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密语】这才是真正的过年
时光·密语
2021
星期一
02/08
10
2019-2-8
这些千奇百怪的痛苦和快乐,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它并不是外境招致的,而是源于我们的心。
——法王晋美彭措
09
2019-2-8
ཆོས་རྗེ་འཇིགས་མེད་ཕུན་ཚོགས་ཀྱིས།སྐྱོ་བར་མ་བྱེད་འདུས་མཐའ་བྲལ་བ་འདི།།འདུས་བྱས་རང་མཚན་ཡིན་པས་བཅོས་སུ་མེད།།ནམ་ཞིག་སྐྱེ་མཐའ་འཆི་བའང་འོང་ངེས་པས།།བག་མེད་སྤོང་ལ་དམ་པའི་ལྷ་ཆོས་སྒྲུབས།།ཞེས་གསུངས།
法王晋美彭措:
聚际必散莫悲伤,
万法自性不可改,
生际必死定降临,
断除放逸修正法。
08
2018-2-8
ཀུན་མཁྱེན་ཀློང་ཆེན་པས།གཞུང་དང་ཞལ་གདམས་ཟིན་བྲིས་ལ་སོགས་པ།།ཟབ་མོའི་དཔེ་ཆ་མཁོ་དགུ་འཛོམས་ན་ཡང་།།ཉམས་ལེན་མ་བྱས་འཆི་ཚེ་དཔེས་མི་ཕན།།སེམས་ལ་བལྟ་བ་ཁོ་བོའི་སྙིང་གཏམ་ཡིན།།ཞེས་གསུངས།
全知龙钦巴:
典籍教言以及记录等,
虽聚种种所需深义书,
若无修持临死书无利,
当观心性即是吾忠告。
07
2016-2-5
三句话,为新年减负
今天,我在这里给大家拜年。
新的一年,每个人都需要总结过去,展望未来,都应该有一个计划:一年当中,你会做出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我想,现在最需要强调的有两个。
1 息灭嗔恨——为和平减负
全世界需要和平。
各个国家,和平不可缺少;社会乃至家庭,都离不开和平。但最根源,是内心的和平。
内心的嗔恨如果息灭,不管住在哪里,处于什么样的状态,都很开心。所以,首先要经常调整我们的心态,这样,实现世界和平是很容易的。
个人内心得到平和的时候,它会起到涟漪效应,逐渐逐渐,扩展到社会的和谐,再到整个世界的和睦,都会得到一定的改善。
2 减少贪欲——为环保减负
在上个世纪,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的环境还是遭到了很多的破坏,主要根源,是人内心的贪欲。
从今年开始,要尽量减少自己的欲望,哪怕是在夏天,空调调高1-2度,冬天暖气调低1-2度,都会节省许多的能源。
强迫地用大自然的资源,提升自己内心的舒适感,不一定很好。也许让大自然、让我们自己都回归到原来的状态,获得的快乐会更加明显。
因此,希望能尽量地减少欲望。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做环保的工程师。
3 放松才是真正的过年
特别希望在新的一年中,大家身心健康、快快乐乐、开开心心。更重要是孝顺父母。如果父母健在,过年期间多陪伴他们、帮帮他们;如果他们不在了,要经常祈福、祈祷、超度。
不管怎么样,要处于一种开心的状态,这样过年,才是真正的过年。否则,我看到很多人都比较累,吃得也累,回家也累,跟别人聊天也累。
我们不要累,要放松。
放松才是真正的过年。
06
2015-2-19
各位大家好!
在辞旧迎新的,新的一年当中,我在这里祝愿大家:一切吉祥圆满,如愿以偿!
因为我们需要去掉一些心灵的垢染,要迎接心灵和行为上的美好,特别希望在新的一年当中,不管是对家人、对同事、乃至任何一个人尽量不要发脾气,尽量赞美他们,说他们的功德,我很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在新的一年当中,应该有一个比较新的一种突破,或者说是有一个进步,从内心当中多发一些菩提心、善心,尽心尽力的忏悔以前自己所做的一些不好的罪过!
因此,特别希望大家开心而且人生过得有意义,同时能做到利益众生的事,实际上是最有价值的,就是利益众生!
谢谢!
05
2015-2-8
早晨喝一杯开水,有利于治百病,让身体得到净化;早晨发一念善心,可以清扫内心的垃圾,让心灵得到净化。若能天天这样坚持,我们的身心会健康起来,不但自己快乐,也会给身边的人带来幸福。
04
2014-2-8
近期,我以闭关的方式,听上师早年讲法的录音,观自己的心。每天只用固定的时间发微博、处理一些事物,其余时间都关掉手机。人生真的很短,若没有通过实修品尝到佛法的滋味,就算把佛法讲得再精妙,也很难用得上。
03
2012-2-8
如今依靠天文望远镜的帮助,我们发现在浩渺无垠的宇宙中,地球只是沧海中的一滴水,还有不计其数的其他星球存在。但早在2500多年前,佛陀不必依赖外在器械,就早已对此清清楚楚,而且他所描述的星球和世界,远比我们现在发现的多得多。假如你翻开佛经细致研究,肯定会大吃一惊。
02
2012-2-8
如自作泥潭,愚童沉其中;
陷分别泥中,众生难自拔。
01
2011-2-8
近来常有不少人说,自己有很多烦恼、痛苦,问我该如何才能遣除?其实方法虽然有,但并非只说寥寥几句,就能让你的烦恼荡然无存。若想真正自在解脱,就必须系统听闻佛法、深入学习佛法,否则,其他方法只能是隔靴搔痒、望梅止渴。佛陀在《正法念处经》中也说:“若离闻法,无有一法能调伏心。”
不离 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