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金刚语 | 这一点,我敢给你保证。
我再三地强调过,《前行》文字上虽然简单,但其内容相当甚深,必须要下一番功夫,才能生起稳固定解。这样的定解,修任何法都必不可少。所以,大家应将其内容反反复复贯穿于心。
这个道次第,对每个人而言非常重要。现在藏地、汉地的很多上师,依靠各种善巧方便摄受弟子,弟子的爱好、意乐虽然各不相同,但不管怎么样,都应先把佛教的基本知识搞懂,只有打下牢固扎实的基础,一辈子的修行才不会颠倒。
记得阿底峡尊者来藏地时,曾将从人身难得到往生法之间的道次第,秘密传授予仲敦巴。仲敦巴不解地问:“为什么您对其他弟子传授密咒,而对我传这个道次第呢?”尊者回答:“除你之外,我没有找到可以托付这个法的人了。” 以此缘起,仲敦巴成为继承阿底峡尊者之后的法主,弘法利生事业极为广大。
还有,噶当派普穹瓦尊者曾问金厄瓦尊者:“一种是通达五明、具足五通、获得八大悉地,一种是道次第在心中生起,您会选择哪一个?”金厄瓦尊者答道:“不要说道次第在心中生起, 甚至仅仅是产生‘道次第确实如此’的胜解,也应当选这个。过去我们曾无数次通达五明、具足五通、获得八大悉地,然而都没有脱离生死轮回。如果获得了对道次第的定解,则必定能从轮回中解脱出来!”
因此,我们浊世众生不应先高攀大法,务必要从加行修起,一方面了解它的法义,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引导一个一个地修。比如修 “人身难得”时,心里产生一种定解,的确感到:得个人身不容易,尤其能学习佛法的人身更为罕见,既然自己有幸得到了,从现在开始,一定要利用它不断地精进修行。每个人若能发起这样的心,修行势必会善始善终。
大家应当追随前辈大德的足迹,他们是真正的利根者,显现上仍按照道次第修持,勤奋努力地完成了道业,那我们这些业力深重、烦恼炽盛的凡夫俗子,又怎能不对加行下一番功夫呢?若想再过几十年道心不退,关键要看现在的功夫。无始以来我们的烦恼根深蒂固,以短暂的时间,蜻蜓点水般地修学一点法,不可能马上获得利益,因此,一定要先完成共同加行和不共加行的修行。
今年学习《前行》,我对大家理论上的要求不是很高。什么是八无暇?什么是十圆满?六道轮回的状况怎么样?……理解起来并不是很困难,不像学因明和《俱舍论》那样复杂。但你们修加行时一定要重视,这不是在字句上划就可以了,关键要在心里产生定解,对每一个引导文生起不退转的信心。
曾经有一次,堪布阿琼到上师那里去,上师问他最近修加行的进度如何。他回答道:“我不敢说已如理如法地圆满修完了四加行,但较有把握的是,我从很小就对世间的荣华富贵看得比较淡。特别是现在,上师您的加持让我从道理上明白了世间幻象的不实本质,因而我不用刻意去修持什么出离心,它自然而然就能生起。同时,对三宝的信心与日俱增,基本上自己能做到心口不异。我已明白菩提心是大乘道的基础,因此平日里无论碰到怨亲近疏,都能把他们视为生生世世的母亲,发自内心地希望他们离苦得乐。”
上师听后高兴地说:“能这样当然再好不过。但值得一提的是,依修持加行之力而生起的少许善心,若不经过反复串修,则很容易退失。暇满难得等每种加行的体相、条目、次第, 应该将其全部谙熟于心,且牢牢印持不忘。如此说来,你最好能把《大圆满前行》完整背诵下来!”于是送给他一本《前行引导文》的法本。
堪布阿琼依教奉行,没有跟上师讨价还价 ——“我很忙,我很累,我最近身体不好……”,而是将之全部背了下来。上师得知后特别高兴, 对此非常赞叹。
我们有些人不要说背这么大的论典, 让他背一部短短的《亲友书》,也会讲半天的理由来推脱。藏传佛教有很多修行人,《前行引导文》可一字不漏地背下来。当然,若要做到这样,对 《前行》的文字肯定要下功夫,如果下了功夫, 那一辈子不会轻易忘记,里面的内容什么时候要用,什么时候即可浮现于心间。否则,光是听听课,过后把法本扔到一百公尺以外,从此再也不看了,或者两三年前翻过一遍,其后连碰都没碰一下,那不要说把里面的教言牢记于心,就算背一个教证,也会很费劲。
我们学院的很多堪布,对《大圆满前行》非常熟悉,有些人基本上能背下来,有些人虽无法将字字句句倒背如流,但对里面的内容特别熟,无论提到哪一则公案、哪一个教证、哪一段文字,都知道是在哪一处讲的。
就我个人而言,与《前行》的因缘也非常深,最初学佛时,学的就是这部法。当时我把所有教证、公案都抄在日记本上,一边修加行一边在中午背诵,因此,这本书的教证和公案,我全部都背过。虽然没背过通篇内容,但哪一个科判中讲了什么样的公案、什么样的教证、什么样的道理,自己记得很清楚,华智仁波切的这些智悲精滴经常浮现在脑海中。
然而,很多人对前行的重视度不够,只是把法本供在佛堂上,或者看过一遍就不看了。还有些人就像看《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一样,躺在床上用一个晚上把《大圆满前行》全部翻完,然后将法本放入书架,永远再也不看了,这是绝对不行的。
