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读物|《苦才是人生》十三|三种活法最快乐
微信:athenatang1001
公众号: 動物樂傳心
《苦才是人生》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壹
·感谢无常,让我们少受折磨·
当你明白名利的无常,一旦失去就不会觉得天崩地裂;当你懂得感情的无常,遇到变故也不会寻死觅活;当你懂得生命的无常,亲人去世也可以坦然面对。
世间万事万物,没有一个是绝对静止的,全部都在运动变化,这就是佛教所谓的“无常”。正因为无常,我们的快乐不可能永远,它可以随时变成痛苦。如《四百论》云:“无常定有损,有损则非乐,故说凡无常,一切皆是苦。”凡是无常的法,就一定会坏灭;只要会坏灭,则非真正的快乐。
从前,有个公主美丽动人,父王十分疼爱她。她要什么,父王都会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下大雨,王宫院子中的积水溅起许多水泡。公主见了非常喜爱,于是向父王要求:“我要用那水泡穿成花鬘,装饰头发。” 国王说:“这是不可能的。”公主就撒起娇来,说得不到便要自杀。国王吓坏了,只得召集全国的巧匠,命令他们给公主制作水泡花鬘。
很多年轻的工匠对此无计可施,特别苦恼。这时,一个老工匠说自己有办法。国王非常高兴,就叫公主亲自当“监工”。老匠人对公主说:“我只会穿鬘,不太懂水泡的美丑,请公主自己挑选。选完了之后,我好给你穿成花鬘。”公主便兴致勃勃地去选水泡。结果忙了半天,一个都没拿到。最后,她累得精疲力尽,一转身跑入王宫,向父王说:“水泡虽然很好看,但拿到手中一刻都留不住,我不要了!”可见,把无常的东西,执著为常有,殚精竭虑地想得到,这无疑是一种愚痴之举。
世人的痛苦,皆源于各种错误的执著。若能懂得无常之理,对一切不会太执著,痛苦便不会那么强烈了。比如,当你明白名利的无常,一旦失去就不会觉得天崩地裂;当你懂得感情的无常,遇到变故也不会寻死觅活;当你懂得生命的无常,亲人去世也可以坦然面对。
从前在佛陀时代,有一个妇女,丈夫抛弃了她,她唯一的孩子又死了。这个妇女痛不欲生,抱着孩子的尸体来到佛陀面前。请求佛陀大发慈悲,无论如何要救活孩子,否则,她也不要活在人世上了。佛陀说:“要救你的孩子并不难,只是你必须向没死过一人的家里讨一粒芥子,把这个给我,我就能救活这孩子。”
这个妇女就挨家挨户地找,但没有一家从来没有死过人,最后她终于明白了:人总是要死的,死亡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平等。于是对孩子的死,就没有那么放不下了。
古人也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就是无常的规律,任何人均无法超越。若能通达这一点,你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发生任何变化、遭受任何打击,也不会万念俱灰。
贰
·三种活法最快乐·
从前,无德禅师面前来了三位信徒,他们为各自的事情烦恼不已,不知如何才能使自己快乐。
禅师首先问他们:“你们为了什么而活着?”第一个信徒说:“因为我不想死。”
第二个信徒说:“因为我想年老时儿孙满堂。”第三个信徒说:“因为我有妻子儿女。”
禅师听后,说:“你们都不会快乐的。”
三个信徒齐声说:“那我们怎样才能快乐呢?”禅师反问:“你们认为得到什么才会快乐?” 第一个信徒说:“我认为有了金钱就会快乐。”第二个信徒说:“有了爱情就会快乐。”第三个信徒说:“有了名声就会快乐。”
禅师答:“有这样的想法,你们永远都不会快乐。而且,有了金钱、爱情、名声之后,烦恼还会接蹱而至。”
三人问:“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禅师说:“你们先要改变观念:金钱要布施,爱情要奉献,名声要服务于众生,这样才会终生快乐。”
从这个小故事中,你明白了些什么?
