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110课-窍诀&名词&法师辅导
隐藏窍诀
一
谁跟钱有仇呀?!
(一)财富有什么过患
1、理说
(1)增长吝啬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2)招致今生的怨敌,使亲友反目为仇。
(3)为増财倾尽一生的心血和时间,从而空过一生。
(4)为财富而造作罪业,由此导致的后世痛苦无人可以代替我们去感受。
(5)身外之物的一切资财都需要寻觅、守护,是遭受损害、心不喜乐、生起贪爱、贡高我慢、虚伪狡诈等诸多不善业的根源,能够使人们下堕恶趣,因此必须舍弃财产。
2、教说
《亲友书》云:“智者痛苦如财多,少欲之人非如是,一切龙王头数目,所生痛苦如是多。”
(二)积财、守财和增财都是痛苦的本性
1、积财
(1)世间人
夏天当土匪、冬季做盗贼,受苦受难、为非作歹来积财累物。
(2)修行人
起初从学习字母时就口口声声说“如果懂得知识,就可以养活自己”,动机一直专注着现世。上师和僧人凭着自己的能力,拿佛法和普通财物做交易,来谋得俗世财物。
2、守财
白天当人,晚上当狗,不分昼夜一直小心提防怨敌盗贼猛兽……
3、增财
往往当有了一分财产就看能否达到十分,有了十分就着眼于百分,有了百分又盯着千分。
(三)怎么办
1、不堕两边
(1)何为两边
两个边是指太艰苦和不知满足的两种生活方式。
(2)详说堕两边
A. 太艰苦的边——故意过非常贫穷、非常困窘的生活
a. 对不起,只有少数人干得了
像米拉日巴那样的少数修行人,贫穷对他们来说不但不是修行的逆缘,反而是修行的顺缘,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b. 你可能不是那个少数人
(a)如果过得太贫困,经常为了生活考虑太多,操心太多,就没有时间考虑出离心、菩提心、解脱等等。
(b)虽然艰苦生活也许对有些人的出离心生起有一些帮助,但仅仅因为生活艰苦而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活在人间没有意义并不是真正的出离心,这种人也不一定会去寻求解脱。
c. 苦行的目的不是苦行
(a)真正的出离心跟苦日子没直接关系
真正的出离心,是要寻求解脱。日子过得苦也不一定有出离心,只有精通佛法,并将其融入自心的人,才有可能具备出离心,所以,普通佛教徒的生活不必过得太艰苦,不能故意去过很苦的日子。
(b)苦行不是为了苦行
Ⓐ 真正的苦行,是要有耐心,有精进心,想方设法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不畏艰险地认真修行,这才是苦行的意义。
Ⓑ 如果仅仅误以为不吃、不穿、不讲卫生就是苦行,就会解脱,那乞丐岂不是会率先成就了?
(3)不知足的边
A. 何为不知足的边
付出很多的代价或依靠不正当的手段,不知满足地享受奢侈生活。
B. 为什么这是一个边
除了极少数人以外,大多数人必须为奢侈的物质享受付出巨大的代价——时间、体力、脑力,所以佛认为不值得,修行人应该少欲知足。
C. 那就不好好工作了吗
在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和不太在乎的前提下,也可以过很富裕或很优雅的生活,但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有更充裕的时间精力来修行。
2、当知足少欲
(1)必需有多少
实际上,一日不过三餐,睡觉不过一张床,衣服不过蔽体的几尺布而已。
(2)少欲的界线
对一般人来说,少欲知足这四个字并不意味着不能吃好的,不能穿好的,而是说不能太奢侈,应该过平常人的正常生活,该有的不能缺少,但不能欲望太强,以致超过一定的界线。
3、再说一遍哦,中道、中道
(1)没说不让你过正常生活
佛教徒应以自己所处时代的普通生活水平为准绳,既不要太低,也不要太高,佛认为这就是真正的正常生活。
(2)正确看待钱财
A. 钱财属于众生
无论是自己挣的钱,或者是修学菩萨道的出家人接受别人供养所得的钱,都要知道这些钱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众生,自己只是帮众生把这些钱管理和分配而已,哪里需要做善事,就把钱送到哪里。
B. 态度正确,钱不是问题。
如果抱着这种态度,则即使是在家的修行人,也可以去挣超过正常生活水准以外的钱。
C. 态度偏离,多少钱都是问题
如果缺乏了这种态度,则无论是出家人接受别人的供养,还是在家人去挣超出标准生活之外的钱,都违背了少欲知足的原则,故而永远都不会幸福。
(3)目标要放在未来
今生所有的痛苦和快乐都是暂时的、短暂的,因此要知足少欲。并且即便是为修行而吃苦,也只是短短的几年或者几十年,很快就会过去,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我们的未来是漫长的,所以我们要为未来做准备。
参考资料:《慧灯之光》《前行备忘录》《普贤上师言教 · 浅释(希阿荣博堪布)》等
编写师兄:定解B11
审核师兄:定解B01
档案编号B04110-定解B11-008
名词解释
原文:静虑,也就是禅定。修持禅定,对出家在家的行者来讲,都非常重要。
静虑
七种定命之一。【参见: 三昧】
此静虑有生定之二种,为生于色界四禅天,修其禅定,谓之四种定静虑。【参见: 四禅定】
其所生之天处,谓之四种生静虑。【参见: 四禅天】
——《佛教大辞典》
行者
1、修行佛法的人。
2、居住佛寺但留著头发修行的人。
——《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编写师兄:定解B16
审核师兄:定解B09
档案编号B05110-定解B16-004
点击
查看《前行广释》第110课法师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