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動物樂傳心 >> 《维摩诘所说经》005 | 舍利弗 返回

《维摩诘所说经》005 | 舍利弗

動物樂傳心 2023-03-09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寒冷的季节因你的关注而更温暖

微信:athenatang1001

公众号: 動物樂傳心

关注

《维摩诘所说经》

The Teaching of Vimalakīrti

Vol.

01.


书籍作者 : 宗萨钦哲仁波切

推荐指数 : ★★★★★

「此书分为两部分,一为宗萨钦哲仁波切所撰写的前言导读《一位名人   卧病在床》,另一为84000重新英译的《维摩诘所说经》。」

第五章

宗萨钦哲仁波切 著

舍利弗


如前所说,舍利弗是佛陀最亲近的弟子之一,在僧团中举足轻重。 


在寺庙的壁画中,他常站在佛陀的右侧,代表他是佛陀的得力助手。


他不仅被公认为佛陀最聪明、最机智的弟子,在智慧上仅次于佛陀本人,而且他还是一位持戒极为清净的僧人。


请记住这一点,因为在接下来的几页,我们会读到维摩诘似乎在嘲弄他。


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要记住,舍利弗可不是笨蛋,也不是白痴。


Rotate

舍利弗不是笨蛋


也不是白痴


舍利弗在犹豫什么?

“舍利弗,”佛陀说,“你应该去毘耶离探望离车族的维摩诘。


可怜的人,他病了!他一直是我们僧团的好朋友,所以我希望你代表我去探望他。”


舍利弗专注恭敬地听了师父的要求,但却没有马上响应。


其他的弟子都觉得讶异。通常,如果佛陀叫舍利弗做某件事,他几乎总是在佛陀话还没说完之前就完成了。


所以大家都很纳闷,舍利弗在犹豫什么?


经过了一阵长得令人尴尬的沉默之后,舍利弗非常恭敬地向他的师父顶礼


然后说:“喔不!世尊啊,请不要派我去!”接着他向佛陀叙述了他最近一次遇到维摩诘的情形。


那时舍利弗正在树荫下安静地禅修,忽然间,离车族的维摩诘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


 “不,不,不!舍利弗,”维摩诘皱着眉头说,“你这样做完全错了!你不应该这样禅修!”

接下来是一段非常深奥的教授。


在其中,维摩诘以惊人的能力,批判、分解并拆卸了对于禅修的各种迷思。


须知,舍利弗可不是冒牌货;他是一位正宗而且有高度证量的禅修大师,在修行上的成就极高。


他的禅定力比我们所能想象的还要细微。如果我们想衡量或判断他的修行程度,就会像试图把整个天空抓在手掌中一样地可笑。


当然,对舍利弗如此卓越的人而言,天空和手掌,或是一把尘土与一公斤黄金,都毫无分别。


舍利弗是重量级的佛教徒,任何关于他的事情都不可小觑。


可是,我们的朋友,故事的主角维摩诘,偏偏就批评了舍利弗。


我必须承认,大部分他所说的话都远远超出我所能理解的范围,但是,我常猜想,他们的对话应该是有意安排的。


在我看来,舍利弗和维摩诘仿佛上演了一出话剧,或许这是为了指引我们,令我们解脱,为我们清除迷惑的一种方式。


禅修等同于安住?

比如,维摩诘说:“你不应该舍离座上的灭定,但也不应该舍离座下的活动。”


他到底在说什么?他是否在暗示,我们既不应该“不禅定”,也不应该“非不禅定”吗?


因为这是我以有限的思维,对这两位非凡人物对话的理解。 


我们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自动地把“不要散乱”理解为应该“安住”、“住”、或“专注”。


我们从来不会想象“不要散乱”可能意味着“任其飘流”或“随他去”。


至少,我认为维摩诘在这里所说的是这个意思。


但普通的修行者很难不去把禅修等同于安住,因为我们就是被如此教导的。


你能想象当今的禅修导师告诉你不应该专注吗?像我们这种偶尔修一下“止”(śamatha) 的人(但显然修持得不够)


会认为正确的禅修应该是坐在禅修垫上,而不是在网上浏览。


但是,即使我们坐在禅修垫上,我们的心也是散乱的。


我们可能并没有在禅修,而是在回想刚才跟他人的争论,担心银行的存款余额,或最近的情感危机。

为了对治散乱的念头,现今的禅修导师会鼓励我们这样回应散乱:“不,我不应该想这些,我应该把注意力带回呼吸上,并且专注于鼻孔下面皮肤的感受。”


