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劫经(一)
贤劫经
今天我们就是在庆贺藏曆新年,以此庆贺我们发佈了“八万四千佛典翻译计画”的一部《贤劫经》,这个《贤劫经》马上就可以在八万四千的阅读室,大家可以在那边阅读英文的翻译版本。这一部佛经总共有600多页,我们也借此机会非常高兴的欢迎宗萨钦哲仁波切来给我们介绍这部佛经。在仁波切开始讲话之前,我们先请 doctor Andreas doctor,他是八万四千的编辑总监,他督导了整部佛经的研究以及翻译过程,所以他会跟我们分享在这样一个大型的翻译计画当中,需要有哪些工作才能得以圆满这样的一份重大工作。
doctor Andreas:“大家好。跟大家祝贺藏曆新年快乐。今天是非常吉祥的一个场合,我们聚集在一起庆贺《贤劫经》的发佈,并且也聆听宗萨钦哲仁波切对此深奥佛经的教法。一般来说“八万四千佛典翻译计画”的所有的翻译计画都是需要议员编辑以及技术人员非常广泛密集的合作,所以从我们慷慨解囊的功德主,非常有能力的议员编辑以及技术人员,大家,以及我们非常敏锐有洞察力的读者,大家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翻译这部《贤劫经》的时候,我们事实上有非常大的一个团队,他们花了数个月的时间来做这项翻译的工作。在翻译的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有寺庙出家学者,他们给予我们一些协助,我们在“八万四千佛典翻译计画”中相信这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议员以及编辑能够从出家的学者,不管是藏族或者喜马拉雅山区的这些学生们,给予我们翻译方面的帮助。在这部佛经当中,我们不只获得这些出家学者的帮助,而且也获得了过去很多西方学者他们所研究的内容,并且还有一份30多年前翻译的《贤劫经》都是我们的参考资料,就像所有的“八万四千佛典翻译计画”的译文一样,在议员翻译完之后,我们的编辑团队会非常小心谨慎的参照藏文原文来进行校对的工作。那这部佛经的翻译尤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因为佛经当中有8000多个人名,名号,我们就需要一个个的非常小心的去叫。对,所以我们的研究编辑,我们的文字编辑及技术人员,事实上在整个过程当中非常辛劳的花费数个月的时间,一一小心仔细的校对,这部教文是具有非常殊胜的加持,因为它其中包含了我们这一个时代千佛的名号在其中,因此我们所有的议员以及整个编辑团队,尤其是花费了很大的心血在校对以及翻译上面,以及能够非常精确如实的反映原文的内容。因此这部佛经完全是我们大家合作努力的成果,以此我们仅以此作为一个礼物,送给整个八万四千的大家族,并且回向这部佛经的所有的功德,愿这个时代能够有千佛的荣耀来加强我们的世界和平衡,并且让诸佛菩萨一直给我们带来慈悲与智慧。”
主持人:假如您需要八萬四千持續的一些內容的話,大家可以再訂閱八萬四千的通訊。我們現在邀請宗薩欽哲仁波切來給我們進行開示。
[仁波切开示]
所以,我想要表达,对“八万四千佛典翻译计画”表达感激之情,给我这个机会来介绍这部佛经,我不知道介绍是不是一个正确的字眼,不过总是对这部《贤劫经》来讲一些话。在佛经当中,诸佛菩萨非常非常多次的宣说过,就连谈论这些佛经,就连只是持有这部佛经,在靠近自己的地方也能够获得这麽多的功德,这麽多的加持。而在此我们的译员学者以及编辑们,他们付出了这麽大的努力来做这部翻译,为此我感到随喜并且也献上我的感激之情。而且我也要感谢所有的功德主以及孜孜不倦的管理人员,让这部译作得以问世。
