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今日当精进 >> 《入行论广解》68课 * 小测 返回

《入行论广解》68课 * 小测


1

菩萨的根本学处是什么?

A. 出离心;

B. 闻思修行的心;

C. 大悲心;

D. 受持戒律的心。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C

【解析:出自法本第68课第350页。大乘修行人唯一要修一种法,就是大悲心。如果你心地善良,以慈爱之心对待众生,始终处于大悲心的状态,这就是菩萨的根本学处,也与愿菩提心有密切的关系。】





2

做为一个大乘修行人,有必要精通五明和世间学问吗?

A. 没必要,只要具足菩提心即可;

B. 没必要,学习世间知识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C. 有必要,从自利的角度来讲,获得佛果一定要精通所有学问;

D. 有必要,要利益众生必须精通一切学问,否则利众的事业也是一筹莫展。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CD

【解析:出自法本第68课第350页。若没有修学一切知识的希求心,一方面不能成就遍知佛果,另外也不能饶益一切众生。一切大乘佛子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知识,世出世间的所有学问,全部都应一一了解、一一精通。若能如此行持,在菩提心的摄持下,了达一切学处的智者,都会成福德之事。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中云:“若未通五明,圣者不成佛,为制服摄他,自知而学之。”】





3

善知识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A. 具备世间的各种知识;

B. 精通大乘佛法教义;

C. 具有菩提心;

D. 度众生的事业广大。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BC

【解析:出自法本第68课第359页。大乘上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善巧大乘义”,即要精通大乘佛法的教义。首先他要精通大乘的发心、仪轨、教义,能以完整的大乘佛法来引导弟子,具足摄受弟子的能力。第二、“安住净律仪”。也就是说,他相续中必须具有菩提心,住于菩萨的戒律。如果他连菩提心都没有,那给别人传菩萨戒、讲大乘佛法是没有资格的。】



相关内容

《入行论广解》68课*笔记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