我们也会尝试这样做,但是不要多久,我们一定又开始想起各种问题。


然后,我们再次将心带回到呼吸上。这是很好的方法,一个必要的方法,而且方向正确。


但是,从维摩诘的观点来看,这种禅修并不理想。


简单来说,维摩诘告诉舍利弗的是:真正的禅定是同时既“禅修”又“非禅修”;


在座上禅修与座下禅修之间,不应该有间隙;而且,散乱与专注之间的藩篱必须崩解。


他说,假如我们只是禅修,那基本上就是什么也不做,而“什么也不做”包括了刻意地什么也不做。


相反地,在我们安住于“灭定”的同时(或者说“禅定”、“正念”、“专注”,不管你用什么字眼),我们不应该避开日常活动。


这似乎是维摩诘所要传达的讯息。所以,如果你正好在听音乐,那么就继续听音乐;如果你正在切洋葱,那就继续切洋葱;在你切洋葱时,如果觉得鼻子很痒,那就抓鼻子吧。


不要刻意避开任何行动;要保持正念,但同时持续你的行动。


禅修不是停止做事的借口,但我们却总是如此地“做”或“不做”!


当你听到“禅修”两个字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通常是蒲团,而不是砧板;或是端身正坐凝视着佛堂,而不是去游泳。

“真理”的所谓“心灵”教法

FIFA World Cup Qatar 

顺便提一下,《维摩诘经》并不是渐进的教法,它可以被归类为“了义”经典(梵文:nītārtha)中最高的教法之一。


但是不要因为你正在研读包含了各种非凡教言的“高深教法”,就开始轻视循序渐进的教法; 


你也不要自我欺骗,以为自己已经可以舍弃基本教法了。


切记,你并非舍利弗,事实上,我们当中没有任何人达到舍利弗的修行境界。


然而同时,经由阅读这部经文,我们可以一瞥某些独特而精辟的讨论,其中包含了许多我们需要听闻的讯息。


如果我们轻忽这些教法,或者不去听闻或阅读,那么佛法在未来也许就会失去其重要性。


修行者变成只会坐在蒲团上、吃素食、寻求个人快乐和非暴力,果真如此,那就极为可悲了! 


我听说现在“微笑”已经成为佛教的标签。这多么令人难堪!维摩诘绝对不会容忍这样的事。


如果他活在现代,我可以想象他必定会毫不留情地撕裂并且摧毁被现代人所捧为“真理”的所谓“心灵”教法。


对于佛教的“微笑”标签,以及利用“正念”作为疗愈的方法,不知道他会怎么说?

正确的禅修方式



如果佛教必须要有个标签,它应该是“同时禅修与非禅修,否则你就做得不对!”


这就是维摩诘对舍利弗的忠告。


他还说,你应该把自己视为已经是无垢、清净、神圣的人来禅修,但同时也不放弃自己的凡庸。 


既神圣又不失平凡——这才是正确的禅修方式。


当然,你也必须专注,你也不应该散乱,但这不应该阻止你使用你的感官。


当我们听到“禅修”这个词,我们会怎么做?大部分的人会立刻闭上眼睛,试图逃离当下的现实。


维摩诘似乎不认同这种方式。


对初学者来说,闭上眼睛的确有帮助。但是如果你必须闭上眼睛,那该不该也堵上耳朵和鼻子?触觉又该怎么办?所有透过皮肤所产生的感觉又该如何处理?还有,最困难的是,你如何关闭你的心?


然而,就算你能够做到这一切,只靠关闭感官,你还是不可能达到圆满的禅定。我猜想,维摩诘所嘲弄的就是这种荒谬的“阻绝式”禅修。


但我必须再说一次,对于维摩诘与舍利弗之间的对话,即使只是这句话我都难以揣度,更不用说整部的经文了。


—— 未完待续 ——

随喜大家转发

图文|网络

以上内容以公益分享为主,文中内容、图片、音乐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随喜关注

紫莹居士微信:athenatang1001

紫莹居微博: https://weibo.com/u/598920426

老中青义工协会网站: www.macaulonglife.org

老中青公众号:macau_longlife

动物乐传心公众号:bodhichitta

世界绿色健康研究协会公众号: GHWAZX

Facebook:动物乐传心

喜马拉雅_FM:紫莹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