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今日当精进 >> 《入行论广释》108课 * 小测 返回

《入行论广释》108课 * 小测



1

修行人面对烦恼,应具备什么样的态度?(单选)

A. 爱如珍宝;

B. 视若无睹;

C. 屈膝投降;

D. 威武不屈。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D

【解析:主要考察颂词“吾宁被烧杀,甚或断头颅,然终不稍让,屈就(D)烦恼贼。一切时与处,不行无义事”的法义理解,即:修行人即使被杀害,也不能向烦恼屈服。ABC选项分别是喜爱、不关心、屈服的意思。】






2

之所以对善法要有欢喜心,是因为?(多选)

A. 有了欢喜心,行为肯定会如理如法;

B. 没有欢喜心,修法不可能成功;

C. 能带来金钱和地位;

D. 同修道友会仰慕我。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B

【解析:主要考察颂词“如童逐戏乐,所为众善业,心应极耽著,乐彼无餍足”的法义理解及法本中的上师对该颂词的讲解:“如果有一种欢喜心,那么行为肯定会如理如法(A)”。“如果对佛法没有欢喜心,修什么法都不可能成功(B)。”】






3

行持善法的本体是?(单选)

A. 安乐;

B. 解脱;

C. 无忧;

D. 涅槃。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

【解析:主要是考察行持善法的本体。A选项源自法本科判中“理当行善本体安乐”。】






4

关于贪恋世间欲乐的描述,恰当的是?(多选)

A. 刀尖舔蜜;

B. 饮鸩止渴;

C. 永恒大乐;

D. 如草尖露。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BD

【解析:主要考察颂词“如嗜刃上蜜(A),贪欲无餍足,感乐寂灭果,求彼何须足?”的法义理解。上师讲记中提到:“世人真是鼠目寸光,为了追求短暂的利益,根本不顾无常的到来,也不考虑自己的来世,甚至造下无边恶业,以无尽的痛苦换取瞬间的快乐(B)。所以《佛子行》中云‘三有乐如草尖露(D),乃是瞬间坏灭法,了知恒时无变法,希求解脱佛子行。’”】






5

修行人对于佛法,应具有欢喜心,是因为?(多选)

A. 希求佛法是最快乐的;

B. 佛陀的智慧最为殊胜;

C. 对我们生生世世的帮助都非常大;

D. 有了欢喜心,可以不再修行。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BC

【解析:主要是考察对善法具有欢喜心的功德。上师在讲记中说到:“在所有的兴趣中,希求佛法是最快乐的(A),因为世间上最可怜、最痛苦的就是愚痴,而断除愚痴的方法中,佛陀的智慧最为殊胜(B)。当然,佛陀的智慧,依靠闻思佛法才能获得”。“所以希求佛法、对三宝有信心,对我们生生世世的帮助都非常大(C)。”】



相关内容

《入行论广释》108课 * 笔记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