像堪布阿琼那样的大成就者,都要花功夫把《前行》背下来,那我们这样的凡夫人,若对此法不予以关注,恐怕无法得到真实加持,许多境界不一定生得起来。
现在很多人虽然世间法方面挺有能力,比如在电脑、医学上,许多事情手到擒来,在自己的行业领域中,做什么都不费吹灰之力。学院有些道友也是这样,后天虽未学过很多技术,但对电脑的有些故障,稍微“入定”一会儿, 就能发现出了什么问题,弄一弄就好了,我都觉得很稀有。但学《大圆满前行》会不会这样?能不能一下子契入法义?我还不敢说。
有些人认为:“藏传佛教不管哪个教派,萨迦派也好、格鲁派也好,在宣讲加行时,都是人身难得、寿命无常,为什么没有创新呢?若发明一个新的次第,那就最好不过了。”这种想法特别幼稚。其实大德们完全知道,众生要想获得圣者果位,需要经过什么样的修道。因遵照这些要求去行持,往昔无数众生获得了圣果,今后仍然会如此。
我遇到过许多老法师和老修行人,他们的教言完全一致,都再三强调不要忙着修大法,先应该把加行修好,而没有说不用修加行,一定要爬到最高的地方,然后从最高的地方往下来。尤其是一辈子不离佛法的那些大德,一个个都赞叹修加行的重要性,只有把加行修好了,最终才不会堕落,并能获得真实成就。
同时,在修加行过程中,以虔诚信心祈祷上师也必不可少。华智仁波切为什么将本论称为《普贤上师言教》?“普贤上师”实际上是华智仁波切的上师——如来芽尊者,由于华智仁波切对自己的根本上师非常恭敬,有极大的信心,认为他与普贤王如来无别,故称之为“普贤上师”。
在藏地,具信弟子一般都不敢直呼上师尊名,比如,很多辩论场中把无垢光尊者称为“法身龙钦饶降”,竹钦派堪布嘉贡贤嘎的弟子称上师为“金刚持贤嘎仁波切”。
因此,对传承上师有挚诚信心很重要,否则,像看小说一样对待《前行》,从来也没有祈祷过传承上师,这样无法开启智慧之门。
在佛教中,始终强调信心和悲心不能离开。传承上师及其所留下的法本,加持力不可思议,是诸佛菩萨的智慧结晶,我们既然有缘接受,就应对诸佛菩萨、传承上师有不共的虔诚信心, 这是“信心”。
同时要想,我们现在因福报现前,遇到这么殊胜的善知识和大乘教言,而身边千千万万的可怜众生,始终沉溺在无明愚痴的轮回苦海中,于是对他们生起极为强烈的悲心,希望有朝一日能解救他们,将所得的大乘教义与他们分享,而不是自己一个人独吞,愿三界众生普沾法雨,这是“悲心”。
以这两种心来闻思或者修行,自相续会逐渐滋润调柔。反之,假如没有对诸佛菩萨的信心和对六道众生的悲心,纵然刚开始学佛时,什么都记得清清楚楚、说得明明白白,可是到头来,弘法利生的事业不一定能展得开。
学习佛法并不是智力比赛,而是要将法一点一滴地融入内心。其实,内心的境界可从外在的身语意上表现出来,倘若一个人内心寂静调柔,那身语也会呈现出宁静的姿态。
无论住在宁静的寺院里,还是喧嚣的闹市中,若一直保持这种心态,生活上会如行云流水般洒脱,不论到哪里去,都不会被红尘中的障垢所染污,诚如《华严经》所言:“犹如莲华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那个时候,哪怕是深居山林,以老虎、豺狼为伴,或者身入红尘,到了茫茫人海中,你怎么做都是在饶益众生,因缘成熟时可为众生开演殊胜妙法。
假如对弘法利生有希求心,何时都会有弘扬佛法的因缘。当然,这也要修过加行才可以,如果你连人身难得都没忆念过,觉得世间上赚钱很重要、升官很重要,人身没什么难得的,最难得的就是地位、财富,目标已经转到世间法上了,想利益众生是天方夜谭。
但若你对加行不但道理上明白,同时还反反复复在心中串习过,修得非常成功,那修任何法都绝对不会有问题。这一点,我敢给你保证——有些人去医院看病,经常问医生能不能保证治好,医生总是回答:“噢,这可不敢保证,我们连感冒都不敢保证。”
同样,你们如果没有修加行,我肯定不敢签字保证,但若把加行修得非常圆满,像我这样的人,可能也会拿起笔来考虑考虑。
有些人常跟我讲:“我即生中想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修行人,上师,请您给我签字担保!” 这要看你加行修得怎么样,如果修得非常好,我签字可能有点把握。
其他方面的话,现在世间那么复杂,形形色色吸引人的东西层出不穷,凡夫的分别念很容易受外境诱惑,就像一个孩童在战场上,谁也不敢保证他生命安全,同样,你在那种环境中,没有修过加行的话,我也不敢给你任何承诺。
回 向 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智悲脚印 ∣一个自利利他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