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演讲】付出就是得到
总之,我们不是为了别的,是为了做慈善。
而在做的过程中,我们的理念要调整好。作为一个大乘行者,我们为众生做事,实际上是自己得到了一个修行机会,而这个机会是对方给的,所以我们应该感谢他。
不过,很多人还是老想法:“我是志愿者,我资助贫困大学生,他应该记得我;我去养老院看望老人,老人应该感谢我……因为他们是受益者。”其实,从纯粹的利他思想来看,真正的受益者,是我们自己。所以,当我们付出的时候,应该满心欢喜,而且不图回报。
你们都去过养老院,看看那些孤独的老人,当你对他微笑、对他说一句关心的话、给他一个拥抱时,因为你的真诚关怀,老人们内心的喜悦无法言喻,而他们从此对我们佛教徒,也有了不同以往的看法。
现在已经是老龄社会了,老人是最孤独的一群人,虽然物质条件都还可以,但他们的心里却非常空虚。我看过你们的一些视频,有个志愿者问一个老人:“你最希望的是什么?”老人说:“我最希望的,就是家人给我打个电话,听听孩子们的声音……”
可是,孩子们天天都很忙,顾不上自己的父母,甚至连打个电话的时间都没有。而我们去跟他们说说话,给她们梳梳头,这不也是菩萨的行为吗?当然,你们回头想想,这种真心的付出,其实对我们自己来讲,也是一种难忘的体验。
有人可能会想:“那我的闻思修行,跟做这些慈善会不会相违呢?”
当你认为这是一种压力,把它当作一件其他的事,跟修行不相干而且你也不想干的事,当然会相违。但是,如果你想到众生的痛苦,想到去承担他的痛苦,这就是修行。《入行论》、《现观庄严论》里都强调,用实际行动利益他众,就是菩提心;而菩萨除了利他之外,也没有其他的事情。
因此,不要把利他当成压力,其实利他是大乘的精髓,而菩萨生存的意义也在于此。
在座的有些已经是志愿者了,有些将来会加入,但我说心里话,我对“慈慧”比较耽著。我这次来,可能学会的其他人有看法,但我早有准备,一年前我就跟相关负责人说过:“希望大家都积极参与,这样年底可以跟大家聚一聚,见个面。”
当然,见个面也不算什么,但这是一种表示,在聚会的过程中,大家可以彼此鼓励。今年是这样,明年也是如此。
我希望诸位对慈善事业,都能自觉自愿地参与,不要轮到自己了,就觉得与闻思冲突,与家庭的事务冲突……其实,一年中参加三四次,家里人肯定会给你这个自由的。如果一年连三四次的自由都没有,那你的家庭不就成了一个“小监狱”了吗?所以,这些想法只是借口而已。
还有人说:“修行才重要!”
修行的确重要,但是在一年365天当中,其他时间你都可以修行,只拿出短短时间做些利他的事情,用实际行动真正去做,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总之,今年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各方面都比较圆满,希望今后不要松懈,要继续努力!
摘自付出从心开始
本月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