要能够教导佛经——必须是一个圣者才能够教导佛经。所谓“圣者”就是指至少证得初地的圣者,因此,才会有论点的需要对那些不是圣者的人。所以我要说的就是我不是在教导这部佛经,因为对我自己的安全考量来说,我不能这麽宣说。不过,我相信你们大家都知道我是佛教徒,至少我试著成为佛教徒,我试著修持佛法,我猜我要试图说明的是我会谈谈关于这些佛经,但是是以身为佛陀追随者的身份来谈论,我可能是以一个作为很可能是盲目信仰的这样的佛教徒来谈论,因为我有很多的对佛教的感情,有很多文化上的包袱,所以不论我今晚说的是什麽,不会对那些但只是想要获得学术方面的瞭解的人,可能不会对他没有什麽注意,而且我也不是一个翻译者,我想这是一份我在这一世没有办法做到的工作,或许我来世可以做到,我可以发愿来世能够作为一位译者。所以我也不知道我今天要讲的对译语言能够有什麽样的利益?不过无论如何作为佛陀的追随者,而且作为一个尝试修持佛法的人,今天跟所有的法友们一起庆贺这个场合 ,今天就是庆贺一系列的新年——最后的一个藏曆新年,所以我们一起在吉祥的场合来探讨这一部《贤劫经》。
就像Andrea之前说的,这是一部非常庞大的佛经,以字数页数来说是非常庞大的,事实上就是它的实体是非常大的,它有非常多的页数。不能说我很熟悉,但是我可能读过这部佛经,读了20遍甚至20多遍,这是因为大家知道我是在一个非常传统的环境成长的,所以在我成长的时候的老师,他们抚养我的方式是希望我能够成为一个传承持有者,一位仁波切。那就涉及了必须要给予我们所谓的口传。所以可能我们接受的第一个训练,非常年幼的时候,可能5岁开始,他们教你的几件事情就是要很快的阅读,很快的朗诵,这是我受到的第一项训练,而且是非常难的训练,而这部《贤劫经》,尤其对我来说就是用了这部佛经,我的老师们他们用了这部佛经来教导我怎麽样很快的念诵。因此我读了这部佛经非常非常多遍,而且我必须说,即使在那个时候不是所有的意义,当然大多数时候我甚至没有在想它的内容,它的意义。但是因为这部分佛经的内容是如的美妙,非常的感动人,它有很多很简短的故事,关于菩萨的故事,所以我确实记得自己有很多的感情,对于这部佛经,我不记得是哪位佛哪位菩萨这些细节 ,不过,我非常清楚的记得有这样一个人,他想要受菩萨戒,作为一个吉祥的表示,通常想要受菩萨戒的人,需要供养一些东西,不管供应什麽给这个给予他菩萨戒的上师,需要做一些供养,其中有一个部分就在讲到这个人是非常的贫穷,但是真的非常的想要受菩萨戒,所以他就真的想要去做一些供养。
这个上师,他要去受菩萨戒的这个上师是一个陶匠,所以陶匠需要泥土,所以他就供养了泥土以此作为受戒的供养。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小孩子,对我形成了一个非常生动的形象。我一直记著这个事情。有两件事情,是关于这部佛经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有两个名相,一个是“贤”,一个是“劫”。先让我们来说【卡帕】——劫。稍微讲一下这个劫,首先劫——【bskalpa】是个梵文字,现在也变成一个英文支持了,这是一个梵文辞汇。显然是来自印度,这表示什麽呢?
——印度人对时间的理解。那有个笑话说印度人的时间是有弹性的,其实我正在谈的是或许我是在开玩笑,但是其实他肯定是,真的是一个玩笑,印度人有一种非常不可思议的方式来理解时间,这是我们需要记得的,我甚至不是在说佛教徒的概念,我们在讲一般的印度人,他们就有这样的想法,对时间是非常有弹性的。所以我想在印度教中印度学者说,一个劫对印度人来说是43.2亿这样子的年,所以我想像斯蒂芬·霍金这样的作者的作品,他们读关于宇宙等等各种物理理论的读者,如果大家有那样子非常固定的想法的话,可能就很难理解这一点,不过因为这一点真正是很奇怪,有时候我会想说为什麽现代人的脑袋没有办法理解这样的思维?
