树立起反科学的思想。然而,佛教既不是科学思想,也不是反科学思想。这种二元对立观一直是西方哲学的老路,始终找不到平衡。而佛教秉持的是中道思想,胜义上一法不立,世俗上行持对一切众生有利的行为。

人类生活在物质世界,必然无法离开科学。佛法将一切学问分为医方明(医术)、声明(语言学)、因明(逻辑学)、工巧明(技术、艺术)和内明(心的学问)。《华严经》中说,菩萨不学五明无法成就佛果。所以佛法完全是和科学圆融的,而又不被科学所束缚。孙中山曾说,佛法可以救科学之偏。另一方面,如果科学想进一步追求向上之路,欲穷人天之际,彻万法之源,也只有通过佛法才可获得真知。

 

——爱因斯坦

 

最后我想用爱因斯坦的几句话来结束本文:“未来的宗教将是宇宙的宗教,他应当超越个人化的神,避免教条和神学,涵盖自然和精神两方面。它的根基,应建立在某种宗教意识上,这种宗教意识来源于宇宙万物合而为一的体验。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那种宗教。若问哪种宗教可以应付现代科学进展的需求,那么这个宗教便是佛教。”

 

感恩您的关注,敬请继续支持我们!

 

 

 

 

 

欢迎关注“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微信号:WYBS_HK

更多资讯内容请关注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官方网站及新浪微博。

邮箱:wybs.hk@gmail.com

网址:http://www.wybuddhist.com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357384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