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散收录 >> 不了解的人和事,该怎么看待?
返回
不了解的人和事,该怎么看待?
生活中常常能看到,一些人对不了解的人和事随意评判,轻下结论,甚至连一些修行人,有时也不经大脑思考,言行轻率。
实际上,无论是世间法还是佛法,都浩如烟海、广博无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区。面对不了解的事物,我们究竟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
判断任何一件事情,赞扬也好,诽谤也好,一定要有实实在在的证据。如果根本不去研究,不加思维,只是信口雌黄“这个是迷信”、“那个是迷信”,实际上本身已经是迷信了。
世间有些人就是这样,提升自己的身外之物,大家不觉得是迷信,而认为是实实在在的技术和能力;对自己一窍不通的东西,却不负责任地将其贬为迷信。这难道不是一种非常幼稚的行为吗?
作为佛教徒,首先我们要建立正知正见。正知正见的来源,就是闻思。
弥勒菩萨的《大乘经庄严论》中讲得非常清楚,即使对石头、木头等无情物,也不能有嗔恨心,那盲目地诽谤佛法或修行人就更不合章法了。
一些人就有这样的毛病:不愿意去寻找别人身上的优点,更不愿意传颂别人的功德;偏偏喜欢观察、谈论别人的过失。一发现别人的少许缺点,就幸灾乐祸地四处传播,并夸大其词。本来很小的事情,竟越传越严重。
本来佛陀要求我们,要把所有的众生当作善知识来看待。这个要求很高,我们不一定能做到,但无论如何,也不要轻易诽谤别人。同时,也不能因个人目的而到处吹嘘某人,从而为某些人招摇撞骗制造机会,否则很可能会对其他人造成很大伤害,自己也有很大过失。
总而言之,正确的做法,是用中立的观点去对待不了解的人和事,既不要随意毁谤他人,也不要轻易帮不熟悉的人做宣传、打广告,以免助纣为虐、害人害己。
素材来源:本文根据慈诚罗珠堪布相关开示编辑整理
白色字为小编语。
推荐文章:咱也体会一把“幸福感”爆棚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