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危脆 | 现在,我不得不面对死亡
人身危脆,暇满难得……这是编者收看纪录片《人间世II》的最大感受。
这部无特效、无明星、纯粹写实的片子,只是冷静深刻地记录了关于病者们真实的故事,但片中诸多病者及家人面对疾病与死亡时的无助与惊慌,却令编者心痛不已。
希望此文能为所有深受病苦的人们带来一些启迪,也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够更加珍惜现在的珍宝人身。
自己病了,不能白白受苦
BUDDHA DHARMA
骨癌患儿的得病概率为百万分之三,这数字什么概念?
面对截肢及病痛的巨大折磨,他们说:
我已经是极限了。我真的已经是极限了。
我顶不住怎么办?
我这个乐观使者有点累了,想卸下面具。
自己病了怎么办?
其实:已经病了,就不能白白受苦。那么,怎样做呢?
正视疾病不怯懦
一是病来了,就怕得不得了,一心希望病能赶紧好;或是毫不在乎,觉得无所谓而拖着,这两种心态都不太可取。我们应正视疾病,不逃避也不消极。
《维摩诘所说经·卷中》中说:“身不离病,病不离身。”
人生在世总会有大灾小难,不要害怕恐惧。
今生不努力解脱,后世病痛无有尽头
如何能让疾病变得有价值——我们可借此机会修持出离心。
生病会让我们感受到:不论有钱没钱,幸福不幸福,努力不努力,生病时所有人都一样会感到痛苦。
针扎下去时,不会因为你是穷人就更痛一些,他是富人就轻一些,病痛是平等的。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那么在乎财、色、名、食呢?
病痛如此强烈,如果今世不努力修行,这种痛在后世还会感受无数次,所以这一生一定要努力修行,获得解脱。
愿他们的病苦成熟于我身,由我代受
菩提心就是爱一切众生,希望他们都能成佛的心。我们可以这样想:“世上有许多像我一样被疾病折磨的人,愿他们的病苦成熟于我身,由我代受,他们全都能离苦得乐。”
我现在生病了,此时此刻还有其他无量无边的众生和我一样感受着病苦,我的苦和他们的苦是一样的,我的无奈、焦虑和他们的无奈、焦虑也是一样的。
疾病不同,但苦是一样的,随便走进一家大医院,我们就会感受到病人们的焦躁、无奈和苦楚。
医生,求求你,我求求你,
求求你了,好不好......
孩子一声声的祈求,母亲无奈的泪水,医生的沉默,
观者泪奔.......
我们还可以修持一个“自他相换”的法门:向内吸气时,观想一切众生的病苦变成黑气融入自己的身体;呼气时,观想将自己的一切健康安乐,变成白气布施给一切病苦众生。
这种修心方式,可以打开我们的心量,帮助我们放下我执和狭隘。
家人病了怎么办?
BUDDHA DHARMA
肺动脉高压产妇为和丈夫有个爱的结晶,不顾全家人反对,冒着生命危险生子,却在产后香消玉殒。孩子一周岁的全家福唯独少了她的身影,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悲伤……
儿子卖掉车凑齐了六十万,说服了患有尘肺的父亲接受了肺移植手术,结果父亲因术后感染身亡,原本满怀希冀的家人悲恸难耐,儿子带父亲回家时,痛哭一声:爸,你受罪了。
为病者广行善法
他人,尤其是家人生病最让我们忧心了。这时我们应多为他们放生,并避免杀生,一定对他有极大帮助。
另外,我们还要多为他念经等,比如念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名号,或念金刚萨埵心咒(嗡班匝萨埵吽)来忏悔等。
照顾病者应耐心柔和、尽心尽力
从照顾病人的角度来说,我们应做到耐心、柔和,并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慰藉,从身心两方面帮助他们。
阿底峡尊者说:“如果对远方的客人、久病的患者、年迈的父母等慈爱行事,与实修空性大悲藏者相同。”
我们要尽心尽力地照顾他们,不厌其烦地呵护他们。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文|整理自
次第花开网站 >学习资料 >慧灯法师
《生活与修行》 第5课
也许会有人说,
这说得太容易了,
可是它不仅仅是痛,撕心裂肺的。
而是,
自己没有太多的时间,
很快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别忘了 · 记着上师的话
次第 · 花开
如果一个人真正地将佛法作为自己一生的信仰,信心始终不退,就一定会得到上师三宝不可思议的加持,在面对死亡时也会非常从容。
我在福建有一名弟子,几年前皈依后修法非常精进,对三宝的信心日益增上。前年她被查出患有癌症,而且是晚期。
在生命快要结束的时候,因为佛法的加持,她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利用有限的时间把自己身后的一切安排妥当,包括平时供养的佛像等全部结缘给了道友,只留下一张上师的法像放在枕边。她担心自己在弥留之际可能会神志不清,而对往生产生障碍, 就决定不让医生打止痛针以便能随时保持清醒。同时嘱咐家人在最后时刻不要让她最执着的外孙出现在她的病床前。家人虽然不信佛,但还是按照她的要求做了。
临终时, 她的女儿给我打来电话, 说母亲很快不行了, 我让她女儿把电话放到她的耳边, 通过电话为她念诵了破瓦法和佛菩萨的名号, 大约三十分钟后, 家人看见她双手合十, 表情安详, 顺利往生。
......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所有人都不得不面对死亡。
佛法真实不虚,佛法的加持不可思议,特别是我们在人生最关键的时候,依靠佛法可以帮助我们走向解脱。
——希阿荣博堪布
放下 · 撒手
合掌唱佛 · 趺坐而逝
杨氏就问观音菩萨:“从何处著力”,我应该从哪里入手?观音菩萨说:“撒手便行。”放下就能走。于是,杨氏就“合掌唱佛,趺坐而逝”,安详示现往生。
愿所有行者,所有众生,临命终时,无有恐惧,自在往生。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