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归零(9) 课后问答录(一)发愿不退转
09
课后问答录(一)
还有10多分钟的时间,有什么疑问,大家可以提问。
1)问:请问上师,在观想四加行的过程当中,观想到“轮回过患”的地狱之苦的时候,没有办法观想出自己真的在地狱里。只能想象书中的描述,却没有真实的体悟,该怎么办呢?
上师:像地狱的痛苦,还有恶鬼的痛苦,我们都没有看到过。所以,我们只能按照像《普贤上师言教》等这些书里讲的去观想,尽量观想自己就是其中一员。因为书里面描述得比较清楚,我们就根据书的内容去想,这样应该是可以的,我们也只能这样子想。
2)问:真正有了出离心的人是什么样?
上师:真正有了出离心的人,他还是要去上班工作、养家糊口,这些方面跟普通人是一样的。佛教徒不能跟社会格格不入,毕竟学佛的人还不是多数。如果每一个学佛的人都与社会或者自己的同事、朋友格格不入,那慢慢地就会被边缘化。所以,我们不能这样子、其实也不需要这样。
那差别在那里呢?差别就在追求人生的意义和生存的目标上面。《慧灯之光》里面讲了生存的意义和生存的方式。比如说,还没有学佛、还没有出离心的时候,我们的生存的目标是什么?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就是个人的名和利。那还能有什么呢?就再没有什么了。
如果有了出离心,他的这种观念就会有很大的转变。从此以后,他的人生目标,就不是为了名、利。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去追求名和利,也不是很大的问题。但是,他的真正的生存目标,不再是名和利,而是解脱,有出离心的人就是这样的。
3)问:如何对治修法过程中的疲厌心?
上师:比如说,每一个人本来就非常地浮躁、心静不下来。对很多人来说,修行的时候,让我们的心静下来是最痛苦的事情,还不如让我们去干点活。我们打坐的时候,有些时候是杂念多,有些时候是昏沉。这时候,如果我们不懂得用一种比较善巧的方法去调伏自己的心,而是去强求,那我们慢慢地就会对这个修法开始反感、叛逆!我们就会有这样的问题。所以,打坐、修行都需要有善巧的方便。
善巧的方便,我们在《慧灯之光》里也提到了。比如说,我们打坐的时候不想打坐,多数都是两个原因:因为太多的杂念而静不下来,所以不想打坐;或者打坐时昏沉、没有效果,所以不想打坐。这个时候,有一些解决的方法,如果这些解决的方法都不管用,那暂时不要打坐,先休息一下,这也是一个善巧的方法,要紧也要松。
烦恼、昏沉的时候,不能因为自己静不下来,就特别地痛苦、着急,抱怨自己,抱怨其他人、抱怨自己周边各种各样的东西、包括听到的这些声音等等。如果这样,我们就会开始反感,然后越来越糟糕,最后就会导致疲劳、厌倦。
4)问:怎样才能修出菩提心?我已经念完了十万的皈依和发心,但不知道怎样升起菩提心?
上师:光是念是不会有菩提心的!就是念了一百万,也不一定会有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要去修。知母、念恩、报恩,这些修菩提心的思维方法,我们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大家先去学修菩提心的方法,然后就去修。
很多人都以为修五加行就是念这些仪轨,念完以后就修完了。其实,这些仪轨不是最重要的,我们是需要完成仪轨的数量,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要去修。那怎么样去修? 就是要去看它的修法。比如说,像《慧灯之光》里有大大小小的不同的菩提心的修法,广一点的、略一点的,都有五六种、七八种。很多其他的书上也有,网上也有很多关于修菩提心这方面的视频,大家都可以去学习。
5)问:请问上师,观想的时候应该祈祷释迦牟尼佛还是法王如意宝?如果观想自己有信心的上师可以吗?
上师:可以,都可以的。其实佛、本尊、上师都观想为一体。比如说,我们观想释迦牟尼佛的时候,外表就观想释迦牟尼佛、或者金刚萨埵、莲花生大士,都是可以的,然后本体就是佛、还有自己的所有上师、佛菩萨,全部都观想为一体,这是不矛盾的。
6)问:请问上师,以前已经发愿念的咒,由于现在加行课程非常多,发愿时预定的时间完成不了,可以重新发愿把时间往后延迟一些吗?
上师:把时间往后延迟,应该是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曾经发愿的这些数量,还是要慢慢来完成。还是以修行为主,修行的同时就继续念。
7)问:请问上师,在修行过程当中,经常因为一些世间的杂事而受到干扰,本来精进的心态就会因为这些琐事变得懈怠和堕落,时间久了,就没有以前那种勇猛精进的学佛意乐了。请问上师,应该如何对治?
上师:世间的这些事情,我们是没有办法避开的,除非出家了。干扰总是会有的,一般的干扰,我们还是可以面对,比方说一些家庭、工作上的事情。早期的时候,这些对我们的修行是有一定的干扰。但是,只要坚持、努力,我们过了这个关,就稍微有一点点修行的功夫的时候,这些事情就不会变成修行的干扰,有些时候,反而会变成修行的一些动力和顺缘。
开始的时候,就是两种方法。能回避或者可以回避就尽量地回避,因为刚刚开始学佛、修行的时候,我们还没有那么大的功夫,要去面对是有点难;不可以回避的,就尽量去面对。面对的方法,比如说生病、一些工作、家庭的不顺利等等,在如何面对痛苦、幸福的方法里都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就用这些方法去面对。
8)问:《弥陀经》里说“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请问上师,发愿和不退转的具体标准和样子是什么?
上师:发愿就是发心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意思,不退转就有很多不同的含义。
真正的不退转,八地菩萨才是永久的不退转。佛教里面讲的一地、二地、三地,其中有一个叫作不退转地,“不退转地”就说的是八地。八地的时候不退转,意思是说:到了八地的时候,你不需要刻意地去修,自然而然就修成,很快就会成佛,这也叫作不退转。实际上,还没有八地的时候,就已经不退转了,但是,意思是说不需要用功,自然而然就成佛。
另外一个不退转,就是明心见性。还有,得到一地菩萨境界的时候,才是真正的不退转,证悟了一地之后,再怎么样也永远都不会堕入轮回当中,从此以后就会逐步地成佛。
但是,仅仅是发愿“我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能不退转吗?这里就有其他的意思。那其他的意思是什么?比如说,我们没有做任何事情,只是发自内心地发愿:“我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仅此而已。但是,这也是一个因,就播下了一个这样的种子。那么,总有一天,你一定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发愿是永远都不会浪费的,一定会成熟!所以,也叫作不退转。但是,它不是当下就不退转,而是总有一天一定会发挥作用,一定会让我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也叫作不退转。这个不退转就是后面的第三个:发愿不退转的意思。
还有一个不退转,就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时候就证悟一地了,这是我们刚才讲的第二个不退转。
慈诚罗珠堪布指定官方法宝流通网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