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求学足迹 >> 365颗钻石的约定‖234 返回

365颗钻石的约定‖234

求学之足迹 求学足迹 2020-11-11

           每 日 背 诵

365颗钻石


为度化一切众生,

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11 月 11 日 佛 历 2564 年

第234颗钻石



མདོ་ལས།དོན་ལ་ངེས་པའི་གདིང་རྙེད་ན།།སེམས་ལས་ཆོས་གཏེར་འབུམ་ཕྲག་རྡོལཞེས་གསུངས།

若于真如确信定解,

心中流露十万法藏。

佛经


真实定解与相似定解


对基道果一切法生起的真实定解,以及由听闻他人所说而生起信心的定解,此二者就如同道与道的影像,一者为真实定解,一者仅是相似定解。
  
“基”指胜义、世俗二谛之基;欲现前胜义谛、世俗谛则需积累福慧二种资粮,此即“道”;最后获得色法二身之“果”,修行的所有内容全部可以包括在“基道果一切法”之中。


通过自己闻思修行智慧的抉择,最后生起确信——基道果一切法不会欺惑我们,这就是真实的定解。反之,听到他人说:“基道果分别指二谛、二资、二身,对此不必产生任何怀疑。”然后自己也认为“可能是这样吧”,于是自己对基道果生起信心,这仅仅是相似的定解。


此二者,就好像真正的道路与画在图片上的道路,前者具足真实作用,是真正的道路;后者虽然具足道路的形象,却起不到任何实质性作用。
  
对于真实定解与相似定解一定要详细区分。比如依止一位活佛,如果认识他很长时间,那不论他人怎样宣说都不会影响自己对他的了解,这就是真实定解;如果自己根本不了解,只是听别人说:“这个人具有大功德,有神通,非常了不起!”由此轻信他人话语,这就是相似定解。
  

一定生起定解


无论是对一个人的认识还是了解佛教的有关道理都具有相似定解与真实定解的差别。一般而言,利根者通过自己的智慧抉择并由此产生定解,钝根者只是随他人言行而生起定解,比如释迦牟尼佛是量士夫、通达一切诸法实相的唯是佛陀,通过自己的闻思修行对这一点生起定解的话,一定会非常稳固,很难随缘而转;若随他人表面的词句生起信心,暂时来讲,可以称之为信心,但最终必定会随外境而改变。


因此,对佛教的任何道理,最好是通过自己的闻思修行生起定解,不要随他而转,这一点至关重要。定解的范围非常广,如证悟无上大圆满、中观实相义等证悟的智慧可以称为定解,世俗中对轮回业果、前世后世深信不移也称之为定解。不论世俗中的轮回、因果,还是胜义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大家均应力求于自心相续中生起真实定解。

  
——摘自《定解宝灯论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