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若法是无者,是则无有灭。譬如第二头,无故不可断。|【每日一颂】《中论》
七观三相品
庚二(观三相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辛一(以理证广说)分三:一、遮破有为法;二、遮破无为法;三、遮止与圣教相违。
壬一(遮破有为法)分二:一、破生住灭三法相;二、以此能破事相有为法。
癸一(破生住灭三法相)分二:一、总破;二、别破。
子二(别破)分三:一、破生;二、破住;三、破灭。
丑三(破灭)分六:一、观察三时而破;二、观察住不住而破;三、观察因果而破;四、观察能遍不可得而破;五、观察有实无实而破;六、观察自灭他灭而破。
寅五(观察有实无实而破)分二:一、有实不可灭;二、无实不可灭。
卯二(无实不可灭):
若法是无者,是则无有灭。
譬如第二头,无故不可断。
如果一个法是本体不存在的无实法,也无有毁灭。就像人的身上没有第二个头,也不可能断掉第二个头一样。
前两句“若法是无者,是则无有灭”,是从意义上推断无实法无灭:因为无实法无有本体,如同石女儿、空中的鲜花、龟毛兔角一般,这样怎么会有灭呢?就像空中从来没有过鲜花,说今天下了一场冰雹,把空中的鲜花全部摧毁了,世人听了也会觉得非常可笑;石女儿从来没有出生过,说他死后大家痛苦万分,也纯属荒谬之谈。所以,从意义上讲,无实法有灭的说法不能成立。
颂词后两句“譬如第二头,无故不可断”,是以比喻说明无实法无灭:就像人的身上没有第二个头,故而也不可能断掉第二个头。
人一般只有一个头,不会有第二个头。既然第二个头在人身上并不存在,它就是一种无实法。能否将本不存在的东西割断呢?当然不能。
正常情况下,人不会有第二个头,但世间偶尔也会出现两个头的人或动物,但它们不是一个众生,而是由业力连在一起的两个生命。如《释迦牟尼佛广传》里记载:世尊与提婆达多在过去世中,曾一起转生为一只共命鸟,他们的身体连在一起,而头是分开的。好像去年马来西亚有一对连体婴儿,做分体手术没有成功,最后都夭折了。
据说泰国有一对二十几岁的连体女孩,小时候她们一起生活得挺和睦,但长大之后,二人都感到非常苦恼,因为性格、爱好各不相同,经常发生摩擦。比如,到了晚上一个想睡,一个不想睡;一个喜欢吃这个,一个喜欢吃那个等等。后来两人都表示:自己宁可死,也不愿再这样生活下去了!经过她们一再要求,医生为她们做了分离手术,但可惜手术没有成功,二人都离开了世间。
有时我在想,人的业力真的不可思议,有些人虽然身体没连在一起,但在相同的环境中一起长大,然而他们的爱好、习惯却截然不同。比如,有的喜欢喝稀饭,有的喜欢吃干饭;有的喜欢早睡,有的喜欢熬夜……彼此经常为一些小事吵架。如果他们知道这些都是由各自前世的业力所致,也许就能互相理解了。
有些论师将后两句解释为:一个人的头断了之后,再无第二个头可断,这样解释也可以。《前世今生论》中讲过一个公案: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曾见过一个断头人,他的头已经断了三年,却一直活着。众生的业力确实不可思议。
总而言之,这个颂词是说,一个人没有第二个头,因此不可能割断第二个头,或者说,一个人的头断了之后,再无第二个头可断。其喻义是,第二个头对一个人来说并不存在,是一种无实法,无实法无有毁灭的现象。
通过以上两颂,我们知道了有实法和无实法都没有灭的现象。虽然世人认为灭法存在,但这只是一种妄执分别而已,不能成立。
观察的时候也要知道,有实法和无实法本就无灭,并非在观察之后,使“有”变成了“无”。《心经》云:“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其中“不灭”,就是指万法自性本不存在,不存在故,所以不灭。全知无垢光尊者亦云:“观察之时皆无有,如是未察时亦无。”意思是,如理观察时,一切万法的确不存在;未观察时,万法同样不存在。
对于这一宇宙万法的真相,世人很难了达,因为本身具有无明习气,并且从小到大一直接受各种世间教育,形成了强烈的颠倒执著,故而会将不存在的视为存在,将存在的视为不存在。我们现在有幸遇到了这么殊胜的中观法,一定要依此逐步树立起空性正见,慢慢断除自相续中的各种邪执。
敬摘录索·达·吉·堪·布讲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新版讲解
记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