叁
·慈善不是钱,是心·
希望慈善能从你我做起,从当下做起。有钱的人可以从物质上作支持;没有钱的人,哪怕付出一个微笑、说一句真心的祝福,也是爱心的一种体现。
提起“慈善”,很多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要捐钱。其实,慈善不一定非要物质捐赠,精神上的爱心也不可缺少。
例如,一个人与家人吵架,痛不欲生而准备自杀时,我们就应当去安慰他、帮助他,想尽一切办法令其内心得以恢复。尽管这只是微乎其微的小事,但对别人来讲确实需要。
如今不少人认为,慈善只是有钱人的消遣,跟自己这种平民百姓没多大关系,故对这方面不闻不问、从不关注。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对此,我想起一个令人非常难忘的故事:2007 年的一天,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个庄园里,举行了一场慈善晚宴,旨在为非洲贫困儿童募捐。应邀参加晚宴的,都是富商和社会名流。在晚宴将要开始时,一位老妇人领着一个小女孩,来到了庄园的入口处。小女孩手里捧着一个看上去很精致的瓷罐。
守在庄园入口处的保安安东尼,拦住了这一老一小:“欢迎参加今天的晚宴,请出示你们的请帖,谢谢。”老妇人听后,对安东尼说:“对不起,我们没有接到邀请。是这个小女孩要来,我陪她的。”安东尼回答:“很抱歉!今天晚宴邀请的都是重要人物,除了工作人员,没有请帖的人一律不能进去。”
老妇人表情严肃地问:“为什么?这里不是举行慈善晚宴吗?我们是来表达自己心意的,难道都不可以吗?”她又进一步说:“如果我不能进去,这个小女孩可不可以进去?因为她从电视上知道,非洲的孩子特别可怜,很想为他们做点事。她把储钱罐里的所有钱都拿来了, 打算捐给非洲的孩子们。”安东尼解释说:“今天这场慈善晚宴,来参加的确实是重要人物,他们将为非洲的孩子慷慨解囊。很高兴你们带着爱心来到这里,但是我想,这场合不太适合你们进去。“叔叔,慈善不是钱,是心,对吗?”一直没有说话的小女孩突然问。她的话,让安东尼愣住了。“我知道受邀请的人有很多钱,他们也会拿出很多钱,我虽没有那么多,但这是我所有的钱。如果我真不能进去,请把这个带进去吧!”小女孩说完,将手中的储钱罐递给安东尼。
安东尼不知道是接还是不接,正在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有一位老人说:“不用了,孩子。你说得对,慈善不是钱,是心。你可以进去,所有有爱心的人都可以进去。”他面带微笑, 摸着小女孩的头,弯腰跟她交谈了几句,然后直起身来,拿出一份请帖:“我可以带她进去吗?”安东尼接过请帖一看,忙向他敬了个礼:“当然可以了。”原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股神”巴菲特。
结果出人意料的,当天慈善晚宴的主角,不是倡议者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不是捐出 300万美元的巴菲特,也不是捐出 800 万美元的比尔-盖茨,而是仅仅捐出 30 美元 25 美分的小女孩——小露西,她赢得了最多、最热烈的掌声。而且晚宴的主题标语也变成这样一句话:“慈善不是钱,是心。”
第二天,美国各大媒体也争相对比作了报道。当时引起了很大轰动,无数人看到报道后, 纷纷表示赞同——慈善不是钱,是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颗善良的心,谁都可以参与到慈善中来,慈善不一定是有钱人的专利。甚至,对于一个生命,不生起害他的嗔心,希望他得到快乐,这也是慈善。
正如佛陀在《涅槃经》中说:“若于一众生,不生嗔恚心,而愿与彼乐,是名为慈善。”然而遗憾的是,如今很多人没有慈善的意识,宁愿把钱无意义地挥霍,也不愿用它为生存希望一点点萎缩的人们,重新撑起一片天。
中华慈善总会曾有一项统计表明:中国拥有 80%以上社会财富的富人,对慈善事业的捐赠小于 15%。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中国却是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之一。其实且不说富人,就算是城市里的普通人,把一顿大餐或一件名牌衣服的钱节省下来,也足以资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上学,从而改变他们一生的命运。
所以,希望慈善能从你我做起,从当下做起。有钱的人可以从物质上作支持;没有钱的人, 哪怕付出一个微笑、说一句真心的祝福,也是爱心的一种体现。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其实,生命就像是空谷回声,你送出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种什么,就收割什么;你给予什么,就得到什么。
- 未完待续 -
—— 动物乐传心 ——
随喜大家转发
图文|网络
编辑|向日葵
以上内容以公益分享为主,文中内容、图片、音乐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启动线上读书计划
学习内容:《你在忙什么》、《八万四千问》、《修行百颂》等著作
我们的希望:每位参加学习的小伙伴在学完一本书后,能够发表2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
我们的奖励:参加阅读3本书及以上者,奖励精美佛像一尊。参加阅读1-2本书者,奖励平安结或金刚结一个。以上加持品均会请高僧大德进行加持
大家可邀朋友一起参加,加持品有限,请快快行动哟
❤每天学习一点点,为自己的心灵充充电、减减压。
随喜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