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颗钻石的约定(137)
每 日 背 诵
365颗钻石
8月4日 佛历2564年
【第137颗钻石】
མདོ་རྒྱན་ལས།ཇི་ལྟར་བློ་ལྡན་སེམས་ཅན་ལ།།རབ་ཏུ་བྱམས་པར་གྱུར་བ་ལྟར།།སེམས་ཅན་བདག་དང་ཆུང་མ་དང་།།བུ་བཤེས་གཉེན་ལ་དེ་ལྟ་མིན།།ཞེས་གསུངས།
《经庄严论》:
犹如具慧者,极慈诸有情,
众生于自妻,子亲非如是。
偈颂释义
具慧者(指具慧菩萨)已经依教依理生起菩提心,所以对有情极其慈悲。
而世间众生对于自己的妻子、孩子和亲人的慈悲,远远不及菩萨。
附:菩提心的修法
窍诀非常多,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华智仁波切的《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堪布阿琼的《大圆满前行笔记》、乔美仁波切的《山法》及阿底峡尊者的教言中,都讲到了修菩提心的窍诀。
今将这几者结合进行介绍。
菩提心,是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获得无上佛果的一种发心。
01
菩提心的前行:四无量心
你们早上起来之后,先要从四无量心开始修。所谓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为什么称之为“无量”呢?因为修这四种心,功德无量,福报也无量,没有大的心量,没办法修持,所以叫无量心。
本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中,最初应该从慈心开始修,但是按照华智仁波切的窍决,如果首先没有修成舍心,那么慈心与悲心就会偏堕一方,达不到完全清净,所以最先要从舍心开始修。
舍无量心,是指断除对怨敌的嗔恨、对亲友的贪爱而对一切众生无有亲疏的平等心。
正式观修的时候,应该将亲人观在左侧,怨敌观在右侧。在修菩提心时,一定要将这二者同等对待。因为众生无始以来都当过自己的父母,这一点有丰富的教证和理证,噶当派的阿底峡尊者,在讲七种教言的前三种——知母、念恩、报恩时,对此分析得相当透彻。
汉传佛教也好,藏传佛教也好,都承认一切众生当过父母,包括自己的怨敌和所杀害的众生。我们没有宿命通,并不能现见这一点,但是通过学习,应该对亲人不生贪心,对怨敌不生嗔心,这两个基本上平起平坐时,舍无量心就修出来了。
其实,我们执着的范围是可以扩大的,执着也是虚幻无实的。
如果真正去观察,敌人也是我的,父母也是我的,道理上完全可以打平。到了这样的境界时,看见敌人不会有害心,看见亲人不会有贪着,贪嗔的对境都是平等的。
当然,开始修会有一定的困难,但若修了一两个月,明显的效果就可以出来了。
悲无量心,是愿三界轮回的所有众生,全部都离开痛苦。
一切众生都当过父母,知道这一点叫“知母”;其次要忆念恩德,他们当父母时,赐予我身体和生命,给予我财产及学习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机会,所以父母的恩德非常大,我一定要“念恩”;了知上述道理后,最后的结论是什么呢?就是要“报恩”。
修悲无量心时,不用观旁边的怨敌和父母,只需以母亲为所缘境,唯一对她观修,然后慢慢推至没有关系的众生、自己的怨敌,范围扩大到一个国家、两个国家……最后对一切众生普遍观修。
这样,悲心自然可以生得起来。
悲心和慈心的修法,也可通过呼吸修持自他交换——即观想众生的痛苦、恶业、不愉快,以气体的形状吸入自己身体,自己代受三界众生的一切痛苦,这是悲无量心;
