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今日当精进 >> 《亲友书》05丨小测 返回

《亲友书》05丨小测


1

粗语的过患包括?

A.粗语是嗔恨之缘;

B.如同肮脏的粪便,别说真正接触,哪怕听到一句,也令人极其厌恶;

C.“语无剑刃,能刺人心”;

D.粗语有时候比较有力量,能承办一些事情;

E.给人取绰号,会招致恶果。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BCE

【解析】法本P307-309,311。

断除嗔恨之缘——粗语:虚语或颠倒语,如同肮脏的粪便,别说真正接触,哪怕听到一句,也令人极其厌恶。

“语无剑刃,能刺人心”:法王如意宝规定道友之间不能取绰号。迦叶佛时,有一个出家人叫西哦色嘉,当时是人寿二万岁,他的生活、处境等非常安逸。但因为生起了傲慢心,出言不逊给许多比丘起“牛头”、“马头”、“虎头”等恶名,他死后转生为庞大鲸鱼,身上具有马头等十八个头, 直至人寿百岁时释迦牟尼佛出世之间,也没有得到解脱。


2

在精进时,要认清人类有几种不同的分类。属于里面成熟、外表未熟的有?

A.“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济公和尚;

B.爱吃活鱼的帝洛巴尊者;

C.弟子多达十万人的凡夫大天比丘;

D.喝酒吃鸽肉的咕噜毕鲁巴;

E.《华严经》中现妓女相的婆须蜜多。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BDE

【解析】法本P314。

内心与佛法完全融为一体,但表面上没有成熟,甚至疯疯颠颠,就像济公和尚一样。其实包括六祖大师,直至开悟时也不认识字,仍是个在家人,外面好像没有成熟,但内在的证悟已臻究竟。藏汉历史上,这样的成就者也非常非常多,心跟诸佛菩萨的境界无二无别,可是外表的形象却是猎人、妓女等等。


3

在精进时,要认清人类有几种不同的分类。诈现威仪属于哪一类?

A.外表成熟、里面未熟;

B.里面成熟、外表未熟;

C.内外皆未熟;

D.内外皆熟。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

【解析】法本P313,315。

在精进时,要认清人类有几种不同的分类,就如芒果一样。芒果可分四种:一、外表已经成熟,看似可以享用,但里面很生;二、里面早就熟透了,但外表还是绿绿的,好像没有熟;三、里面没有熟,外面也没有熟;四、 里面成熟了, 外表也显出成熟的样子。

你内在没有成熟,外在却有种种成熟相,这叫做“诈现威仪”。


4

如何守护根门?

A.如闻法时一样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心完全专注于对境;

B.要依靠诸佛菩萨和上师们的殊胜窍诀;

C.如母亲看护孩子一样小心翼翼;

D.如看护宝藏一样一刻不舍;

E.如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一旦受到威胁,全力以赴地对抗。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BCDE

【解析】法本P319。

我们要依靠诸佛菩萨和上师们的窍诀,尽量守护自己的心,就如同下面所讲的四种情况:

一、闻法:听闻佛法务必要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心完全专注于对境。假如你三心二意、心不在焉,那听什么也记不住。

二、母亲看护孩子:母亲若经常心不在焉,没有时时看好孩子,就会发生很多危险状况,比如孩子被大水冲走了、被车压死了、被恶人绑架了。所以,现在的母亲每天都很担忧,孩子上学时又去送又去接,就算白天上班做事,心里也一直惦念着孩子。

三、看护宝藏:末法时代虽然没有如意宝,但钱包、银行卡就是有些人的宝藏,拥有者随时对它小心保护,生怕被小偷偷走了。

四、生命:每个众生最爱护的就是生命,生命一旦受到威胁,会全力以赴地进行对抗。


5

凡夫人如何守护根门,断除对异性的贪执?

