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零散收录 >> 经典解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详解》11:正论之七 返回

经典解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详解》11:正论之七

HDZGGW 正觉海 2024-01-10



本期摘要Table of Contents

量子物理和佛教处在不同的层次。

盲目地相信感官,会使我们误入歧途。



本来讲《心经》的时候,并不需要借助物理学的任何理论,我们有丝丝入扣的逻辑推导方式,有佛陀洞察一切的甚深智慧,但因为你们当中的很多人,曾受过现代物理学的教育,大家对这些科学理论已经很清楚了,所以,用我们自己的观点来推翻自己的旧有观念,就很有说服力,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每一个人在听了以后,就无话可说,用不着激烈的争论,便能很快随着这个思路一步步走下去,“噢!原来肉眼所见的不一定存在,而肉眼看不见的,也不一定不存在,这一切感受,都是我的错觉!”从而将自己的原有观念彻底否定。


这不是用佛的逻辑、龙树菩萨的理论来推翻我们的观念,而是用我们自己的观点来打破原有的固定思维,并进一步对眼、耳、鼻、舌生起怀疑,继而引领我们走向更深、更广的解脱之路。


虽然我们利用了量子物理的理论,来证明佛教的观点,但量子物理并不是佛教,佛教更不是量子物理,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层次。打个比方来说,假如《心经》的境界有一百公尺,量子物理的境界最多只有一公尺,所以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当然,二者之间也有相同的地方,从相同之处来对比说明,大家就比较容易了解。


以前,我们只承认自己感官的认识,其他的观点都一概否认。我们那时的思维,是没有任何逻辑、没有任何理智,只是停留在一个非常肤浅的状态当中的。后来受到了佛的教育,才使我们慢慢深入到空性的境界。


综上所述,之前所讲的内容,包含了以下两点:


第一,“色即是空”当中的“色”,究竟是什么概念。


第二,我们还没有讲到色法怎么样空,只是借用梦境、魔术以及物理学的例子,回答了一个普遍性的疑问:“明明眼睛看得见的东西,为什么不存在呢?”通过这些例证,大家可以清楚地知道,并非眼睛所见、耳朵所闻的东西,就一律都存在,从而打破了我们原有的自我信任。


虽然佛教徒平时也需要自信,但过分的自信——盲目地相信眼、耳、鼻、舌、身,就会使我们误入歧途,这是万万不可的!


下期预告Forthcoming

真正的佛法,就是智慧和慈悲的综合体。

证悟的境界是超越一切凡夫思维的智慧。


推荐文章:经典解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详解》10:正论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