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讲堂 >> 欲获得佛果,唯当学一法! 返回

欲获得佛果,唯当学一法!


编前语


汉地有个家喻户晓的公案说,从前有位阿罗汉,带着新收的弟子去云游。这个弟子一路上背着行李,心想:“行菩萨道是最无上的,我一定要发心修菩萨道,度一切众生。”他这么一想,阿罗汉立刻就知道了:“啊!弟子现在发菩提心了,而我只是个阿罗汉,我应该来背行李。”于是把弟子背的行李全都自己背。

 

走了一段路,弟子又起另一种分别念:“舍利弗行菩萨道时,有人向他化眼睛,挖出左眼,人家反而不要,说要的是右眼。唉!菩萨道真是难行难忍,我干脆不要修菩萨道,还是去做个阿罗汉算了。”师父知道他的心念从大退小,故又把行李交还他背。(发小乘心的话,弟子是凡夫,师父已获得了圣者果位,所以应该让弟子背。

 

这弟子背着行李没多久,又想学菩萨道,又要发心,(就像有些道友一样,可能分别念特别重,)阿罗汉知道后,又把行李抢回来了。这么翻来覆去,把弟子弄得莫名其妙,问道:“师父,您一下子要背,一下子又交给我,这是为什么呀?”师父说:“谁叫你一会儿发大乘心,一会儿发小乘心的?”据说后来弟子还是发了大乘心,可能他不愿意背行李吧。

——《入行论讲记》



我愿你永离苦难,恒常安乐


上面公案中所说的“菩提心”到底是什么呢?

 

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中解释道:“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菩提心就是希望所有众生都远离世间的一切痛苦,最终获得无上正等觉佛果的发心。佛果就是觉悟,指的是能够在刹那间了知一切万法,发菩提心就是希望所有众生都能获得这样的觉悟。

 

菩提心从本体上,可以划分为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指通达万法的实相,这对从未修行过的人来讲非常困难。相对而言,世俗菩提心是任何人都可以生起的。世俗菩提心又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所谓的愿菩提心,指为利益一切有情而发起真实无伪的心;行菩提心,指不仅仅在心里发愿,而且会尽心尽力去做。


菩提心从本体上,可以划分为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

①  胜义菩提心指通达万法的实相,这对从未修行过的人来讲非常困难。相对而言,世俗菩提心是任何人都可以生起的。


  世俗菩提心又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愿菩提心,指为利益一切有情而发起真实无伪的心;行菩提心,指不仅仅在心里发愿,而且会尽心尽力去做。

 
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的关系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比如你想去某个地方,这个想法好比是愿菩提心,而动身前往目的地,就好比是行菩提心。


伟大发心 点滴践行

 
在世间当中,人们也会为了利益他人而发下誓愿,比如美国总统就职时,会向上帝发誓——在四年任期内利益美国民众。但与世间誓愿不同的是,菩提心大愿的时间跨度非常长,所要利益的众生也远多于一个国家,由此可见,菩提心是非常伟大的发心。
 
菩提心的学处有很多,也就是说,生起菩提心后需要守持一些戒律。但归摄起来,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不伤害众生。这不仅仅是大乘佛教的根本,更是一切佛法的根本。圣天菩萨在《中观四百论》中讲:“如来所说法,略言唯二种,不害生人天,观空证涅槃。”佛陀宣讲了八万四千法门,其中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不伤害任何众生。
 
不害众生,不仅仅是佛教的特色,其他宗教也有类似的观点。我昨天在耶鲁遇到一位耆那教的在读博士,她说耆那教也提倡和谐、平等的观念,不伤害其他众生,哪怕是地上的虫子也不会踩,甚至为了避免小虫飞进嘴里而戴口罩。对现代人来讲,不伤害任何众生,好像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但很多宗教却提倡这种行为,这值得大家思考。
 
佛教“不害众生”的慈悲理念,可以通过系统闻思修来逐渐了解,也就是先听闻经论,然后反复深入思考,最后在生活中行持所学。
 
大家不要觉得菩提心实施起来很难,凡事都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身边小小的事情做起,就是很好的践行。
 

比如——吃素就是不害众生
 
在历史上,有权力的人可以雇佣、虐待、甚至杀害没有权力的人,而在当今社会,虽然人与人之间趋向平等,但人与动物之间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有时连救助一只动物都很困难。因此,我呼吁大家慈悲对待可怜的动物,不要伤害它们。
 
一边杀害动物,享用着它们的肉,一边却说着平等、和平,这听起来是一件很讽刺的事。获得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辛格,在他的长篇小说《冤家,一个爱情故事》中说:“根据人对动物的所作所为来看,个个都是纳粹。”辛格是一位素食主义者,他的这种选择,不仅仅是为了身体健康,更是为了不伤害众生。
 
在当今时代,肉食是主流的饮食习惯,但也有很多人选择吃素。比如,美国历史上有多位总统为了身体健康、环保而选择吃素,现在也有很多高校的老师和同学,为了不伤害众生而吃素。
 
对大多数人而言,立刻吃素可能会比较困难,但我们可以逐渐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减少吃肉。比如,我们可以这样想:吃素就是保护众生的生命,又或者在每个月中选择一两天吃素等。我认为,既然我们和动物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它们的生命就不应该被随意地夺走。
 
这里也不是强制要吃素,佛教并没有千篇一律要求所有人都吃素,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尽己所能能做多少就多少。不过即便不能吃素,也尽量还是不要点杀。


菩提心妙宝 功德无有量

 
菩提心究竟有多好?
 
《入行论》第一品中有详细介绍,佛经中也说:“一人合掌哪怕生起一刹那的菩提心,也远远胜过用七宝供养恒河沙数十方如来的功德。”我们不要说用七宝供养恒河沙数的如来,就算在一位如来面前这样供养,现在也没有这种能力。因此菩提心的功德非常非常大,行持任何一个善法时,首先必须以菩提心来摄持,倘若是恶心或无记心,不可能有很大功德。
 

结 语


《摄正法经》中说:“欲获得佛果,学多法不成,唯当学一法,何为学一法?此乃大悲心。”如果无法行持佛教所提倡的诸多善法,就应该专注修持大悲心。又如华智仁波切曾说:修心修心自修心,若以菩提心修心,无有一分身语善,自他二利任运成。”即使身、口没有做过善法,但只要有一颗大悲心,乃至菩提心,自利利他的事情都会成办。这句偈颂也作为今天的结束语送给大家,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修菩提心,因为这是自利利他的殊胜之因,对此我深信不疑。
 

——本文教言恭录自

《入行论讲记5•三殊胜》

《入行论广解8/第一百三十五课》

《当代菩萨道——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演讲》






友情提醒

回复"1":招聘发心人员

回复"2":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回复"3":门措上师略传

回复"4":堪布简介

回复"5":智悲讲堂闻法房间

回复"6":本周课程安排

回复"7":《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回复"8":《转经轮的功德》

回复"9":《助念往生仪轨》

回复"0000":综合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