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足迹 >> 降妖除魔的密部宝典《楞严经》|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11)
返回
降妖除魔的密部宝典《楞严经》|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11)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分享11
为了帮助大家加深巩固和拓展
降妖除魔的《楞严经》辅导课
每课设有课后思考题
希望(尤其)发愿深入研习的道友
仔细做一下
查阅资料
获得更深的智慧
本公众号的答案仅供参考
1、 心如果在根和尘的中间,它与根尘有关或无关,会出现什么过失?
答:如果中间在虚空,就变成心既不知尘也不知根,与二者都没关系;如果心在某一方——在根的一方则无法知道尘,在尘的一方则无法知道根,也无法与二者聚合产生作用。
如果是兼二——好象一座桥,架在两岸间,根有觉知,尘无有觉知,那心会变成一半觉知、一半不觉知。就像说一个人既是活人又是死人一样荒唐。事实不能成立,它只有独一性。
如果不兼二——二者均不跨越,就变成心无有所著之处,则成立心确实不可得。由此推出终不可得,找不到它的相。
2、 名言中根、境、作意三者和合产生眼识的说法合理吗?
答:合理。
依照经部的观点,真正的外境是除识以外的隐蔽分。即,前一刹那,境、增上缘的根及等无间缘的作意三者聚合,第二刹那生起具境相之识,而安立为了知或见到境相的名言。
3、所谓的参照物或标志是否指一个固定的处所?为什么?
答:否,因为标志是暂时的,非为永久。
比如从东方看,标志在西方;从南方看,标志在北方。万事万物一直在变化和迁移中,所以不能以标志物作决定。如地球的自转、日月星辰的运转,没有决定不动的自体,都在动摇变化中。只要说“标”就是观待,观待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形状。
往期课后思考题答案参考链接
(请直接点击,即可打开)
答案整理 | 写心
答案校对 | 妙灯
图片拍摄 | 圆霞
排版 | 一心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