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佛陀的唯一差别
比如,我们坐船渡河,在河中间的时候,不能放弃船只,只有到了彼岸时才可以不要这些。同样,我们具有智慧的这些可以暂时保留,但最后这些都要放下,但不是现在,成佛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做到。这就是我们讲《四法宝鬘论》的第三个内容。
第四个内容:迷净为智,我们简单地说一下。这个内容曾经在其他地方讲过很多次,过几天也会讲。讲的时候,大部分的课都会有网络直播,大家可以学习。迷就是无明,净为智。净为智就是清净为智慧。昨天给大家举了一个都比较容易理解的例子。
比如,一桶浑浊的水如果不去动它,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以后,它自己就会逐渐地变成一桶非常清澈的水。那浑浊跟清澈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浑浊的那一桶水倒掉了,重新打了一桶清澈的水呢?不是的。这不是浑浊的水换来清澈的水,也不是浑浊的水转换为清澈的水。而是水的本质就是清澈的、透明的、干净的,只不过暂时因为里面有一些浑浊的东西。
但这个浑浊的东西通过沉淀以后,水它自己的本质会显现出来。这时候,水本来的样子就这么清澈。过去不清澈不是因为水的本质不清澈,而是因为水分子中掺杂了一些其他的物质,所以水就变浑浊了。那现在不动它,水分子当中掺杂的其他东西沉淀以后,水自己本来的面目:清澈、干净就出现了,这就叫浑浊的水净为清澈的水。
同样,我们每个人内心的世界,也就是我们的意识,它本身是清澈的、透明的、干净的,但因为有一些突发性的烦恼,就被临时覆盖了,不让我们发现它的本质。现在我们通过一种方法,把这些烦恼沉淀,或者清除以后,那我们内心的本质,自己的本性就显现出来了。这时候,我们内心的本性,本来就是佛的智慧,跟佛的智慧没有任何的差别。佛跟我们没有本质的差别,唯一的差别就是这个遮盖本质的烦恼我们暂时还没有解决,佛解决了,这叫作迷净为智。
迷要净为智,第一个要消除烦恼。我们现在贪、嗔、痴的烦恼,说它就是佛的智慧,那怎么样也说不过去。如果我们现在的这个烦恼是佛的智慧的话,那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学佛了,就已经是现成的佛了,但并不是这样,所以要消除烦恼。消除烦恼的方式有很多,有显宗的、密宗的、各种各样的都有。但不管是哪一个方法,最终达到的目的都是一样的。这些不清净的烦恼要消除是第一个。
第二个,消除烦恼以后——本智清净。本智是什么?本智就是本来的智慧,本智就是佛性,本智也叫作自然本智。自然的意思就是我们内心原有的、本来的智慧,它不是人为的,不是我们修出来的。修行的人和不修行的人,我们的内心的本质,是没有任何区别的,所有人的内心深处,就是佛的智慧。就像我们刚才讲的一桶水的比喻。
另外,比如乌云满天的时候,我们看不见蓝天,但这个时候蓝天不是不存在,只不过是我们看不见而已。当云被风吹散了以后,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蓝天,它永远都是那样,没有变化。所以我们有希望,我们内心的本质就是佛的智慧。哪怕是表面上看起来再野蛮的人,他内心的本质也是智慧,是佛的智慧。他的这些野蛮、愚昧,都是一些突发性的变化,不是本质上的变化。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所以,只要把我们的内心上的烦恼、污垢磨掉就可以了,它里面本来就是清净的,不需要我们去创造佛的智慧,只要把这个烦恼去掉了,佛的智慧自然会出现,这就是大乘佛教的观点。
在汉传佛教里,我认为禅宗特别强调这个。达摩祖师的这些论里面讲的非常的清楚。像达摩祖师的《达摩血脉论》,《达摩悟性论》等,还有像五祖弘忍大师的《最上乘论》等。这些论的文字不多,但它们的内容是非常的深奥。
在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
点击下图二维码,即可请购法宝。↓
(图片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请与平台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