因为在现代社会当中,大家非常的尊敬爱因斯坦这样的人,我在讲现代现代人非常尊敬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他本人他曾经据说就说过“时间是相对的”。相对是什麽意思?相对就是不是绝对的意思,但是问题在于现代人以及这些科学家,当他们谈论时间的时候,他们谈论的方式,他们在情感上的理解是时间是绝对的,但是印度并不是这样想的,印度人觉得说时间是有弹性的,它起码其实是有一个基础这麽讲的。比如说如果你需要去改一班飞机,或者是你需要去计画你的晚餐等等。那这些事情都非常烦人,所以那个时候时间好像是固定的,不过大家知道我的意思就是说对印度人来说,“劫”这个概念其实是非常超越我们一般性的思维,不过就算我刚才说的爱因斯坦说过时间是相对的,那我们真的就应该追随他,如果你真的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家的话,相信爱因斯坦的人,我们就应该要接受时间并不是绝对的。所以我只是想跟大家说这一点。
贤劫经
今天我们就是在庆贺藏曆新年,以此庆贺我们发佈了“八万四千佛典翻译计画”的一部《贤劫经》,这个《贤劫经》马上就可以在八万四千的阅读室,大家可以在那边阅读英文的翻译版本。这一部佛经总共有600多页,我们也借此机会非常高兴的欢迎宗萨钦哲仁波切来给我们介绍这部佛经。在仁波切开始讲话之前,我们先请 doctor Andreas doctor,他是八万四千的编辑总监,他督导了整部佛经的研究以及翻译过程,所以他会跟我们分享在这样一个大型的翻译计画当中,需要有哪些工作才能得以圆满这样的一份重大工作。
doctor Andreas:“大家好。跟大家祝贺藏曆新年快乐。今天是非常吉祥的一个场合,我们聚集在一起庆贺《贤劫经》的发佈,并且也聆听宗萨钦哲仁波切对此深奥佛经的教法。一般来说“八万四千佛典翻译计画”的所有的翻译计画都是需要议员编辑以及技术人员非常广泛密集的合作,所以从我们慷慨解囊的功德主,非常有能力的议员编辑以及技术人员,大家,以及我们非常敏锐有洞察力的读者,大家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翻译这部《贤劫经》的时候,我们事实上有非常大的一个团队,他们花了数个月的时间来做这项翻译的工作。在翻译的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有寺庙出家学者,他们给予我们一些协助,我们在“八万四千佛典翻译计画”中相信这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议员以及编辑能够从出家的学者,不管是藏族或者喜马拉雅山区的这些学生们,给予我们翻译方面的帮助。在这部佛经当中,我们不只获得这些出家学者的帮助,而且也获得了过去很多西方学者他们所研究的内容,并且还有一份30多年前翻译的《贤劫经》都是我们的参考资料,就像所有的“八万四千佛典翻译计画”的译文一样,在议员翻译完之后,我们的编辑团队会非常小心谨慎的参照藏文原文来进行校对的工作。那这部佛经的翻译尤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因为佛经当中有8000多个人名,名号,我们就需要一个个的非常小心的去叫。对,所以我们的研究编辑,我们的文字编辑及技术人员,事实上在整个过程当中非常辛劳的花费数个月的时间,一一小心仔细的校对,这部教文是具有非常殊胜的加持,因为它其中包含了我们这一个时代千佛的名号在其中,因此我们所有的议员以及整个编辑团队,尤其是花费了很大的心血在校对以及翻译上面,以及能够非常精确如实的反映原文的内容。因此这部佛经完全是我们大家合作努力的成果,以此我们仅以此作为一个礼物,送给整个八万四千的大家族,并且回向这部佛经的所有的功德,愿这个时代能够有千佛的荣耀来加强我们的世界和平衡,并且让诸佛菩萨一直给我们带来慈悲与智慧。”
主持人:假如您需要八萬四千持續的一些內容的話,大家可以再訂閱八萬四千的通訊。我們現在邀請宗薩欽哲仁波切來給我們進行開示。
[仁波切开示]
所以,我想要表达,对“八万四千佛典翻译计画”表达感激之情,给我这个机会来介绍这部佛经,我不知道介绍是不是一个正确的字眼,不过总是对这部《贤劫经》来讲一些话。在佛经当中,诸佛菩萨非常非常多次的宣说过,就连谈论这些佛经,就连只是持有这部佛经,在靠近自己的地方也能够获得这麽多的功德,这麽多的加持。而在此我们的译员学者以及编辑们,他们付出了这麽大的努力来做这部翻译,为此我感到随喜并且也献上我的感激之情。而且我也要感谢所有的功德主以及孜孜不倦的管理人员,让这部译作得以问世。
