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一脉心香 >> 索达吉堪布:如何观想西方三圣庄严身相 返回

索达吉堪布:如何观想西方三圣庄严身相

索达吉堪布 一脉心香 2017-05-27

右侧观世音菩萨,身白左手持白莲,

左侧大势至菩萨,身蓝左持金刚莲。

右手施依印向吾,三大主尊如山王,

巍然朗然坦然住。

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共同认为,在西方三圣中,阿弥陀佛是居于中间的主尊,两大菩萨是位于两侧的辅弼,但在手印和标帜等方面却存在着差异。即使在藏传佛教内部,不同论典对西方三圣的描述也不尽相同,比如《极乐愿文》和《大圆满前行》,其中的西方三圣像并不相同;当然这种现象在汉传佛教中也有,但存在差异并非矛盾。而在具体修行时,我们修哪一个仪轨,则应根据那个仪轨来观想。

接着观想:阿弥陀佛身体的右侧是圣者观世音菩萨,他身色洁白,这表示住于轮回却未沾染轮回的过患;观世音菩萨一面二臂,他以各种报身圆满服饰严饰,左手以三宝印执持六瓣白莲花茎于胸前,这表示以如白莲花般纯洁的大悲心慈悯众生,白莲在耳边绽放,表示相续中谙熟所闻之法义并且增长智悲力。

在佛经论典中,对观世音菩萨的赞叹数不胜数,据《悲华经》记载,在宝藏佛前,转轮王第一太子获得了“观世音”的名号;《楞严经》记载,观音古佛对观音菩萨作了种种赞叹;在《观无量寿经》中,也广泛描述了观世音菩萨的相好庄严;在《观世音菩萨传记》中,麦彭仁波切也引用各种教证来赞叹观世音菩萨。总之,在对众生的大悲心方面,诸佛菩萨没有超过观世音菩萨的。

阿弥陀佛身体的左侧是大势至菩萨,大势至是寂静相,他显现为忿怒相就是金刚手菩萨;他身色碧蓝,这表示法性不变;大势至菩萨一面二臂,他具足报身装束,左手以三宝印执持金刚所严饰的莲花于胸前,这表示其获得诸佛身语意三秘密的能力灌顶。

据《大宝积经》记载:无量劫前,有一位勇郡转轮王,他有一千多位太子,太子们都发了无上菩提心。国王想知道这些太子中谁先成佛,于是他将所有太子的名字写好后放在七宝瓶中,并在七日七夜当中供养祈祷,七天后一个一个选出来。到了一千个太子时,其他太子都笑他:我们已经把所有众生度化完了,你还有什么事情可做?这位太子发愿说:愿我成佛时,事业、寿命、所化众生的数量是你们的总和!他就是未来的胜解佛。所以在贤劫千佛中,事业最广大的就是胜解佛。此时还有法念、法意两位太子,法念太子发愿,这一千位太子成佛后,他都要供养法轮、请转法轮,这就是后来的梵天;法意太子发愿,贤劫千佛在转法轮的过程中,他要遣除一切邪魔外道的违缘,这就是金刚手菩萨。所以在遣除违缘方面,祈祷金刚手菩萨超胜其他圣尊。另外,金刚手菩萨的金刚杵非常重,阿阇世王、帝释天、目犍连等具大力者皆无法撼动。

二位大菩萨右手都是以施依印指向自己,这表示任何众生若向他们祈祷,则不必畏惧三界轮回之苦,也即无畏施的标帜。这里的施依印,也即平常所说的救护手印,为右手从身体的髋骨处伸开,作摸顶式。三宝印是左手在胸前以拇指、食指的指尖执持莲花茎,其余三指向上伸直。二位菩萨皆以站立式安住,这表示利益众生刹那也不懈怠,并且趋入大乘道。

以上阿弥陀佛与二大菩萨眷属即三大主尊,犹如须弥山王一般胜过他众,巍然赫立,身体妙相随好的功德极其明显。也就是说,阿弥陀佛身色宛如阳光照射在红莲宝山上一般红亮,观世音菩萨身色如同阳光射在雪山上一般洁白,大势至菩萨身色好似阳光普照在蓝宝石山上一般碧蓝,他们身体所发出的光芒照亮了所有刹土;语言是六十种梵音之自性,清晰明朗,悦耳的妙音传遍整个刹土;意是慈悲智慧大光明之自性,恒时坦然安住。概而言之,西方三圣身语意的功德分别为巍然、朗然、坦然而安住。

总而言之,我们在行住坐卧之时,心里面都要这样观想:这三位无比庄严的圣尊,乃一切诸佛菩萨智悲力的代表,他们时时刻刻都以慈悲的慧眼注视着一切众生,愿他们能加被我、护持我、保佑我,更愿他们身口意的功德悉皆融入我的相续,若能经常以这样一种信心来祈祷的话,这也是明观佛及主要眷属的一种修法。当然,在明观福田中,这样的信心绝对不可缺少。

其实,藏传佛教所提倡的往生四因与汉传佛教所提倡的信愿行,两者不但不矛盾,反而可以融会贯通。麦彭仁波切也讲:在四种因中,明观福田与发清净愿最为重要,而积资净障与发菩提心起辅助作用,所以只要我们能在信愿的基础上忆念阿弥陀佛,就绝对能往生,由此可见藏汉大德的密意是一致的。故在明观福田的时候,一定要有强烈的信心,在此基础上,还要有往生的强烈愿望,这样才能往生。否则,如果信心也没有、愿也不发,就像小孩看动画片一样,随便看看西方三圣的相片或唐卡,那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另外,以前在印《极乐愿文大疏》时,里面放有藏汉佛教有关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和西方三圣的部分照片,大家可以之辅助观修。


——恭录于索达吉堪布仁波切《藏传净土法》

   来源:智悲佛网  


纯公益学佛平台 欢迎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