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庭
作为一个佛弟子,应该尽量随和、仁慈和体恤。如果佛教徒与家人长期冷战,对佛教团体乃至整个佛教的发展不一定有利。在世间人非常重视的一些事情上,你要随顺他们;在不杀生等关键的问题上,你要把握原则。父母和子女,是我们人生的一种责任。尽到家庭义务,是在家居士的第一个责任。
工 作
在工作的同时,你可以对你的领导、同事和下属慈悲以待,以大乘菩提心开显宇宙人生的实相,阐扬大乘佛法的宝藏。你的工作,就是度化众生的道场。你身边的人本来不信佛,由于你的悲心和智慧、你出众的能力、你的聪颖和善巧,最终,你可以让他们的心归向佛法。你要对工作认真负责,为你身边的人树立一个新时代佛教徒的形象,一个楷模。
修 行
无论你身处怎样的环境,都要坚持修学佛法。或许,你会遭遇家人、同事、朋友的不解和质疑。这时,你要有面对的能力,有应对的准备和方法。只要你具足机智和善巧,一切会吉祥如意的。在汉地城市中,有许多成功人士。他们家庭和睦,在企业中肩负要职,个人的修行也相当优秀,基本圆满了所有课程。作为佛教徒,相信你有能力让你的家人不仅信赖你,而且支持你。
信 心
佛教徒与非佛教徒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信心之别。没有信心,就不会皈依;不同的信心,有不同层次的皈依。信心是入门之基,没有信心,就没有资格入门。佛经中说:没有信心之人,如同种子被烈火焚烧殆尽,善法的妙药功德,一丝一毫都不会在他心中产生。
悲 心
大乘佛法的基础,就是对一切众生的悲心。没有悲心就会铁石心肠,视生命如草芥。你会一边念经,一边打蚊子、杀蚂蚁。如果没有悲心,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获致证悟的菩提心就不可能产生,没有菩提心,就不是大乘佛子。
智 慧
佛教徒要有智慧。如果没有智慧,所谓的佛教团体,如同群盲一样,对自己、对众生,不可能成办任何利益。提高佛教徒的综合素质,不仅是我的责任,也是你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每一个人,不论是出家人、在家人,都有弘扬佛法、利益众生的责任。大家要感恩释迦牟尼佛,要赞叹佛教的殊胜和伟大。只有这样,佛教徒才会亲如一家。佛教徒要有广大的智慧,要精诚团结。是显宗或是密宗,是藏传抑或汉传南传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麦彭仁波切也说过:“佛教的各宗各派就像是一对父母所生的兄弟姐妹。”
恭录自索达吉堪布《点亮智慧人生》
扫码阅读原文
友情提醒
回复"1":学会“面向未来”招生简章
回复"2":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回复"3":门措上师略传
回复"4":索达吉堪布简介
回复"5":智悲讲堂闻法房间
回复"6":本周课程安排;
回复"7":《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回复"8":《转经轮的功德》
回复"9":招聘发心人员
回复"10":《助念往生仪轨》
回复"0000":综合导读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