要能够教导佛经——必须是一个圣者才能够教导佛经。所谓“圣者”就是指至少证得初地的圣者,因此,才会有论点的需要对那些不是圣者的人。所以我要说的就是我不是在教导这部佛经,因为对我自己的安全考量来说,我不能这麽宣说。不过,我相信你们大家都知道我是佛教徒,至少我试著成为佛教徒,我试著修持佛法,我猜我要试图说明的是我会谈谈关于这些佛经,但是是以身为佛陀追随者的身份来谈论,我可能是以一个作为很可能是盲目信仰的这样的佛教徒来谈论,因为我有很多的对佛教的感情,有很多文化上的包袱,所以不论我今晚说的是什麽,不会对那些但只是想要获得学术方面的瞭解的人,可能不会对他没有什麽注意,而且我也不是一个翻译者,我想这是一份我在这一世没有办法做到的工作,或许我来世可以做到,我可以发愿来世能够作为一位译者。所以我也不知道我今天要讲的对译语言能够有什麽样的利益?不过无论如何作为佛陀的追随者,而且作为一个尝试修持佛法的人,今天跟所有的法友们一起庆贺这个场合 ,今天就是庆贺一系列的新年——最后的一个藏曆新年,所以我们一起在吉祥的场合来探讨这一部《贤劫经》。
就像Andrea之前说的,这是一部非常庞大的佛经,以字数页数来说是非常庞大的,事实上就是它的实体是非常大的,它有非常多的页数。不能说我很熟悉,但是我可能读过这部佛经,读了20遍甚至20多遍,这是因为大家知道我是在一个非常传统的环境成长的,所以在我成长的时候的老师,他们抚养我的方式是希望我能够成为一个传承持有者,一位仁波切。那就涉及了必须要给予我们所谓的口传。所以可能我们接受的第一个训练,非常年幼的时候,可能5岁开始,他们教你的几件事情就是要很快的阅读,很快的朗诵,这是我受到的第一项训练,而且是非常难的训练,而这部《贤劫经》,尤其对我来说就是用了这部佛经,我的老师们他们用了这部佛经来教导我怎麽样很快的念诵。因此我读了这部佛经非常非常多遍,而且我必须说,即使在那个时候不是所有的意义,当然大多数时候我甚至没有在想它的内容,它的意义。但是因为这部分佛经的内容是如的美妙,非常的感动人,它有很多很简短的故事,关于菩萨的故事,所以我确实记得自己有很多的感情,对于这部佛经,我不记得是哪位佛哪位菩萨这些细节 ,不过,我非常清楚的记得有这样一个人,他想要受菩萨戒,作为一个吉祥的表示,通常想要受菩萨戒的人,需要供养一些东西,不管供应什麽给这个给予他菩萨戒的上师,需要做一些供养,其中有一个部分就在讲到这个人是非常的贫穷,但是真的非常的想要受菩萨戒,所以他就真的想要去做一些供养。
这个上师,他要去受菩萨戒的这个上师是一个陶匠,所以陶匠需要泥土,所以他就供养了泥土以此作为受戒的供养。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小孩子,对我形成了一个非常生动的形象。我一直记著这个事情。有两件事情,是关于这部佛经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有两个名相,一个是“贤”,一个是“劫”。先让我们来说【卡帕】——劫。稍微讲一下这个劫,首先劫——【bskalpa】是个梵文字,现在也变成一个英文支持了,这是一个梵文辞汇。显然是来自印度,这表示什麽呢?
——印度人对时间的理解。那有个笑话说印度人的时间是有弹性的,其实我正在谈的是或许我是在开玩笑,但是其实他肯定是,真的是一个玩笑,印度人有一种非常不可思议的方式来理解时间,这是我们需要记得的,我甚至不是在说佛教徒的概念,我们在讲一般的印度人,他们就有这样的想法,对时间是非常有弹性的。所以我想在印度教中印度学者说,一个劫对印度人来说是43.2亿这样子的年,所以我想像斯蒂芬·霍金这样的作者的作品,他们读关于宇宙等等各种物理理论的读者,如果大家有那样子非常固定的想法的话,可能就很难理解这一点,不过因为这一点真正是很奇怪,有时候我会想说为什麽现代人的脑袋没有办法理解这样的思维?
因为在现代社会当中,大家非常的尊敬爱因斯坦这样的人,我在讲现代现代人非常尊敬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他本人他曾经据说就说过“时间是相对的”。相对是什麽意思?相对就是不是绝对的意思,但是问题在于现代人以及这些科学家,当他们谈论时间的时候,他们谈论的方式,他们在情感上的理解是时间是绝对的,但是印度并不是这样想的,印度人觉得说时间是有弹性的,它起码其实是有一个基础这麽讲的。比如说如果你需要去改一班飞机,或者是你需要去计画你的晚餐等等。那这些事情都非常烦人,所以那个时候时间好像是固定的,不过大家知道我的意思就是说对印度人来说,“劫”这个概念其实是非常超越我们一般性的思维,不过就算我刚才说的爱因斯坦说过时间是相对的,那我们真的就应该追随他,如果你真的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家的话,相信爱因斯坦的人,我们就应该要接受时间并不是绝对的。所以我只是想跟大家说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