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自信与傲慢的区别
以慢而堕落,
此惑非胜慢,
自信不随惑,
此信制惑慢。
傲慢与自信截然不同。有些人认为要增上自信的话,自信就是一种傲慢,它跟傲慢有什么差别呢?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傲慢是染污性的烦恼,能使人堕落,而殊胜的自信并非如此,它根本不随烦恼所转,反而能制服被烦恼所转的傲慢。
若没有用佛法来调伏相续,傲慢就会自然而然生起,那时不管你是什么身份的人,最后都有可能堕落。以前没有傲慢时,自己非常清净,一切违缘都无法危害,可是一旦生起了傲慢,行为就完全改变了,很多违缘也就有机可乘了。
以前谛闲法师有个弟子,他学佛非常虔诚,发心出家时,他太太想不开,于是就投江死了。她变成鬼之后,始终跟着那个人,但因此人修行很认真,十多年来无法害到他。后来他成了寺院的首座,还收了不少徒弟,吃、穿、供养哪样也不缺,心里就开始产生傲慢。他一打妄想,道行就退失了,护法神也离开了。他太太的鬼魂乘机附在他身上,使他身不由己地要跳江,好几次被人看见,把他救了上来。谛闲老法师听说此事后,亲自去金山寺把他接回来。坐船回去的途中,那人趁人不注意,从房间的窗户跳出去,还是投江淹死了。
过了几天,他的女儿哭着来找谛老,说晚上做了个梦:父母今天上任,父亲当土地公公,母亲当土地婆婆。谛老一想,恍然大悟:原来寺外不远处,新建了一个土地庙,今天正好启用。谛老到了那里后说:“若是某某法师在此的话,也显灵给我看看吧!”这时来了一阵大旋风,转了半天。事后谛老感慨道:“参禅人一念之差,就落得这个样子,可悲啊可悲!”
我们在座的很多法师,现在看起来很老实,也是真正的修行人。但以后如果有了很多眷属、钱财、寺院,有很多大老板弟子,跟政府的关系也不错,得到众人恭敬的时候,自己会不会生起傲慢,认为:“我真的很了不起,以前到过佛学院求法,像我这样的高僧大德,这个世界上可能不太多了!”如果有了这样的傲慢,那以后肯定非常可怜。
我有时候经常想:“跟我一起求学的道友,有些人虽然有名声、有财富,表面上势力非常大,成千上万的信徒都知道他,但他的道心不知道怎么样了;有些人虽然没有这些,但二十年来默默无闻地修行,跟我们比起来的话,他们的修行非常好,一生可能会以最圆满的方式来结束。”每每想到这里,自己就不敢傲慢了。从历史上看,傲慢也确实非常可怕,大家以后稍微有点能力时,一定要想到这些教言,否则,本来是很好的修行人,可能因为一念之差就堕落了。
若欲消除傲慢,最好的方法就是顶礼。《大圆满前行》在讲“七支供”时,对此阐述得比较清楚,《六祖坛经》里面也说:“礼本折慢幢。”有傲慢心的人,从来不愿意顶礼,所以若想摧伏傲慢,当早晚精进礼佛,即使成了一个大法师,如果经常顶礼的话,相续中的傲慢也会比较少。
大家每天早上起来应该三顶礼,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你们来经堂听课的人,如果顶礼时比较挤,那作意礼 也可以。但是在家里听的人,早上顶礼了没有?顶礼了的话,在家里给我举个手……举完了吗?没有顶礼的举手?这么多人啊!(师言:“我现在看不见。”众笑)那从明天开始,你们要顶礼啊,不要再傲慢了!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金刚道友之间应该团结,不要因为一点点传言,就对他人另眼相待,而应当依照密宗所说,看见的全部是阿弥陀佛的化现,听到的全部是阿弥陀佛的咒音,心里的分别念全部是阿弥陀佛的智慧。若能这样观清净心,整个世界会变成一片净土。
——索达吉堪布
本月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