A.不要故意盯着异性看;

B.爱美是人的天性,遇到俊男美女只是多看几眼没什么,又不做别的;

C.不小心看到了,根据对方年龄不同,把他们观想成自己的亲人;

D.从头到脚里里外外观想异性身体的不清净;

E.学习空性,了知贪执者的我和能贪的对境都不存在;

F.贪执异性的过患太严重了,要把他们当做洪水猛兽一样严防死守;

G.为了锻炼对心的控制力,专门去车展看车模;

H.老老实实闭关,哪也不去,屏蔽一切外境干扰。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CDE

【解析】法本P316-317。

所以作者对乐行国王说:你不可故意盯着他人的妻子看,一旦不小心看到了,也要根据年龄,如果比自己年长,那就作母亲想;比自己年轻,就作女儿想;若与自己年龄相仿,则作姊妹想。《杂阿含经》中也说:“若见宿人,当作母想;见中年者,作姊妹想;见幼稚者,当作女想。”假使这样也不能避免生贪,那应该观其不清净性。对于男众居士或出家人, 戒律中规定了这种观想方法。反之,你若是女众无论居士还是出家人,看见不同年龄的男众也可依此类推,把他们作父亲想、兄弟想、儿子想。

假如实在无法对治烦恼,则应观想对方身体不净的本质。《中观宝鬘论》云:“女色皆不净,汝贪由何起?”异性的身体,从头到脚里里外外分析下来,没有一处干净地方,通过这种方式剖析,就可以断掉相续中的贪心。

然后又学了《智慧品》,从根本上了解贪执者的我和所贪的对境都不存在。


6

关于每个人的今生来世都有明暗的不同差别理解正确的是?

A.原因是业力和因缘不同;

B.因为前世布施,今生乃至来世都投生在富贵之家属于“今明后明至究竟”;

C.有道友依止上师后依教奉行,精进闻思修,虽然患癌离世,但来世一定非常美好,这种情况属于“今暗后明至圆满 ”;

D.“杀鱼弟”现在艰难谋生,因为杀业来世也不乐观,这种情况属于“今暗后暗至最终 ”;

E.经过奋斗终于靠开水产公司发财,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但来世去向就不妙了,这种情况属于“今明后暗至终点。”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CDE

【解析】法本P310-312。

每个人的今生来世都有明暗的不同差别,由于各自的业力和因缘不同,有些人今生光明、 来世光明,有些人今生黑暗、来世黑暗,有些人今生光明、来世黑暗,有些人今生黑暗、来世光明,总共有四种人。

“今明后明至究竟”:是指今生光明,来世也光明, 也就是说, 即生中生活得圆圆满满、 幸福快乐,来世乃至生生世世也享受安乐。

“今暗后暗至最终”:指即生中苦不堪言,来世也非常痛苦, 如屠夫、 妓女等造恶业者。有些屠夫、渔夫每天从早到晚都很辛苦,他们吃穿十分简陋,住处就像狗窝,即生中赚不到钱,温饱也难以解决,一直烦躁、忧愁,由于杀害了无数众生,来世也会堕在地狱、 饿鬼、 旁生中感受无量苦楚, 这是毫无疑问的。

“今明后暗至终点”:是指今世安乐无比,后世痛苦不堪。现在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今生比较富裕,赚的钱很多,常去五星级宾馆享乐,看起来真的很有福报。可是他们开肉联厂、办渔场,造了大量恶业,以此杀生害命的果报,这一辈子完了之后,就会步入痛苦之旅。

“今暗后明至圆满”:是指今生虽然饱尝痛苦,后世却踏上幸福之路。

有些人为了利益众生获得佛果而苦行, 现在住的条件比较差, 每天吃不饱、 穿不暖,看起来很可怜。但实际上,今生通过这种苦行,罪业可全部得以清净,未来定会拥有无限光明。还有一些病人,今生被病痛日日折磨,表面上痛不欲生,但依此遣除了重大罪业,来世也会非常美好。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文字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载。

往期文章

《亲友书》04丨小测

《亲友书》03丨小测

《亲友书》02丨小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