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讲堂 >> 《Trouble Is A Friend》:烦恼是朋友,学会在烦恼中成长! 返回

《Trouble Is A Friend》:烦恼是朋友,学会在烦恼中成长!



有首歌唱道:“无论你走到哪里,烦恼形影不离,烦恼是最好的朋友,想躲也躲不掉……”不管你在哪里,烦恼都可能随时现前,所以,要想彻底远离这样的烦恼,也许很困难。但当烦恼产生的时候,也没有必要仓皇而逃。就像我们学院的恶狗,你越跑它越穷追不舍,在后面“汪汪”狂吠;如果你原地不动,只是拿个东西“安住”的话……这样,烦恼就会“不好意思”,自己偷偷溜走了。


——摘录自《维摩诘经讲记》第42课


堪布提到的这首歌就是蕾恩卡·克莉帕克演唱的《TroubleIs A Friend》(烦恼是朋友),旋律灵动,曲风活泼,风靡一时。歌词里对烦恼的描述也非常生动有趣。



Trouble Is A Friend 

Lenka

向下滑动观看歌词



Trouble will find you 

no matter where you go, oh oh

No matter if you&aposre fast, 

no matter if you&aposre slow, oh oh

无论你走到哪儿 

烦恼都会找到你 噢噢

不管你多快 

不管你多慢 噢噢

 

The eye of the storm wanna cry in the morn, oh oh

You&aposre fine for a while but you start to lose control

暴风肆虐后的场景在清晨让你哭泣,噢噢

你刚感觉良好但很快就开始失控

 

He&aposs there in the dark, 

he&aposs there in my heart

He waits in the winds, 

he&aposs gotta play a part

他在黑暗中 

他在我心中

他在风中等着准备找麻烦

 

Trouble is a friend, 

yeah trouble is a friend of mine Ahh...

Trouble is a friend, 

but trouble is a foe, oh oh

烦恼是朋友 yeah 烦恼在跟著我 啊......

烦恼是朋友 可烦恼也是敌人 哦哦

 

And no matter what I feed him he always seems to grow, oh oh

He sees what I see and he knows what I know, oh oh

So don&apost forget as you ease on down my road

不管我如何对待 他总是在长大 噢噢

他能见我所见 知我所知 噢噢

所以在轻松前行时也不能忘记

 

So don&apost be alarmed if he takes you by the arm

I roll down the window, I&aposm a sucker for his charm

Trouble is a friend, yeah trouble is a friend of mine

Ahh..

当他拉住你的手臂 不要惊慌

我摇下车窗 臣服在他脚下

烦恼是朋友 yeah 烦恼总是伴随着我

阿......

 

How I hate the way he makes me feel

And how I try to make him leave

I try, oh oh I try

我多么讨厌他给我的这种感觉

我想尽办法让他离开

我尝试 哦哦 我尝试





像歌中所唱的那样,生活中的烦恼总是如影随形,身处在这个时代,烦恼也许更加炽盛。还有一首十多年前的老歌《烦恼歌》最近也在网络上再次走红,它唱出了人们内心里的声音。

 

每个人都讨厌烦恼,试着远离烦恼。其实不然,学习《维摩诘经》后才知道,原来烦恼这个“朋友”这么好!




             恼

-1-

一切烦恼,为如来种

         如来               


我们习惯上认为:佛种或成佛之因,是行持十善法,修十二缘起,断除贪嗔痴等烦恼。但此处却说,世间的诸多烦恼也是成佛之因。

 

一切与五蕴或贪嗔痴相关的邪见和烦恼,都是佛种。

 

文殊师利菩萨于此宣讲了烦恼即是解脱的因,亦即佛种。此外,不同的注释也阐述了几点关于“烦恼即是佛种”的原因:第一,每个众生本来具足佛性,由此可知,心的本来面目即是佛性,既然本具佛性,则烦恼也是成佛的因;第二,如果有了烦恼,我们就会藉由对烦恼的厌烦心,从而希求从烦恼中获得解脱;第三,我们下面也会讲到,实际上,烦恼也会成为我们帮助众生的助缘,以自相续产生的烦恼为例,它们可以有力地帮助我们感同身受地调伏众生的心,从而断除众生的烦恼。

 

刚才讲到了其他注释所阐述的三个缘由,此处,文殊菩萨继续解释其主要原因:如果处于声闻乘的单空见解之中,则连产生烦恼的机会也没有。那么,一方面,进一步追求菩提的愿力无法增上;另一方面,也不具备想要利益众生的心态。因此,烦恼非常重要!

