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讲堂 >> 被幸福眷顾,原来如此简单! 返回

被幸福眷顾,原来如此简单!



今天是国际家庭日,

有多少人在这一天,

收获了温暖与感动?

又有多少人在这一天,

体会到孤寂与痛苦呢?


常言道,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家庭却很相似。如果17岁男孩跳桥事件可以倒带重来,母子之间换一种方式对话,也许,中国就少了一个不幸的家庭。


其实,在生活中,若想得到幸福的眷顾,有时候仅仅取决于内心的那一念之善。


1

幸福的根本是心

不管生活有多苦,保持好心态 

当你还在埋怨父母,没有给自己创造可以拿出来晒的资本时,举着拖鞋模仿“自拍”动作的印度小孩,告诉你:幸不幸福,全凭一颗心说了算,快不快乐?有时候只是一道选择题喔。


也许你会质疑:成年人不可能拥有将拖鞋当作手机的喜乐之心。可是,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你想过没?心态往往决定命运,得到幸福眷顾之人,往往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堪布如是说:


现在,世界上的人都认为,幸福来自于很远的地方,我们必须向外求索。无论是感情还是财富,当自己拥有时,就得把它们牢牢抓住。实际上,佛教虽然也承认这是一种幸福,但除此之外,还存在一种我们自身本具的幸福和满足,只是需要我们去挖掘它、了知它、发现它、使用它。这个幸福更关键、更重要。


从佛教的根本观点“万法唯心造”来看,幸福是一种得到满足的心态,也就是说,幸福的根本是心。


2

幸福的源头是孝

不管事业有多风光,不忘父母恩

当你对自己的父母生起些微的嫌弃时,给捡垃圾的母亲深深下跪的泰国选美冠军Khanittha告诉你:任凭事业多风光,也不能忘本。贫苦生活不是沮丧堕落的因,自尊、坚强,乐观、善良的个性,才能帮助父母支撑起整个家庭,从而报答父母养育恩!


改命,永远是从孝养父母开始的。富可敌国的李嘉诚告诉孩子,孝天的钱一定要花。也就是孝顺父母的钱一定要给。儒释道思想,深深地贯穿在李嘉诚自身修养和教育方式上。父亲有肺病,他便去买有关如何医治肺病以及如何照料肺病患者的旧书来学习,而那时候的李嘉诚不到14岁。


常言道:福从孝中来,而孝顺,往往源于一颗感恩之心。也许你会问,怎样做,才能开启幸福之源呢?





堪布如是说:


知母、念恩、报恩是大乘佛法中非常深刻的窍诀。


其实父母特别疼爱你,虽然他们有时候比较严厉,但那可能是因为你花太多时间看电视而耽误了学习。等你成了大人之后就会明白,父母之所以严厉地教育你,无非是希望你长大后成为一个好人。


现在有很多孩子总是对父母不理不睬,这是很不好的行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不孝顺,那长大之后,你很可能也不会对社会、家人作出任何奉献。


总而言之,我们从小就要培养对父母的感恩心。


3

幸福的秘诀是“和为贵”

不管工作有多忙,

请和颜对待爱你的家人

当你还在为一点小事和家人怄气时,为母亲生日准备特别礼物的卢克斯顿(Luxton)兄弟,用复制童年影像制作的爱心日历,告诉我们什么是零距离的和谐,什么是”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的亲情。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由于工作繁忙,你可能疏于和子女或父母交流,从而产生心理隔阂; 也可能因为生活压力,对家人横眉竖眼,甚至把他们当作“出气筒”,全然忘记幸福的秘诀,是”和为贵“。只有双方经常沟通交流,互动,才能缩短心理距离,增加共同语言。从现在起,我们该怎么做呢?





堪布如是说:


首先要从家人做起,在家居士上有老人、下有孩子,平起平坐的有夫妻和兄弟姊妹,和他们要能做到和睦相处。


子女要与父母和睦相处,要共同努力在家庭中营造温馨的氛围。作为母亲不应该太多嘴,人到了一定的岁数,应该放下一切、专心修持善法。身为儿女,不应该与父母顶撞,也不要在衣食方面虐待父母。如果子女能尽心尽力孝养父母,则自己今生来世都会吉祥顺利。


从前,有母女俩在过一条湍急的河时遇到危险。母亲心想:如果女儿能够得救,自己被水冲走也是可以的。女儿对母亲也生起了同样的善心。结果两人都被水冲走了。因为她们互相生起善心的缘故,死后都转生到了梵天界。


亲子之间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有时是子女的错,有时是父母的错,彼此之间都应当有所约束,家庭和社会也会日益和谐。


4

幸福的真谛是大爱

不管你不记得我,温暖的

陪伴与照顾是最长情的告白

当你还在嗔怪你的爱人不够体贴时,一位结婚60周年身患老年痴呆症的老爷爷,用一束鲜花和一个鞠躬式的拥抱告诉老伴:就算忘记一切,却唯独记得你。老奶奶也用她数十年如一的行动告诉我们:温暖的陪伴与悉心的照顾是最长情的告白。


一位大德说过:“所有的家庭矛盾,所有的爱情问题都是因为感情方面的收支不平衡。你给了他十块钱的爱,可他呢。他好像完全不知道,他至少应该给我六块钱吧,可他给我的最多只能算两块钱。”


由此可见,幸福的婚姻,往往是不计回报地付出,充满平等与尊重的爱。缘由,最高明的语言不是花言巧语,而是倾听,是同理心,是无私的爱。





堪布如是说:


作为在家居士,妻子应当尽心尽力地随顺丈夫,丈夫也应当对妻儿恭敬承侍、依理而行,如此一来,一定会生活得幸福融洽。


家庭关系的和谐与否,对社会乃至全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若能将佛教的大爱传递到生活当中,一定能起到化干戈为玉帛的作用。


因为佛教所提倡的慈悲和大爱,远远超胜于男女之间个人主义的小爱,这份大爱连怨恨的敌人都能包容和接纳,何况是与自己有缘的终身伴侣呢。


结语

生活中不经意的每一念,

其实都是和心分不开的。

只需通过数数修心,

幸福就会离你很近


关于幸福的教言,

你感悟了多少?

期待你的图文分享喔!


本文教言来自

索达吉堪布《善生经》讲记等



友情提醒

回复"1":招聘发心人员

回复"2":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回复"3":门措上师略传

回复"4":堪布简介

回复"5":智悲讲堂闻法房间

回复"6":本周课程安排

回复"7":《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回复"8":《转经轮的功德》

回复"9":《助念往生仪轨》

回复"0000":综合导读