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求学足迹 >> 空虚、烦恼、压力的解决之道 返回

空虚、烦恼、压力的解决之道

上师大学演讲系列三



心灵

    科学

结语:学习空性之

必要



仁波切曾说:

他没有别的伏藏法,

大学演讲系列就是他的伏藏法。



传统文化



大家都清楚,人类在如今的21世纪,物质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不管是科技、经济都发展得极为快速。可是在这背后,人们的伦理道德却不断下滑。

就传统文化而言,孔孟思想曾是汉地的主流思想,对道德规范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六七十年代的一场“文革”,却让它受到了历史性的毁灭,现在虽有许多有识之士想把它恢复过来,但就像奄奄一息的病患无法马上痊愈一样,仅仅靠几个人的努力,很难真正力挽狂澜。

因此,大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非常重要,而且,这些美德不仅要在理论上精通,更要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

否则,你连基本的人格都没有,为人处世、接人待物也不过关,那即使学问再高、智慧再尖锐,到了社会上也会举步维艰。



To be continued







空性法门


如今在这个物质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内心越来越空虚,精神压力越来越大,烦恼痛苦也越来越多。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很多人没学过空性法门,对世俗中的东西有强烈实执。

因此,人们要想获得快乐、安逸,就一定要对空性法门有所了解,不然的话,始终随着欲望而奔波,一辈子会成为欲望的奴隶。

而若要了解空性法门,最好是系统地闻思藏传佛教,因为它完整地保留了2500多年前佛陀的清净思想。这些思想虽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但至今仍然完好无损。

正因为如此,现在东西方的许多学者,都把目光或好奇心纷纷投向于藏地,希望能一探其中的奥秘。







佛教思想


那么,佛教的思想究竟是什么呢?

就是佛陀所宣讲的八万四千法门,归纳起来即是三转法轮的内容——第一转四谛法轮、第二转空性法轮、第三转如来藏法轮。

其中,第二转法轮中宣讲空性的经典,最全面的是《大般若经》,它的内容相当深广,今天短短的时间内不可能三言两语就讲完,但我还是会用些简单的语言,尽量概括一下它的要义。


—— 2010年6月24日北京大学哲学系演讲《佛教空性观》



To be continued







/ 本话题尚未圆满

     明天请继续关注 /        




图片来源 / 一心一意

文字整理 / 一心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