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散收录 >> 他是第一个以“释”为姓的僧人
返回

请关注“益师教言”的备用号“晨起学佛” 欢迎关注
记得点击关注
,


师父对眼前的小沙弥刮目相看,于是开始为他讲经。直到道安二十岁,师父为他受具足戒,许他外出游学求法。
道安外出游学来到邺城,在这里遇到了佛图澄。虽然两人相差八十岁,却彼此欣赏,互相赞叹。佛图澄是当时有名的高僧,门下子弟众多,道安归入佛图澄门下以后,受到佛图澄看重,却引来了其他弟子的不满:真是个讨厌的丑和尚!佛图澄讲经之后,常常让道安复述总结,众人原本对他不屑一顾,而道安每次复讲都令人称赞,于是,“漆道人,惊四邻”的美誉就慢慢传开了。
道安跟随佛图澄学习佛法,不知不觉过了好多年。公元34年,佛图澄去世,道安痛失良师。眼看后赵即将覆灭,道安离开邺城,前往濩泽(山西阳城)避难。道安在濩泽的山林里勇猛精进,与当时讲经的僧侣们共同探讨、修行……几年后,道安辗转到了恒山,在那里建立寺院,开始收纳门徒。当道安再次回到邺城的时候,后赵已经亡国,邺城只剩下战争后的废墟。道安望着满目疮痍的邺城,不禁感慨:“当今世道,又是旱灾、蝗灾、又是寇贼抢道,想要弘法传教,太难了!”他带着门徒前往王屋山、女休山,后来又渡过黄河,栖息在陆浑山中,他们吃山果,饮山泉。岂料前燕的军队又逼进山中……道安见自己在北方大陆无法立足,索性带着门徒南下,过长江,投奔晋地襄阳。只是在动乱的时代里,这么多人一同南迁,必然会引人注意。道安对随行的众弟子说:“佛法教化,也应广布。”在他的安排下,法汰带一队人前往扬州,法和带一队人前往益州(四川),道安带着弟子慧远等四百人前往襄阳。但他慢慢发现,由于年代久远,旧的译本在几经传抄过程中,产生诸多错漏。当初在北方,整天东奔西走,无暇思索,现在安住下来,该仔细整理经书了。道安为译经写注,有二十二卷之多,又汇集诸经名目,标明传译者,撰成《经录》。这在中国是首例,虽然《经录》没有流传到今天,但他为后人开了先河,使众经书的来龙去脉有迹可寻。时事艰难,不少百姓为了逃避赋税而投入佛门。佛门弟子越来越多,而汉地戒律不全,给汉地佛教发展造很大的隐患。于是道安参照已有的戒律制定出新的僧尼规范,包括讲经说法的仪式和方法、每天的修行吃住规则、每半月一次的说戒忏悔仪式等等。道安制定的戒律为天下寺院采纳,直到鸠摩罗什来华翻译出完备的律藏,才渐渐被放弃。公元379年,前秦符坚攻打晋地,占领襄阳,道安被胁迫入住长安,住在长安五重寺内。道安读书文博,善作文章,长安学士皆来依附。他每与弟子在弥勒像前,便发愿往生兜率。公元385年,有异僧前来道安寺内挂单,他对道安说“我是为你而来,祝你解脱的”。异僧随手指向西北的天空,只见那云雾拨开后,露出了兜率天宫的妙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