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舍弃菩提心是菩萨戒堕罪中最严重的
菩萨戒堕中,此罪最严重,
因彼心若生,将损众生利。
舍弃菩提心是菩萨戒堕罪中最严重的,无论是十八种堕罪也好,四种根本罪也好,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它的。我们有时候自赞毁他,或以吝啬心不给众生法施、财施,这些堕罪相对而言虽然严重,但舍弃菩提心的果报更为可怕。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舍弃了菩提心,产生了“我从此以后不再饶益众生,不学大乘佛法了”的恶分别念,势必直接或间接损害饶益有情的行为。
在修学的过程中,大家一定要先明白舍弃菩提心的严重后果,如果触犯了这种罪业,自己就没有解脱的希望了。《般若摄颂》中说:“纵然在千百俱胝劫中行持十善,但若最后发了欲求缘觉阿罗汉的小乘心,这种罪业远远胜过破小乘四种或八种别解脱戒的根本罪。”要知道,倘若破了比丘或沙弥的四大根本戒,将来必定堕入地狱,这一点没有任何怀疑。然而,有些人入了大乘后又舍弃菩提心,这种罪过远远超过了前者。
当然,舍弃菩提心并不是永远不理众生,如果改发小乘的心,也属于舍弃菩提心。我们有些人会不会有这样,这是我比较担心的,因为学习大乘佛法,自己比较愚痴的话,就会无意之间造下重罪。但若有智慧的话,一般来讲是不会退的,因为他知道菩提心就像如意宝一样珍贵,真正有智慧、有见识的人是不会随便舍弃的。但那些没有智慧、孤陋寡闻或者业力深重的人,到了一定的时候,仅凭自己的感觉和分别念,认为“我不想学习大乘佛法了,现在把它全部舍弃,从此以后进入小乘,做一点小乘的慈善事业就可以了”,如果你发了这样的心,那比犯了根本戒还严重。
有些释论中还说,即使犯了小乘的根本戒,但若没有舍弃菩提心,照样能够饶益众生,做无量的功德事业。所以我们应当时时提醒自己,有生之年千万不能放弃菩提心,佛陀在《善巧方便经》中也说:“所有的堕罪中,舍弃愿菩提心的罪业最严重。”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舍弃菩提心的界限,我前面也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讲了,在修学的道路上,不管遇到什么违缘、什么困难,最根本的就是不能舍弃菩提心。即使你的生命受到了威胁,身体、财产、地位、名声等遭到了无法忍受的侵损,内心也应当明白:我以前受过菩萨戒,不管怎么样,在短暂的人生中,这个菩提心永远也不能舍。假如始终都有这样的心态,白天想晚上想,那么做梦的时候,不舍菩提心的意念自然也会出现的。我们若能在身体健康、没有什么困难的时候经常这样想,那当你真正遇到了困难,也会想起当初的承诺和誓言的。
这种法宝和这种境界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可是,现在末法时代的有些人,重要的修学跟不重要的修学分不清楚。当然,在寂静地方的有些修行人,比较而言还算可以,但外面的有些居士虽然报名要学《入菩萨行论》,嘴巴上说得好听,但实际上整天都在搞接待:今天请一个上师,上师来了以后,暂时陪他住几天,上师走后,休息两天,没有上师陪实在坐不住,于是又打电话请一个上师来……现在我们学了这么长时间,在这段时间中,我估计有个别人就是专门搞接待工作的,在他们的相续中,至高无上的菩提心能不能生起来也很难说。当然,这些上师的力量不可思议,依靠他们的加持,也许不用像我们这样一步一步去学,光是一个看式、一种姿势,不要说是菩提心,大圆满最高的境界也可能会恍然大悟的。
但不管怎么样,我有时候经常想: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很有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违缘,那个时候自己能不能面对呢?最好提前有一些准备,每个人在后半生中,唯一的希望就是不要舍弃菩提心。我们的身体放弃了无所谓,生命也好、财产也好,这些没有都可以,毕竟世间中盛衰无常,今天富裕的人,明天就有可能变成乞丐,这些纯属正常现象。但你上半生是大乘修学人,相续中确实接受过菩提心,下半生却变成了小乘行人或者外道徒,甚至是什么宗教信仰都没有的人,那是非常可悲的。所以学习佛法一定要明白道理,正如我昨天所讲的,西方人一般不容易进来,一旦进来以后,就很不容易退下去了。然而,当前有些人并不是这样,他进来的时候非常容易,听别人说大乘菩提心很殊胜,“真的吗?那我就来了,我要马上受菩萨戒,马上皈依,马上灌顶……”,他特别着急,也特别开心。再过了一段时间,修行好像没什么感应,或者遇到了一些违缘,他就马上放弃了。其实所谓的受菩萨戒,并不是凭想象顺便做的,应该受着因果的支配,做到当然有相当大的功德,但若违越了这个界限,也会有相当可怕的果报。这一点不管你信也好,不信也好,来世的感受会说明一切的。所以,舍弃菩提心的严重后果应该搞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