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学子 >> 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43课-窍诀&名词&教证 返回

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43课-窍诀&名词&教证

本课窍诀


只有通晓佛理,才会为后世做准备


大家不妨观察一下身边,真正的修行人又有多少?然后再看看自己:学佛之前你怎么做的?学佛之后有没有观过轮回痛苦?这些值不值得观想?该不该观想?……我们不是旁生,只要有吃有穿、生活有着落就可以了,而作为一个人,我们更需要考虑的,是自己要随业力前往后世,后世和现在一样害怕痛苦、希求快乐,倘若现在不用修行来维护自己,将来必定会感受漫长的痛苦。所以,修行确实十分重要,而若要修行,前提必须是通晓最基本的佛理。


人人都认为地狱和自己无关


现在大多数不信佛教的人,认为地狱不存在,即使有确凿的依据足以证明其存在,他们仍然置之不理,没有任何理由地去否认,这固然是一种愚蠢。而那些承认地狱存在的佛教徒,想当然的认为自己不会堕入其中,似乎地狱只是吓唬孩童、警戒别人的所在,与自己毫无关系,这种想法更为可悲。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人,今生、前世、前世的前世……都曾在阿赖耶上埋下了无数恶业的种子,一旦这些恶业成熟,那时只有规规矩矩地去感受痛苦。


观修到量的要点


每个人在修行的时候,一定要对地狱有种毛骨悚然、恐惧害怕的感觉,若能如此,说明你对轮回的痛苦有所领悟。否则,听到极乐世界的功德也无所谓,听到地狱的痛苦也无畏惧,那你的修行肯定出了问题。


讲经说法的功德可迅速从地狱解脱


以前有位大天比丘,曾造过三个五无间罪,他生前给人讲经说法,令很多弟子证悟了阿罗汉果。……看到这些,这位弟子像马上做佛事,搭救上师。但等他洗完手后,再一观察,发现大天比丘因为传法的功德,已转生于三十三天了——这样很好哦!他自己都不知道堕入地狱了,只是觉得好冷,结果很快就解脱了。


不要毁谤任何人


《经律异相》中也说:如果毁谤圣者,死后会堕寒地狱。因此,毁谤像目犍连、舍利子那样的阿罗汉,肯定会堕入寒地狱。而从广义上讲,最初发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人,也可以叫圣者,如《入行论》云:“倘若生起菩提心,即刻得名诸佛子。”因此,我们尽量不要毁谤任何人。


到圣地一定要先发愿


以前法王如意宝去印度时路经此湖,我看到它的第一眼,就觉得特别美,赶紧拿出照相机左拍右拍。法王见后训斥道:“你们这些人,天天拿个照相机拍什么?到一个圣地的时候,首先应该要发愿!”从此我再也不敢拍了。


有加持力是否就是善知识?


上师开始讲述:“这是后藏黑马喇嘛的转世。后藏那位黑马喇嘛,咒力和加持力非同小可,对于鬼迷心窍的人,只需看上一眼就会立竿见影见效,成了前后藏四翼地区众所周知我的供养处。他超度亡人只念一声‘啪的’,便开始收取大量牛马等牲畜,他死后转生为这条大鱼。”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是这样的人物,拥有非常高的名声和加持力,也不一定是真正的善知识,可能自身都没有从轮回中获得解脱。所以,观察善知识不能以名声和咒力为依据。


编写师兄:定解B18

审核师兄:定解B06

档案编号B02043-定解B06-004


名词解释


定业

一定受报的业。定业有善恶两种,善的定业,定受乐果,恶的定业,定受苦报。

                                       ——《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 编)


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的国土名,因其国只有快乐而无痛苦,故名。

——《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 编)


南瞻部洲

旧作南阎浮提,新作南赡部洲。阎浮即赡部,乃树名也。提洲之义,此洲之地中有赡部树,遂以名洲。在须弥山南方之大海中,故曰南。

——《涌莲藏真

(地名)亦称“南阎浮提”,此洲位于“须弥山”南部的咸水海中,是我们生活所居的地方。洲内有“赡部树”,故名南赡部洲。 

——《白玛邓登尊者传

佛书所说须弥山南方海中大洲名。此洲有树,结实堕海,击水发响,如云“赡部”,名赡部树。生此树故名赡部洲。洲形如车,近须弥及左右三面,各二千由旬,其余一面三由旬半。 

——《藏汉佛学词典》


五无间罪

五无间业:弑父、弑母、杀阿罗汉、破僧和合、恶心出佛身血。

——《藏汉佛学词典


断见

否定因果、前生、后世等说法的见解。

——《藏汉佛学词典》



本课教证


1、《瑜伽师地论记》:“八寒地狱高广各十千。从此入地过三万二千量有初寒狱。向下复隔二千由旬有七寒狱周围傍住。”(2册P332)

地面以下三万二千由旬,是第一个寒地狱(具疱地狱),依次往下,每隔两千由旬就有一寒地狱。


2、《阿毗达磨藏显宗论》:“此寒地狱在绕四洲轮围山外极冥暗所。”(2册P332)

寒地狱并非在地面以下,而是在围绕四大部洲的铁围山之外的一个极黑暗世界。


3、《光明童子因缘经》:“疱地狱。疱裂地狱。阿咤咤地狱。呵呵鑁地狱。虎虎鑁地狱。青莲华地狱。红莲华地狱。大红莲华地狱。如是等八寒地狱。”(2册P333)


4、《本生论》:“断无见者于后世,当住寒风黑暗中。”(2册P335)

持断见而认为因果、前后世不存在的人,死后将堕入黑暗的寒地狱,感受无量无边的痛苦。


5、《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教迹义记》:“若人劫剥众生衣服。令他寒冻。受如是报在此狱中。”(2册P335)

若有人剥众生的衣服,令其受寒冷逼迫,死后将堕入寒地狱中。


6、《立世阿毗昙论》:“瞿伽离比丘,堕波头摩狱 ,诽谤大声闻,舍利及目连。”(2册P336)

提婆达多的弟子瞿伽离比丘,之所以堕入大莲花地狱,原因就是毁谤了圣者舍利子和目犍连。


7、《入行论》:“倘若生起菩提心,即刻得名诸佛子。”(2册P337)

从广义上讲,最初发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人,也可以叫圣者。


8、《俱舍论》:“芝麻器中每百年,取出一粒至穷尽,即是具疱地狱寿,余寿渐成二十倍。”(2册P338)


9、《正法念处经》:“此革萨拉城中秤芝麻之斗二百倍量之容器盛满芝麻,每百年从中取出一粒,取尽之时,起疱地狱之众生于此狱寿尽也。余地狱寿量渐次增二十倍,以此类推,需受剧苦也。”(2册P338)

二百藏升 的大盆里装满芝麻,具疱地狱的每一百年从中取一粒芝麻,直到将所有芝麻全部取完,才是具疱地狱众生寿量结束的时刻。其余地狱次第呈二十倍递增,从上而下寿量越来越长,痛苦越来越强,也就是说:疱裂地狱的寿量是具疱地狱的二十倍,紧牙地狱的寿量是疱裂地狱的二十倍……依此类推。


10、 《心性休息大车疏》:“经中记载:昼辛吉尊者去往一处时,见到在一经堂内击犍槌后,有五百声闻相众生集中便互相争吵、以兵器残杀,死尽无余。午斋时过又恢复如初。”(2册P341)


11、《毗奈耶经》:“三有无安乐,孤独地狱众,分别为苦迫,如住炽火中。”(2册P341)


 编写师兄:定解B23 定解B30

审核师兄:定解B06

档案编号B02043-定解B06-003

文章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