 

法师在辅导中曾说过:我们在家人相比寂静地的修行人,生活压力大,烦恼的对境多,但是如果我们懂得将烦恼转为道用,其实可以时时刻刻来修炼自己的心,在生活中去汲取养份,体悟佛法,修行境界反而会不断地增上。




             泥

-2-

淤泥中可以生出莲花

         莲                 



安住于虚空、抉择灭、非抉择灭三种无为法的五蕴皆空的空性见解中,终究不能生于佛法。如同干旱的陆地不能生长莲花,若入于单空之中,如来广大甚深的法要及功德便无法出生。唯有在遍满贪嗔痴慢疑的烦恼淤泥之中,众生相续中才能生起菩萨的万法功德,以及如来的十八不共法、十力、四无畏等功德妙莲。 

 

一味排斥烦恼是不可取的。尽管在修行的某个阶段或层次,烦恼具有某种危害,但对于有一定修行境界的人来说,烦恼对于修行是大有助益的。

 

《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云:“譬如粪壤地,出生于甘蔗,倍常而肥盛,菩萨处烦恼,出生一切智,其义亦如是。”这个教证十分出名。刚才对此已作了大致解释,意即世间的粪沤在土里是最好的肥料,对甘蔗的生长极其有利;菩萨的烦恼也是如此,如果能将其转为道用,则对生起如来的一切智智大有裨益。

 

如《大集经》云:“菩萨若无烦恼力者,则不能共诸众生行,亦不能知众生行处,亦当证于声闻缘觉。”菩萨具有烦恼与智慧的双重能力——若没有烦恼的能力,对贪嗔痴一无所知,则既不能与众生同行,也无法了知众生的行为。无论证悟声闻缘觉的果位还是菩提果,都需要烦恼力,否则就无法度化众生。就像有的人从未品尝过贫穷的滋味,自然也难以体会他人的窘困。

 

之前讲到,如同空中播种无法收获一样,修持单空也无法成就。随后又讲到,离开烦恼也无法成就。两者都说明:证得菩提需要烦恼力。

 

如果不深入汪洋之中,就无法取得无价的如意宝。同样道理,如果你不勇敢地潜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量

-3-

心的力量所向披靡

         心                 


世间人为了生存而殚精竭虑,对此大家也有目共睹。虽然此处讲到烦恼很重要,但有些人整天只耽著于个人鸡毛蒜皮的烦恼,对我们共同面临的大烦恼却毫不关心,这是不合理的。我们应当经常谈论的,是弘法利生等事业面临的烦恼,这些烦恼才是非常重要的!

 

佛教徒应当敢于接触、敢于担当、敢于利众。不要总是顾虑重重:担心身体,担心别人不高兴,担心“我”如何如何……其实世间没什么可担心的,也没什么可靠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唯有利益众生、发菩提心,才是对自他生生世世最有意义的事情。

 

希望大家在听闻具有如此殊胜加持力的佛经时,能发心、发愿。心的力量是所向披靡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发菩提心,也会为世界增添一份爱,这样的爱,对一切众生暂时和究竟都是有利的。


——以上内容 摘录自《维摩诘经》第42课




             恼

-4-

在烦恼中成长

         成                 


在座各位都在十分认真地追随佛陀的法道,因此,不能仅是听闻了佛法就万事大吉,还应做好两件事情:第一,将自己所学的每个知识点,结合自相续好好修行。如果缺乏修行,就很容易变成法油子;第二,将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尽可能地回馈社会、利益社会。

 

我们应该像维摩诘居士所说的那样,到烦恼中去,直面烦恼,锻炼自心。

 

真正大乘佛教的修行,需要有一定的对治烦恼的能力。

 

若自己真正有一些境界和功德,就应如莲花生于淤泥中一般,在烦恼中弘法利生。许多高僧大德和菩萨都是以居士身份来弘法利生的,因此,我希望居士们也要向维摩诘居士学习。

 

作为佛教徒,应珍惜当下拥有的家庭,让家的氛围更加和睦,在修行的同时,也要尽量为家人做些有益之事。但现在有的人在学佛后,根本不为家里考虑,既不出去挣钱,也不做家务,整天捧着课本躲在屋子里,这样肯定没法和家人和睦相处,生活还怎么继续?现在社会竞争愈发激烈,我建议佛教徒还是要好好地生活,该挣钱的挣钱,该上班的上班,该做事的做事。所以建议大家要自力更生!

 

总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在烦恼中成长,这非常重要。 


——以上内容 摘录自《维摩诘经》第43课



 友情提醒


回复"1":招聘发心人员

回复"2":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回复"3":门措上师略传

回复"4":堪布简介

回复"5":智悲讲堂闻法房间

回复"6":本周课程安排

回复"7":《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回复"8":《转经轮的功德》

回复"9":《助念往生仪轨》

回复"0000":综合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