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科学】 科学家证实:狗儿其实也是人!(佛门网)
科学家证实:狗儿其实也是人!
2013年10月6日,刊登于纽约时报上的一篇评论十分有趣,叙述了美国杰出的精神学家及心理学家Gregory Bern在过去两年,如何与他的同事训练狗儿在清醒和不紧迫的情况下进入核磁共振扫描器,以找出狗儿的大脑是如何运作的,而更重要的是,它们是如何看待我们人类的。在训练及扫描12只狗儿后,Gregory Bern得出一个结论:狗儿其实也是人!
由于狗儿无法通过说话来表达,科学家必须倚赖观察它们的行为来得出它们正在想什么。这是十分有趣的,因为你无法问狗儿为何它会如此做,或是它感觉如何。也正因为它们不会说话,因此进行动物情感认知的实验吓坏了许多科学家,也是个很大的研究。
直到现在有可以直接让它们通过核磁共振扫描的机器,它们的内在想法也可以被直接反映,这样的研究才变得稍稍容易些。然而核磁共振机器很吵,在扫描过程中即使是人躺在里面都不见得会适应,更不用说对机器一无所知的狗儿了。以往狗儿都需要经过麻醉才能进行扫描,但是如此一来就不能观察它们的脑部活动了。
在这份实验中,每位家长都会被要求签署一份同意书,表示是志愿参加,而且过程中不会麻醉狗儿,如果不愿意继续实验,与人的实验志愿者相同,家长随时可以让狗儿停止及退出实验。
Gregory Berns的狗儿Callie是第一只实验的对象,也许它是习惯于打猎的混种猎犬,所以对事物保持高度的好奇心,因此很顺利地完成了训练,它可以自行进到舱体里进行扫描。而且整个过程还要让它习惯戴上耳罩,以免机器操作时的95分贝声音去吓到它。
经过数月,当地的狗社群团体知悉了这项研究是要了解狗儿在想什么,一年内有12只狗儿加入实验。虽然这个实验才刚开始回答一些有关狗儿大脑的基本问题,但不容忽视的是,人脑与狗脑有一项基本的相似:尾状核(caudate nucleus)。
尾状核位于脑干和大脑皮层之间,是奖赏回路区域的一部分,富含多巴胺受体。在人类中,“尾状核”在我们的期待中扮演着享受美好事物的关键作用,例如美食、爱和金钱。但我们可以只借由测量尾状核的活动状态,推断出一个人的想法吗?由于大脑功能极为复杂,一个接连一个,要把一束单一功能或单一大脑区的情绪挑出是很困难的事情。但大脑的“尾状核”可能是一个例外。特定部位的“尾状核”与人类享受的活动有一致性,在正常情况下,它可以预测我们喜好的食物、音乐,甚至美的事物。
在狗儿中,我们发现“尾状核”对于指示食物的手势反应增加,也对熟悉的人物的气味增加活动反应。甚至在初步的实验中,狗儿对短暂走出视线外的家长再返回后,脑部有明显的反应。而狗儿有这些反应,代表它们很爱我们吗?其实不一定。但是从人类的“尾状核”对刺激的情绪反应,与狗儿的“尾状核”反应类似。神经学家称这个为功能性的同源性(functional homology),而它可能可以作为观察狗儿情绪的迹象。
在过去,狗儿一直被认为是“物”而不是“人”,在法律上也把它们视为财产而非生命,但若可以侦测到它们情绪的能力,例如爱与依恋,就意味着狗儿与小孩一样,有一定程度的感知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使我们重新思考该如何对待它们,甚至思考该如何对待与人类相近的灵长类动物,因为它们与人类一样,都有七情六欲,而非冷冰冰的物品。
就目前的动物保护法而言,许多动物都是被剥削人格权的,从收容所、繁殖场到赛狗、实验室都一样,而一旦用MRI这样积极的神经生物学方式来证明它们的情绪反应,那就可以进一步授予狗儿的人格权,在法律基础下保护动物的权益,给予它们免于被剥削的保护。
也许狗儿大脑成像的研究无法帮助我们制定相关的法律,然而美国神经学专家举例,美国高最法院最近有一个案例,援引少年犯的大脑在青春期尚未成熟,因此裁定少年犯不能被判处终身监禁或无法假释。这样的判例也等于为神经科学与法律间开了一扇门,或许有一天,我们也会看到以狗儿的大脑成像研究为基础的各项辩论。
感恩阅读全文,敬请关注下期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