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讲堂 >> 检视自我:万勿成为“法油子” 返回

检视自我:万勿成为“法油子”



 敦珠仁波切说:


如空谷声一样的名声

得也可以、不得也可以

最好不要欺骗自己,只有修持正法最重要。



不论你是刚入佛法之门的新生,亦或是已经闻思多年的老生。最害怕的,并非出现烦恼困苦,而是在出现烦恼后我们依然感觉良好,放任自流。


如果,你出现过以下症状,请一定警惕成为“法油子”:



1

你闻思多年,发现上师讲的几乎你都懂了。你开始觉得上师讲课有点啰嗦了,翻翻后面的内容似乎都理解了。

2


每天网上寻求高深的佛法内容,如大圆满、大中观等,却对基础的人规法、出离心等内容实在提不起半点兴趣。

3


你可以跟周围人聊很多的佛法,开导他们的疑惑。他们都在称赞你的博学多闻,却发现自己的烦恼起来时毫无对治的一点办法。



4

你的很多藏书,《入行论》、《前行》学过的不想翻,甚深法义翻起来又一知半解。似乎看书进入了瓶颈期。

5

加行的功课完成的飞快,每次翻到课本中修量的标准却似乎又看不见。

6


我们更擅长给自己的闻思修找很多世间的“善巧”借口。

7

闻思多年,但似乎脑子里又不时会冒出来对一些教言的怀疑。

......


有一种善良,叫众人面前的善良。

有一种修行,叫道友面前的修行。






内心唯求今生之美名,外表虽现善妙亦希忧。


浊世的这些众生,内心唯一希求今生之美名等世间八法,自认为“依靠佛法得到世间的一些名声多么好……”,为了引诱欺诳,在他人面前装得十分庄严如法,外表显得极为善妙,内心却想依此获得名闻利养、恭敬赞叹,一直在希望和担忧的网中无法自拔,其根源也是害怕得不到名闻利养、遭到呵责等,无有任何实义。


敦珠仁波切说:如空谷声一样的名声,得也可以、不得也可以,最好不要欺骗自己,只有修持正法最重要。在这个如同幻化的世界当中,所谓的名声,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最主要、最根本的,就是心融入于法,这才是最重要的。但现在这些人,外表显得庄严如法,内心当中,在希望获得世间名声的同时又担忧自己的名声受损。



世亲论师说:“虽以种种装束行,若无戒律行苦因。”外表上虽然装模作样显得非常庄严,但相续中无有丝毫能够守护三门的戒律,只是行持苦因而已,没有任何实义。


上师如意宝讲了,法融入心非常重要。不管形象什么样,口头上怎么说,一旦真正的佛法融入自心,很多世间上的问题、困难都可以解决,修行过程中的违缘也可以遣除。平时闻思的时候,对所讲的任何法,一定要详详细细思维,思维的过程中,真正通达它的本义,这时自己再继续串习,这个法对你来说有很大利益。仅仅听一遍不行,仅仅思维一两次也不行,我们无始以来在烦恼方面的串习非常严重,善法方面的功德一直没有串习修炼。因此,平时在上师善知识的引导下,似乎有了一点了解,但没有经常串习的话,很快就会被分别念所染污,或者被分别念遮障。


佛教之所以非常强调闻思修就是这个原因。如果不断地闻,思所智慧会越来越增加,思所智慧增长以后,修慧自然而然也会增长。《札嘎山法》中说:闻思修三种智慧相辅相成。仅仅口头上、形象上的闻思修行远远不足够,一定要将佛法的道理融入到自己的内心。比如现在法王如意宝每天讲《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对于里面的很多道理、公案,这几天我问了几位金刚道友,很多人只是看着书能读得来,这一点我很不满意。看着书肯定读得来,这一点小学一年级的人也基本上能了知。而且《大圆满前行》从藏文上就有一种特点:简单易懂。水平再低的人也可以看懂,我以前翻译的时候,也没有用任何艰涩难懂的词句或成语,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来表达。你们有些人从字面上能读得来,就认为《大圆满前行》全部懂了,实际里面的每个公案、每个教证,如果未融入自相续,这次学习肯定不成功。


如果你是刚进入佛门,准备开始闻思修,那么请一定踏实度过每一天。


如果你已经闻思多年,请日日反思自己是否将闻思内容落实于实处,时时教戒自己万勿成为可怕的“法油子”。

 

本文教言恭录自索达吉堪布《赞戒论讲记》









 友情提醒


回复"1":学习报名

回复"2":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回复"3":门措上师略传

回复"4":索达吉堪布简介

回复"5":智悲讲堂闻法房间

回复"6":本周课程安排

回复"7":《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回复"8":《转经轮的功德》

回复"9":《助念往生仪轨》

回复"0000":综合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