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家里总是逼婚,我该怎么办?
请问索达吉堪布:我身边的好些女性朋友,就是26、27岁,但是总被家里逼婚。我想问一下,我是应该抓紧时间结婚,还是继续等待所谓的缘分?
索达吉堪布:
嗯, 我觉得你们90后的很多孩子,都非常有自己的理想、目标,这一点很好。
昨天我见到一个孩子,才12岁,他特别关心美国的总统大选,讲了很多这方面的思考。恐怕连成年人都没有关心的事情,他都在关心。包括自己将来怎样创业、怎样孝顺父母,乃至国家、民族、全人类的未来,等等。这么小的孩子会有这样的想法,在我们那个年代是根本想象不到的。
刚才你提到的问题,的确有这种情况。佛教徒当中,也有一部分人经常被家里催婚。有些人是自己不愿意走入家庭生活,有些人是忙着事业就忘了,回头一看已经30多岁。
但不管怎样,人确实有一些所谓的因缘。如果因为父母或者其他原因,被逼着走一些形式,不一定快乐,也不一定长久。尤其这个时代跟以前的传统社会相比,很多生活模式已经不同了,东方是这样,西方也是这样。
佛教讲的“缘分”,有些人不愿意听,但缘分没到之前,很多事的确没办法实现。因此,一方面要随缘,一方面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不放弃等待。
当然,如果你选择了结婚,就应该有一种坚守的心,不然,以后若发生太多变故,对个人来讲不一定庄严。还是要维护稳定的家庭生活,这才是有智慧的做法。
世间对爱情颇多溢美之辞,如“只羡鸳鸯不羡仙”。意思是,只羡慕像鸳鸯一样,与爱人携手同老,相伴终身。除此,就算是天上的神仙,超越三界的佛陀,给我,我也不羡慕。
爱让人痛苦。为什么说它让人痛苦?最初,人们彼此迷恋、贪执,这种感情一旦成熟,就会结婚成家。有人分析,“结”的右边是“吉”,左边是 “丝”,吉祥一旦被丝缠裹,头绪万端,剪不断,理还乱时,就叫“结” 。“婚”是说见到女人头就发昏,头脑已不再清醒,不见真相。
所以,男女成婚,本是吉祥,然而,有诸多执著之丝将其捆绑,情绪和心智受其影响,失去了辨别和取舍的能力。就这样,一天又一天混混沌沌地过着,直至吉祥和快乐一去不返。
人们最初可能不承认这个事实,他们认为,结婚是人生最快乐、美好、令人憧憬的事。我到城市坐出租车,司机看见我上车,就说:“啊,你是出家人!那你很痛苦啊,你不能结婚啊!” 世间有一句话叫:“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佛陀也说:“三界之中,独来独去。”三界中的生命,都是独来独往,随业风飘荡。只有业力 如影随形,伴随着我们离开此世,除此之外,我们不可能与任何人同生死、共病痛。人们虽然信誓旦旦,要白头偕老,但实际上,他们更多的是在一起争吵不休、感受痛苦,直到无常到来。
人到了四五十岁时,才可能基本了解爱的真相;六七十岁时,已经非常明白了;到了八九十岁,已经彻底洞穿了它的本性。但那时,他已将离开人世。回顾人生,想起他二三十岁时,曾经那么癫狂、那么愚痴,对他年轻时的心行,他可能会深深地悔恨并呵斥。
爱和恨之间,相隔只有一瞬间。莎士比亚在《英雄叛国记》中说:“最亲密的朋友,一瞬间就变成不共戴天的敌人。”
每个人在成长之初,都会暗暗地幻想、期盼他的另一半在人生舞台上出现。可是,一旦那个人出现,充满纠结和烦恼的生活也就从此开始。只有依靠自己,才能在漫长的生活中,渐渐领悟爱的真谛。
年轻人不懂感情的痛苦本质,以为它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快乐、永恒和具有意义的,其实不然。很多人无法忍受它带来的悲伤、沮丧和绝望,最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既然按照佛教的见解,感情是颠倒,是一个错误。那居家之人是否不能拥有夫妻生活呢?也不是。首先,我们要洞察它的本质,但过正常的夫妻生活是允许的。对此,佛陀在《大宝积经》、《优婆塞戒经》,尤其是在《善生经》中,详细宣说了妻子应该怎么对待丈夫,丈夫应如何善待妻子的内容,前者约有十三条,后者有五条。
我的原则是,在家人有自己的命运。你还是过一种清净的居家生活,一边学佛,一边做丈夫、妻子的善知识。有个又学佛、又心地善良、行持善法的妻室,是让丈夫从无始以来的轮回中得以解脱的人。所以,一个非常贤良、贞洁的妻子,是丈夫的善知识。在世间中,我们也看到一些特别美满的佛化家庭,夫妻相敬相爱,一生行持善法,非常圆满。
家人和睦、谅解、过清净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佛教的观点。
——转自智悲佛网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