观想自己的快乐、善业、福报等,以气体的形状呼出,融入一切众生,让他们获得快乐,这是慈无量心。
其实这个很简单,如果短暂的时间中一直这样修,功德是非常大的。
有了慈心,邪魔外道也不能摧毁,堪为世间的应供处;有了悲心,一切佛法的根本就具足了。
因此,修菩提心实在困难的话,可通过这种方式来先修慈悲心。
喜无量心,是指无有嫉妒之心。所以应当以各种方便修炼自心,想方设法使自相续不生起嫉妒的恶心。
观想:任意具有种姓、权势、财富、地位等生于人间天境中、幸福快乐、长寿无病、眷属众多、受用具足的一人作为所缘境,对他无有竞争心、嗔恨心,反而愿他(她)圆满具足胜过这样的人天福报,吉祥富足、无损无恼、智慧广大等众多圆满的功德。
并观想:如果其他众生也能获得这样的果位那么我该多么高兴啊!反复观修。
首先,以容易生起喜心的任意对境,如自己的亲朋好友等具有功德、幸福快乐之人为所缘境而修喜心;
其次,在相续中生起这种喜心后对中等人观修;
最后,对损害自己的怨敌、特别嫉妒对境的所有人观修。彻底根除对他人财富圆满无法堪忍的恶心,对具足安乐之分的所有人生起殊胜欢喜之心,最终于无缘中安住。
02
菩提心的正行
修的时候还要具备两个条件:愿众生离开痛苦、愿众生获得佛果。
四无量心若修得好,修菩提心就不会太难。只要肯下功夫,每个人都有殊胜的因缘。
佛陀在《教王经》中,将菩提心的学处讲得非常清楚,经云:“对自他一切善根进行随喜,之后回向发愿,是愿菩提心的学处;尽心尽力地行持六度万行,是行菩提心的学处。”
每天哪怕修十分钟,功德也是不可思议。初学者最需要的是修自他交换和知母念恩等教言,若能反反复复修持,菩提心肯定会生起来的!
菩提心的具体修法,《大圆满前行》、《心性休息三处三善引导文》当中也有。没有什么不会的,一定能修得起来。
【附】大圆满前行中修菩提心的正行:
(1)明观皈依境:
在自己前方的虚空中观想诸佛菩萨、传承上师以及护法神众作为自己发心的见证人。
(2)心里默默思维:
遍满虚空界的一切众生,在无始以来的生生世世当中,无一例外全部都做过自己的父母亲,在当父母的时候他们均与现世的亲生父母完全相同,对自己倍加疼爱、精心哺育,有好吃的先给我吃,有好衣服先给我穿,极其慈爱地抚养我成长,恩重如山。
所有这些深恩父母如今正沉溺在轮回大苦海的惊涛骇浪当中,被层层的愚痴黑暗所蒙蔽,茫然不知取舍正道邪道,遇不到开示真实正道的善知识,孤苦伶仃,没有人救护,没有人援助,没有指望处也没有皈依处,犹如无依无靠漂泊在空旷荒野中的盲人一样。
所有这些老母有情流转在这个轮回中,我独自一人获得解脱有什么用呢?因此我为了一切众生一定要发殊胜菩提心,随学往昔佛子菩萨们的广大行为,为了轮回中的芸芸苍生无一遗留全部获得解脱而精进修持。
并尽可能地念诵发心偈。
(3)最后对一切圣众满怀虔诚的恭敬之心而观想:
所有圣尊从边缘依次化光而融入中央三宝总集的上师中,上师也化光融入自身。
依靠这种外缘,使自相续了然生起皈依境尊众心相续中的胜义菩提心。
我们学哪个教派都一样,凡是释迦牟尼佛的法教,都要先发菩提心,中间积累资粮,最后成就佛果。
希望你们以后每天至少要修一修菩提心。其实这没什么不会修的,通过呼吸来修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七八十岁的老菩萨都能做到,而这种功德,是任何一种功德都比不上的。
如果有了菩提心,罪业再大也可以消除;如果没有菩提心,怎么样忏悔也收效甚微。
但愿大家能生起真实无伪的世俗菩提心,继续努力之后,一旦生起了远离一切戏论的胜义菩提心,那个时候,度化众生的事业自然而然会兴盛的。
【温故而知新】
4、一直爱,不容易
5、是宝贝,不是包袱
6、不是神话,是智慧
9、时光是有感觉的
排版 | 祥
图片 | 嘉黛
约好一起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